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统编版)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训练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统编版)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训练及答案01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统编版)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训练及答案02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统编版)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训练及答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本课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本课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9页。

    A.芣苢 (fú yǐ) 兜鍪(móu) 掇之(duō)
    B.半霎(shā) 襭之(jié) 捋之(luō)
    C.朝餐(zhā) 莳(shǐ)未匝 袺之(jié)
    D.胛(xiǎ) 蓑衣(suō) 余音袅袅 (niǎ)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 薄:轻轻地。
    B.薄言有之 有:取得,获得。
    C.笠是兜鍪蓑是甲 兜鍪: 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
    D.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 他。
    3.下列有关《诗经》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 。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 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念起来则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 ,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B.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C.唐代诗人从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力,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D.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观察 泾渭分明 发扬蹈厉 轻重缓急
    B.观察 大相径庭 厉兵秣马 抑扬顿挫
    C.体察 泾渭分明 厉兵秣马 轻重缓急
    D.体察 大相径庭 发扬蹈厉 抑扬顿挫
    6.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B.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起源于民歌的缘故。
    C.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的缘故。
    D.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七言诗长期停留在歌行体的范围内合乐歌唱,五言诗却日渐脱离民乐取得独立发展的缘故。
    [课内精读]
    (一)阅读《芣苢》,完成7~9题。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反映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B.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本诗综合运用诗经赋、比、兴手法,在极短的篇章里营造了极动人的境界和形象。
    D.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表现了越来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8.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

    9.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

    (二)阅读《插秧歌》,完成10~12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10.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答:

    11.“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答:

    12.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答: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3.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
    14.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诗句。
    答:

    阅读《采薇》,回答15~17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15.这首诗表现了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得出来?
    答:

    16.诗歌前三章都用“采薇采薇”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7.诗的最后一章在内容和写法上都与前面各章大不相同,请谈谈它在整首诗里所起的作用。
    答: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21题。
    周南·关雎
    关关①雎鸠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⑥之。窈窕淑女,寤⑦寐⑧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⑨服⑩,悠⑪哉悠哉,辗转⑫反侧⑬。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⑭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⑮之。窈窕淑女,钟鼓乐⑯之。
    【注】 ①关关:拟声词,指鸟叫声。②雎鸠:一种水鸟。③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④逑:配偶。⑤荇菜:即《再别康桥》里的“青荇”,多年生水草,夏天开花,黄色,嫩叶可食用。⑥流:即求。⑦寤:睡醒。⑧寐:睡着。⑨思:语气助词。⑩服:思念。⑪悠:忧思的样子。⑫辗转:转动。⑬反侧:翻来覆去。⑭友:亲爱。⑮芼:选择。⑯乐:欢迎。
    18.试摘录诗中古今意义相同的5个词语。
    答:

    19.加点字与“钟鼓乐之”的“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琴瑟友之 ②女也不爽 ③匪我愆期
    ④雨雪霏霏 ⑤寤寐求之 ⑥老使我怨
    ⑦言既遂矣 ⑧飞沙走石 ⑨投桃报李
    ⑩一鸣惊人
    A.①⑧⑩ B.②③⑥
    C.④⑦⑨ D.①⑤⑩
    20.有人认为雎鸠本是凶猛之鸟,《关雎》乃是以雎鸠之求鱼以象征男子求爱的。而汉儒却视其为贞鸟,并释“关关雎鸠”为雌雄和鸣,以喻夫妻和谐。这种解释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请略述你的看法。
    答:

    21.有位同学将此诗作了翻译,其中前两章译文如下,请你评说翻译得如何。
    水鸟应和关关唱,双双在那沙洲上。苗条美丽好姑娘,我的高尚好对象。
    长短错杂青荇菜,伸手左右把它采。苗条美丽好姑娘,入梦醒来都在想。
    答:

    基础过关训练10
    1.解析:B项,“半霎”的“霎”应读“shà”;C项,“莳”应读“shì”;D项,“胛”应读“jiǎ”。
    答案:A
    2.解析:薄:语助词,无实在意义。
    答案:A
    3.解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答案:D
    4.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增强”和“范围”搭配不当,应把“增强”改成“扩大”;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不能跟“和”搭配,应把“和”改成“还是”。
    答案:D
    5.解析:“体察”是体会观察,比“观察”含义丰富,结合语境,选用“体察”。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语境强调区别大,选用“大相径庭”。发扬蹈厉:形容奋发有为、意气昂扬的样子。厉兵秣马:指准备战斗。语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选用“发扬蹈厉”。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轻重缓急: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语境强调的是读诗时的语调,选“抑扬顿挫”合适。
    答案:D
    6.解析:语段内容分析的是五七言为何后来走向不同道路的原因,而不是两者源于民歌的原因,故排除A、B。C和D中由第一句的“五七言”决定了五言在前,七言在后。
    答案:C
    7.解析:本诗只运用了赋的手法,没有比兴手法。
    答案:C
    8.答案:这种过程在诗中是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9.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10.解析:此题考查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很简单,把诗中相关语句翻译出来并加以概括即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都是具体表现。
    答案:全家参与,冒雨进行,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11.解析:“笠是兜鍪蓑是甲”本句很明显是个比喻句,一个“是”字,表明了是暗喻:兜鍪与甲都是战斗工具,可见这个插秧也是个战斗;表达效果,应从战斗的艰辛方面加以考虑。
    答案:比喻。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12.解析:首先要考虑“唤渠朝餐歇半霎”这句话中的“唤”是“喊”义,而“渠”在古义中指“他”;同时,要结合诗下注释加以分析作答。
    答案:“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朝餐”“歇半霎”;第四联是提醒田妇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到田里作践。
    13.答案:重章叠句
    14.答案:(1)全诗以“桃之夭夭”起兴,热烈而真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总)
    (2)以艳丽盛开的桃花设比,赞美了新娘的美丽贤淑;以桃树开花、结实、枝繁叶茂起兴,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子孙繁衍、家庭兴旺昌盛的良好祝愿。(分)
    (3)艳丽的桃花、丰硕的果实、茂盛的桃枝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比兴结合,铺垫渲染,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总)
    15.答案:《采薇》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他强烈地思念家乡,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能尽快回家,内心里充满着忧伤。前三章的许多诗句都表现了这种感情,最后一章又加以深化。由于意识到是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室靡家”“不遑起居”,因此,他对狁满怀怨恨,在对狁的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之情,对于自己的阵营也怀有一种自豪感。这种感情在第四、五章里有所表现。
    16.答案:诗歌前三章用“采薇采薇”开头,章句的重叠使诗歌在韵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用“采薇采薇”起兴,引出诗歌后面要叙述的内容,写诗人因狁入侵,服役从征,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17.答案:诗的前面各章写的都是服役时的心理活动及感情,最后一章写的是还乡途中的所思所感。它在整首诗里起的作用,一是表明此前各章是退伍士卒对服役生活的追溯,二是增加了感情的浓度,三是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18.答案:窈窕淑女、参差、左右、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19.解析:都是使动用法。
    答案:A
    20.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21.答案:译文也用诗的形式,整齐、押韵、朗朗上口。(也可以谈另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61《芣苢》分层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61《芣苢》分层练习-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1 芣苢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选择类,选择题,混合默写,非选择类,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二单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练习,文件包含6-1《芣苢》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6-1《芣苢》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