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407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407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407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
展开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第五单元 原子核的组成与衰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 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 )
A.发现电子开始的 B.发现质子开始的
C.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开始的 D.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2.放射性同位素钬Ho可有效治疗肝癌,下列关于H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数是166 B.中子数是99
C.质量数是67 D.原子序数是166
3.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H)、氘(H)、氚(H),则( )
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
4.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5.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此β粒子是( )
A.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
B.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
C.原子核内存在着的电子
D.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的一个电子
6.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7.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EFGH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QRS
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 )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 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
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 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
8.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6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个这种元素的原子,经过6天后还有5个没有发生衰变
B.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其半衰期缩短
C.这种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时候,其半衰期不变
D.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
9.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Fm,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A.112、265 B.112、277
C.124、259 D.124、265
10.近几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山东、洛阳、广州等地引进了十多台γ刀,治疗患者5 000余例,效果极好,成为治疗脑肿瘤的最佳仪器.令人感叹的是,用γ刀治疗时不用麻醉,病人清醒,时间短,半小时完成手术,无需住院,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据报道,我国自己研制的旋式γ刀性能更好,即将进入各大医院为患者服务.γ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 )
A.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B.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
C.γ射线波长很短,具有很高的能量
D.γ射线能很容易绕过阻碍物到达脑肿瘤位置
11.近段时间,朝鲜的“核危机”引起了全球的瞩目,其焦点问题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Pu),这种Pu可由铀239(U)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 )
A.2 B.239
C.145 D.92
12.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B.
C. D.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放射性元素Po衰变为Pb,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用此衰变过程中发出的射线轰击F,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分)天然放射性元素铀(U)发生衰变后产生钍(Th)和另一个原子核.
(1)请写出衰变方程;
(2)若衰变前铀(U)核的速度为v,衰变产生的钍(Th)核速度为,且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求产生的另一种新核的速度.
15.(12分)放射性元素C射线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可用它来测定古生物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C不稳定,易发生衰变,放出β射线,其半衰期为5 730年,试写出有关的衰变方程;
(2)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C的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的年代距今约有多少年?
16.(12分)U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Pb.
(1)求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
(2)Pb与U相比,求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少多少?
(3)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13050065] 【解析】选D.自从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及射线的组成、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大量研究,逐步认识到原子核的复杂结构,故D正确,A、B、C错误.
2.[导学号13050066] 【解析】选B.已知Ho,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7,即电子数为67,原子序数是67,A、D错误;Ho的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则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6-67=99,B正确,C错误.
3.[导学号13050067] 【解析】选AB.氕、氘、氚的核子数分别为1、2、3,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1,中子数等于核子数减去质子数,故中子数各不相同,所以本题A、B选项正确.
4.[导学号13050068] 【解析】选C.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故A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B错误;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故C正确;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强,故D错误.
5.[导学号13050069] 【解析】选D.因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内并不含电子,但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中子可以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负电子,一个质子可以转化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正电子,其转化可用下式表示:n→H+e(β),H→n+e.由上式可看出β粒子(负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而来,正电子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而来.
6.[导学号13050070] 【解析】选AC.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向右射出后,在匀强磁场中α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上,β粒子受的洛伦兹力向下,轨迹都是圆弧.由于α粒子速度约是光速的,而β粒子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在同样的混合场中不可能都做直线运动(如果一个打在b,则另一个必然打在b点下方).故A、C正确,B、D错误.
7.[导学号13050071] 【解析】选B.因为P是F的同位素,其电荷数设为Z,则衰变过程可记为Z+2EZF
Z+1GZ-1H,ZPZ+1QZ+2RZS
显然E和R的电荷数均为Z+2,则E和R为同位素,Q和G的电荷数均为Z+1,则Q和G为同位素,S、P、F的电荷数都为Z,则S、P、F为同位素,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8.[导学号13050072] 【解析】选CD.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由原子核自身决定,C、D两项正确,B错误;半衰期是根据统计规律得出来的,对几个原子核来说没有意义,A错误.
9.[导学号13050073] 【解析】选B.每经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即原子序数减少2,故A=253+6×4=277,Z=100+6×2=112.故B选项正确.
10.[导学号13050074] 【解析】选AC.γ射线是波长很短、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具有很高的能量和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它能穿透皮肉和骨骼到达肿瘤位置并杀死肿瘤细胞.因γ射线不带电,它的电离作用很弱;因波长很短,衍射能力也很差,B、D选项错误.
11.[导学号13050075] 【解析】选A.由于U和Pu的质量数相等,而核电荷数增加2,因此,U经2次β衰变,变为Pu,故A正确.
12.[导学号13050076] 【解析】选C.经过n个半衰期剩余碘131的含量m′=m.因32天为碘131的4个半衰期,故剩余碘131含量:m′=m=,选项C正确.
13.[导学号13050077] 【解析】根据核反应中的质量数、电荷数守恒规律,可以求出新生射线为He,另一粒子为H.方程式中一定要使用箭头,不能用等号.
【答案】Po→Pb+He He+F→Ne+H
14.[导学号13050078] 【解析】(1)U→Th+He.
(2)设另一新核的速度为v′,铀核质量为238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38mv=234m·+4mv′
得:v′=v.
【答案】(1)见解析 (2)v,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
15.[导学号13050079] 【解析】(1)衰变方程为
C→N+e.
(2)活体中C含量不变,生物死亡后,C开始衰变,设活体中C的含量为m0,遗骸中为m,则由半衰期的定义得m=m0即0.125=,解得=3,所以t=3τ=17 190年.
【答案】(1)C→N+e (2)17 190年
16.[导学号13050080] 【解析】(1)设U衰变为Pb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238=206+4x ①
92=82+2x-y ②
联立①②解得x=8,y=6,即一共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2)由于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子数和中子数均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中子数减少1,而质子数增加1,故Pb较U质子数少10,中子数少22.
(3)核反应方程为U→Pb+8He+6e.
【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传感器的应用(二)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本册综合随堂练习题,共1页。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5: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本册综合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