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课堂同步测试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1)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训练
1.下图是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该指标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 C.耕地数量 D.年降水量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下图),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屋顶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A.光照充足 B.节约土地 C.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D.清洁无污染
3.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东南丘陵 D.青藏高原
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是直接将海洋作为下水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一种新类型。下图为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国家能源局完成了沿海地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资源普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5省(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普查范围排除河北、天津、上海三省市。其主要原因是这三省市( )
A.地形平坦,上水库建设条件较差 B.水资源不足,缺少抽蓄备用水量
C.电力供应方式多样,无需修建蓄能电站 D.经济发达,地价昂贵,修建场地空间有限
5.与河水抽水蓄能电站相比,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
A.建设水库的费用高 B.抽水量受季节限制
C.电力调峰能力较低 D.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6.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台风到来时挟带的巨大能量 B.汽油和柴油
C.野生带鱼和小黄鱼 D.小麦和玉米
7.下列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土地资源
8.生物资源(植被)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壤 B.气候 C.水文 D.地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利用的能源主要种类有所不同。读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趋势图,回答9~10题。
9.分析各能源所占比例的时间发展规律可知,K、L、M、N、P曲线依次对应的是( )
A.石油、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核能B.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
C.太阳能、天然气、石油、煤炭、核能D.天然气、石油、煤炭、核能、太阳能
10.有关上述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K曲线代表的能源我国进口的数量逐年增加
B.L曲线代表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N曲线代表的能源在我国东南沿海使用较多
D.P曲线代表的能源在我国四川盆地分布最多
能力提升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1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________,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解析】此图可依面积较大的河南、山东、广东来判断,此三省均是我国人口大省,故A正确;若为石油储量,则应该是黑龙江、新疆、山东等面积较大;若为耕地则面积较大的应为东部平原各省,而东北各省的面积不符合;若为降水则应为东南沿海各省的面积大,故B、C、D项不正确。
本题要根据图示省区面积大小再结合选项的实际分布情况,一一对应深入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2.B
【解析】该题需要注意该光伏发电是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因此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土地,B正确;光照充足以及清洁无污染没有突出“屋顶”这一关键条件,AD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屋顶光伏发电是在贫困地区推行,其资金和技术力量并不雄厚,C错误。故选B。
3.D
【解析】由于该扶贫项目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因此太阳能资源的丰欠程度是影响该项目实施效果的最大因素;四地中,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能最丰富,光伏发电效能最高,D正确;华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相对而言太阳较少,ABC错误;故选D。
本题以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A
【解析】抽水蓄能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利用上、下库落差进行水能发电,但河北、天津、上海三省市所在地区地形平坦,使得上水库建设条件较差(注意:地形平坦,水坝建设长度长,且蓄水量有限,难以与下水库之间形成较高的落差),A正确;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是直接将海洋作为下水库一种的抽水蓄能电站,海水资源丰富,并不存在水资源不足的问题,B错;这三个城市都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域,发达地域能源供应紧张,电力相对缺乏,所以有修建蓄能电站的必要,C错;地价以及建设场地等不是主要影响因素(需要注意建设运营后,保证电力的持续供应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长久的,所以不会因为地价等因素影响蓄能电站的修建),D错。故选A。
5.D
【解析】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在建设运营的过程中容易遭受海水腐蚀,设备维护成本高,D正确;与河水抽水蓄能电站相比,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直接可利用海洋作为下库,所以建设水库的费用低,A错;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抽水量基本不受季节的限制,而河流一般具有枯水期和丰水期,因此河水抽水蓄能电站抽水量受季节限制更强,B错;由于海水水量稳定,可供上库实时积蓄,所以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电力调峰能力强,C错。故选D。
本题组难度一般,需要抓住“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是直接将海洋作为下水库”这一重要信息,海水体量大,水量稳定,同时,海水的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其次,抽水蓄能电站本质还是通过上、下蓄水库之间的落差进行发电,因此对地形落差有一定的要求。
6.C 自然资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二是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A项不符合第二个条件,B项和D项不符合第一个条件。
7.A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因此可认为是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8.B 生物资源(植被)受水热条件影响明显,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生物资源(植被)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9.B 第9题,工业革命后,能源以煤炭为主,后来以石油为主,据此可以判断B项正确。
10.C 第10题,K曲线代表煤炭,我国煤炭资源丰富;L曲线代表石油,而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P曲线代表太阳能,而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11.D 第11题,根据图例分析前、后期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水田、灌丛草地都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且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变化幅度大;旱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且后期减少大于前期增加,变化幅度大;林地、建设用地前、后期都增加且后期增加多于前期,变化幅度小;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且后期减少小于前期增加,变化幅度小;水田和旱地总体上减少大于增加,所以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12.B第12题,解答此题关键词是“由退化趋于好转”,也就是说要找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前、后期变化面积“方向”不一样。结合图分析灌丛草地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所以灌丛草地、裸岩地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
13.[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分析。
[答案] (1)华北平原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青藏高原 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的水资源及水能资源较为丰富,该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力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其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优秀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优秀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