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6245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4.2光的反射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9 次下载
- 4.4光的折射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9 次下载
- 5.2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6 次下载
- 5.3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9 次下载
- 5.4眼睛和眼镜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8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课件pptx、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拓展含解析docx、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教案docx、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练习含解析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例题】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这五块玻璃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从形状上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从形状上看,其特点是 。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直线C1C2,简称 主轴 。光 心:透镜主轴上的一个特殊点(O),凡是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薄透镜的光心在透镜的中心上。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会聚: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注意:①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但折射光线不一 定都会会聚在一点上。②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会聚在一点上。③会聚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提前会聚在一点上。④发散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可能成发散光线、平行光线、 会聚光线。
发散: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注意:①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但折射光线不一 定都会成发散光线,可能是延迟相交。②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会成发散光线。③发散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一定会更加发散。④会聚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可能是会聚光线、平行光线、 发散光线。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原理解释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原理解释
【例题】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上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程度
【例题】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得所有经过凹透镜的光 都不能会聚在一点上 B.凹透镜是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起发散作用 C.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会比原来更散一些 D.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一定不能会聚
【例题】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两透镜的类型是(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例题】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填适当的透镜。
【例题】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射入含有气泡的玻璃砖,从玻璃砖右侧射出的光线形状应为( )
焦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叫虚焦点(F)。 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根据光路可逆性,从焦点入射的光线,沿主光轴 平行射出。
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镜片。
【例题】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这五块玻璃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从形状上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从形状上看,其特点是 。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直线C1C2,简称 主轴 。光 心:透镜主轴上的一个特殊点(O),凡是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
薄透镜的光心在透镜的中心上。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会聚: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注意:①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但折射光线不一 定都会会聚在一点上。②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会聚在一点上。③会聚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提前会聚在一点上。④发散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可能成发散光线、平行光线、 会聚光线。
发散: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注意:①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但折射光线不一 定都会成发散光线,可能是延迟相交。②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会成发散光线。③发散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一定会更加发散。④会聚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可能是会聚光线、平行光线、 发散光线。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原理解释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原理解释
【例题】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上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程度
【例题】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得所有经过凹透镜的光 都不能会聚在一点上 B.凹透镜是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起发散作用 C.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会比原来更散一些 D.原来会聚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一定不能会聚
【例题】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两透镜的类型是(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例题】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方框填适当的透镜。
【例题】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射入含有气泡的玻璃砖,从玻璃砖右侧射出的光线形状应为( )
焦点: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叫虚焦点(F)。 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根据光路可逆性,从焦点入射的光线,沿主光轴 平行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