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 梦回繁华习题ppt课件
展开1. 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A. bá chóu chà zúB. bó shòu chá cùC. bá shóu chà zúD. bó chóu chà cù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B. 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蔬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C. 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泄下沉重的粮包。D. 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淅,结构严谨。
【点拨】 B项中的“蔬”应为“疏”;C项中的“泄”应为“卸”;D项中的“淅”应为“晰”。
3.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在国家博物馆展览,前来参观的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B. 经过路人的调解,他们两个人的争吵声还余音绕梁。C.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D. 父母劳累了一整天,早早地就酣然入梦 了。
【点拨】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这真是一部千古名作!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中,“热闹场面的记录”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B.“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中,“丰富”是形容词。C.“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中,宾语为“资料”。D. 这真是一部千古名作!”这个句子是祈使句。
【点拨】这个句子是感叹句。
5.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69页第5-9题。
X 结构上,引出下文【结构】;内容上,通过与礼服对比,突出宋代便服简洁朴素的特点,为下文介绍宋代便服做铺垫【内容】。
6. 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请简要概括。
G 长袍帮、短衫帮。【条】
【点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从文章第②段中可以得出答案。
7. 文章第③段写《水浒传》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F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部分宋人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从而说明了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更进一步说明了宋代便服的不拘一格。
★8. 请分析文章第④段的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Y “大多”的意思是“大部分”, 说明宋代劳动者大部分上身穿一件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但也有不是这样打扮的情况。“大多”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拨】本题考查说明语言,“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 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G 劳动者是为了便于劳作;宋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他们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服。【条】
【点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可从第④段和第⑤段中寻找关键信息作答。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 梦回繁华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 梦回繁华习题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梦回繁华,汴京近郊的风光,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京市区的街道,春寒料峭,长途跋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习题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5单元18中国石拱桥pptx、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5单元19苏州园林pptx、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5单元20蝉pptx、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5单元21梦回繁华ppt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 梦回繁华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 梦回繁华习题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知能优化测验,综合技能提升,摩肩接蹱,摩肩接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