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五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五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认识11-20各数。2.正确书写11-20各数,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3.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和应用,形成初步的抽象能力。4.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5.培养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个”“十”和数位“个位”、“十位”。【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2.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到海边玩过吗?今天也有一群小朋友来到海边,想象海边的场景,有的小朋友正在给海鸥喂食,请你仔细想象画面,说一说画面上都有什么?想象的场景有喂食的小朋友;还有沙滩上的海鸥;礁石上的海鸥等等。根据你发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一)数11-20各数。1.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好吗?那就快来数一数吧!学生自己按照喜欢的方法数。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数给大家听。学生边指边数,可以一只一只地数,也可以两只两只地数……3.继续解决其它关于数数的问题,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想象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二)动手操作,认识数位。1.怎样才能把数数得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用小棒表示海鸥)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摆边说。2.用投影仪出示摆成一堆的11根小棒,引导:你能一眼看出这些小棒有多少根吗?学生观察体会得出结论:不能一眼看出。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皮筋想到把10根小棒合成一块。学生投影仪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另外一根放在右边。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动手摆出11。(学生动手摆小棒)3.一捆小棒中有10根小棒可以说这就是一个10,你能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4.看着自己摆的11,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10和几个1。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5.这一捆小棒所在的位置表示一个十,它对着的位置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十位”。十位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十。这一根小棒表示一个1,它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做“个位”,个位表示有几个1。6.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指学生试拨。7.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三)教学11的写法。有一个10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有一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1,表示一个一。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11汇报写法。想一想:1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这两个“1”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四)“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11-20各数吗?”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一)写一写,画一画。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画?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二)按顺序写数。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三)数学游戏。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四、巩固练习。(一)看图写数。 ( ) ( ) ( ) ( ) ( ) ( ) ( ) ( )(二)我知道。1.( )个一是10;2个十是( )。2.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4.一个数,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一)这个数是( )。5.和16相邻的数是( )和( )。五、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作业布置】一、平台写一写。二、检测摆一摆,填一填。 三、应用画一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能正确的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二)能正确地计算11-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加减的计算。【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计算。【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一)出示11-20各数的数字卡片、找同学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情况:从大到小排列:20、19、18、17、16、15、14、13、12、11。从小到大排列:11、12、13、14、15、16、17、18、19、20。教师补充:1.排单数11、13、15、17、19。2.排双数12、14、16、18、20。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所有单双数。单数:1、3、5、7、9。双数:2、4、6、8、10。3.在○里填上“﹥”“﹤”“﹦”。出示:18○10 15○20 19○15 17○18 11○14 16○12 12○12 10○20二、自主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先圈“10”再计数的便捷性,进一步强化计数单位“十”。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的数,十位上的“1”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填空。1.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3.2个十是( )。三、拓展练习。第1题:估一估。做此题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寻找并掌握估计的方法,再用数一数来验证估计结果。应着重让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按照一个标准去估计的策略。第2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0+3=□ 10+□=12 10+□=14 10+□=1510+□=17 □+8=18 □+6=16 □+9=19该题是十加几的加法练习题,通过练习,既可以强化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巩固11-20各数的组成的知识,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做基础。四、课堂小结:课后练习,你有什么进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一年级上册五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五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3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借助学具,解决问题,分层练习,巩固提升,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全课总结,梳理认知链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五 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获奖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