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蜡烛变短了 B.发光了 C.因为放热了 D.生成了水与二氧化碳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状态B.密度 硬度
C.熔点 沸点D.氧化性 可燃性
3.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B.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
C.食物发霉(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水用作冷却液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氧气用作航天助燃剂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5.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B.C.D.
6.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揉泥 B.拉坯
C.刻胚D.烧制
7.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
9.下列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分的是( )
A.酒精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水和澄清石灰水 D.蔗糖和食盐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0.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 气球爆炸 B 光合作用 C 食物腐败
D 粉碎废纸 E 汽油燃烧 F 写粉笔字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
1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物质的________是指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的物质其属性不同,物质的______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
12.常见的锅有陶瓷锅、铁锅、铜锅等。
(1) 与陶瓷锅相比,用铜锅加热更快,利用的金属性质是 。
(2) 铁锅清洗后如未擦干,容易产生红色铁锈,该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铜锅加热后,锅底容易产生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关系式为 。
(4) 用钢丝球清洗铜锅时,用力过大容易在铜锅上产生划痕。说明钢的硬度比铜 (填“大”或“小”)。
13.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了物质的两种不同变化形式:
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e 白玉为床,金作马;
f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上述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你的理由是___。
(2)成语是言简言赅、通俗易懂的中华民族语言艺术之一,请你列举出至少两个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成语为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请分析其中的道理为_____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4.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取少量的胆矾放在研钵内,用杵把胆矾研碎;
②将少量块状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使其全部溶解;③再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胆矾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步骤②中,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呈________色.步骤③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
(2)上述实验中,哪些事实可以说明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是同一物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当堂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基础知识运用,解答——知识提高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