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0393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1.掌握伏安法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能正确操作并进行实验数据 的处理.2.掌握安阻法、伏阻法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并会用图像法处理 数据.
NEIRONGSUOYIN
1.实验器材被测干电池一节(E约为1.5 V)、直流电压表(量程3 V)、直流电流表(量程0.6 A)、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5 Ω、额定电流2 A)、导线、开关.
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可得U=E-Ir,以电流I为横轴,电压U为纵轴得到U-I图像,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动势E,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的内阻r.
3.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图示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的一端.(2)闭合开关S,接通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从电流表有明显读数开始,记录一组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记录多组U、I的值.(4)断开开关S,拆除电路.
(5)以U为纵轴,I 为横轴,将记录的电压、电流值标在坐标纸上,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根据纵轴截距求出电源电动势,根据斜率大小求出内阻.
4.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2)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未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上读出的数值比实际的总电流(即流过电源的电流)要小一些.U越大,电流表的读数与总电流的偏差就越大,将测量结果与真实情况在U-I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如图2所示,可见E测
例1 (2020·莆田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末)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其他器材有:A.电压表V:0~3 V~15 VB.电流表A:0~0.6 A~3 AC.滑动变阻器R1:(20 Ω,1 A)D.滑动变阻器R2:(1 000 Ω,0.1 A)E.电阻箱R(0~999.9 Ω)F.开关和导线若干
一、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选填“0~3 V”或“0~15 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选填“0~0.6 A”或“0~3 A”),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字母代号“R1”或“R2”);
解析 由题图丙可知,电流小于0.6 A,故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0~0.6 A;而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故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0~3 V;为了调节方便并能减小误差,故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
(2)根据实验要求在图3甲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补充连接实物电路图乙;
答案 见解析图(a) 见解析图(b)
解析 对照电路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3)测出几组电流、电压的数值,并画出UI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解析 U-I图像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池的电动势,故该电池的电动势E=1.5 V;
二、安阻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1)按实验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检查电流表的量程是否合适,并把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2)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读取此时电阻R和电流表示数I,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上述步骤(2),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中.(4)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例2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5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流表A(量程为0.6 A,内阻不计),电阻箱R,开关S,导线若干.闭合S,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电流I,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 -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
三、伏阻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例3 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 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 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 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A.电压表V(量程3 V,电阻RV约为4.0 kΩ)B.电流表A1(量程100 mA,电阻RA1约为5 Ω)C.电流表A2(量程2 mA,电阻RA2约为50 Ω)D.滑动变阻器R1(0~40 Ω,额定电流1 A)E.电阻箱R2(0~999.9 Ω)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与其对应的实物图如图7,图中的电流表A应选 (选填“A1”或“A2”),请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答案 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2)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小红设计了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根据测量数据作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k、b表示)
1.(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2020·鸡泽县期末)利用如图9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供选择的器材有:A.电流表A(0~0.6 A)B.电压表V1(0~3 V)C.电压表V2(0~15 V)D.滑动变阻器R1(0~20 Ω)E.滑动变阻器R2(0~200 Ω)F.定值电阻R0=1 Ω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解析 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故电压表选择B,为了调节方便并能减小误差,故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D.
(2)某位同学记录了6组数据,对应的点已经标在图10坐标纸上,并根据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电源的U-I图像如图所示,由于U-I图像与纵轴的截距为电动势,故干电池的电动势E=1.5 V,图像斜率的绝对值为|k|=r+R0,所以r=|k|-R0≈0.14 Ω.
2.(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如图11所示是该同学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请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 ; .
解析 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电阻箱的阻值调为最大,确保实验仪器、仪表的安全.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和理想电流表示数I,以及计算的 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2中的方格纸上作出R- 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阻为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6(1.30~1.39均可)
1.2(1.0~1.4均可)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
描点连线后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r=1.2 Ω.图像的斜率为电动势E,
3.(伏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为了测量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3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为电阻箱,R0=5 Ω为保护电阻.
(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代入数据解得E≈2.9 V,r≈1.1 Ω.
1.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1中的 (填“甲”或“乙”).
解析 如果用乙电路,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测量时将电流表内阻当成电源内阻的一部分,而电流表内阻与电源内阻很接近,故电源内阻测量误差大,用甲电路,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因为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故电压表分流很小,测量引起的误差小,故选择甲电路图;
(2)现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A.电流表(0~0.6 A)B.电流表(0~3 A)C.电压表(0~15 V)D.电压表(0~3 V)E.滑动变阻器(0~10 Ω)F.滑动变阻器(0~500 Ω)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解析 电源电动势约为1.5 V,因此电压表量程选择0~3 V,故选D;为使电流表有较大角度的偏转,需选用全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E;
因此电流表量程选择0~0.6 A,故选A.
2.(2020·天津卷)某实验小组选用以下器材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待测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1 Ω)开关、导线若干(1)该小组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2所示,经仔细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条导线连接不当,这条导线对应的编号是 .
解析 按原电路测量,测得的电源内阻包含了电流表的内阻(电流表内接法),导致测量结果偏大.导线5一端接电压表正极,另一端应接电流表正极或电源正极.
(2)改正这条导线的连接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a”或者“b”).
解析 为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电路总电阻应最大,滑片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a端.
(3)实验中发现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读数变化明显但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池组负极和开关之间串联一个阻值为5 Ω的电阻,之后该小组得到了几组电压表读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并作出U-I图像,如图3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联R0=5 Ω的电阻后,有E=Ir+IR0+U,得U=E-(r+R0)I,所以纵轴截距为E=2.9 V,
故电源内阻r=0.80 Ω.
3.某一充电宝的产品参数见下表.假设充电宝就是跟蓄电池和干电池一样的可移动直流电源.某同学想测量该充电宝在充满电后的电动势和内阻,他剥开充电宝连接线的外绝缘层,里面有四根导线,红导线为充电宝的正极,黑导线为负极,其余两根导线空置不用.实验室还提供了如下器材:A.量程是3.0 A,内阻约为0.2 Ω的电流表B.量程是6 V,内阻约为6 kΩ的电压表C.量程是15 V,内阻约为30 kΩ的电压表D.阻值为0~1 kΩ,额定电流为0.5 A的滑动变阻器E.阻值为0~10 Ω,额定电流为3 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2.5 Ω的定值电阻G.阻值为20 Ω的定值电阻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2)根据所给器材,该同学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其中R0应选择 ,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防止滑动变阻器调节过度导致短路,保护电路
(3)该同学记录的8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5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该充电宝的U-I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充电宝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U-I图线如图所示
(4)如果用该充电宝给一款电池容量标明为2 000 mA·h的手机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论上手机电池充满电有2 000 C的电荷量B.理论上手机电池充满电有7 200 C的电荷量C.如果该手机使用时电流为100 mA,理论上充电宝满电可以保证手机使 用20 h
解析 理论上电池充满电后的电荷量Q=It=2 000×10-3×3 600 C=7 200 C,如果该手机使用时电流为100 mA,理论上充电宝充满电可以保证手机使用 h=200 h,故选项B正确,A、C错误.
4.小聪和小明收集了手机的锂电池(电动势E的标称值为3.4 V),并设计了如图6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1)小聪的实验操作是: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R0的阻值为R1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为R2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根据小聪测出的数据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其表达式为E= ;
(2)小明认为用线性图像处理数据更便于分析.他在实验中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获取了多组数据,画出的 图像为一条直线(如图乙).由图乙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 V、内阻r为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为了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1.0 Ω),备用的实验器材如下:量程为0~3 mA、内阻为10 Ω的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为0.1 Ω的电流表A2,滑动变阻器R1(0~20 Ω,10 A),滑动变阻器R2(0~200 Ω,1 A),定值电阻R0(990 Ω),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完成本实验且能精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所设计的电路图,为了便于操作,滑动变阻器选用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电流表A1和定值电阻R0组成的电压表量程为0.003×1 000 V=3 V,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所以应将电流表A1改装成电压表,又因为电池的内阻较小,滑动变阻器应采用限流式接法,所以选用滑动变阻器R1较为方便.
(2)该小组同学通过分析选择了合适的测量电路,读出了多组实验数据,其中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现用I1为纵轴、I2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将测量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7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8(1.47~1.49均可)
0.80(0.78~0.82均可)
解析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电流表A1的读数乘以(10+990) Ω即为电路的路端电压,所以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乘以(10+990) Ω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可得E=1.48×10-3×1 000 V=1.48 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1(10 Ω+990 Ω)+(I1+I2)r,
6.(2020·四川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要测定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1.5 V,内阻约0.5 Ω,放电电流不允许超过0.6 A)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提供的器材有:A.电流表A1:挡位1(0~3 A,内阻约0.05 Ω),挡位2(0~0.6 A,内阻约0.2 Ω)B.电流表A2:0~300 μA,内阻rA2=100 ΩC.定值电阻:R0=2 Ω,R1=900 Ω,R2=4 900 ΩD.滑动变阻器:R3(0~5 Ω,2 A),R4(0~15 Ω,1 A)E.开关一只、导线若干(1)测量电流的仪表:应选择电流表A1的挡位 (填“1”或“2”).
解析 测量电流的仪表:应选择电流表A1的挡位2.
(2)测量电压的仪表:应将定值电阻 (填“R0”“R1”或“R2”)与A2串联,使其成为改装后的电压表.
解析 测量电压的仪表:应将定值电阻R2与A2串联,使其成为改装后量程为Ug(rA2+R2)=300×10-6×5 000 V=1.5 V的电压表.
(3)干电池内阻太小,应选择定值电阻 (填“R0”“R1”或“R2”)来保护电源.
解析 干电池内阻太小,应选择与内阻阻值相当的定值电阻R0来保护电源.
(4)若要求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在0.1~0.5 A范围内连续可调.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R3”或“R4”).
解析 若要求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在0.1~0.5 A范围内连续可调.
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4.
(5)为消除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精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给出的如图8(a)(b)所示的两种电路原理图中(图中电表V为改装后的电压表),应选择 (填“图(a)”或“图(b)”).
解析 因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已知,则为消除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精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在给出的两种电路原理图中,应选择图(a).
(6)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用I1、I2分别表示电流表A1、A2的示数,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c)所示的I2-I1图像,由图像可得: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由题图(c)可知若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为I2=298 μA,
则电池的电动势为E=1.49 V,
高中物理高考 实验十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实验十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图像法处理数据,电流表也有内阻,R1滑动触头位置,电阻箱阻值为零,开关未断开,答案图象如图所示,个空格小0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4章第3节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ppt、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4章第3节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学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闭合电路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闭合电路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尽量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