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2.(2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3.(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4.(2分)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
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5.(2分)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6.(2分)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7.(2分)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8.(2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9.(4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根离子符号 ;2F意义 .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y等于0时,该粒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粒子符号是 ,写出该粒子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 .
10.(3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操作①得到液体C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操作②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来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小刚发现经净化后的D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常用 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1.(5分)“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
(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
(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
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
12.(6分)从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中,选择合适的气体用化学式填空:
(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 ;
(2)有毒的气体是 ;
(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气体是 ;
(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5)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
(6)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单质是 .
13.(6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蔗糖和水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C.铜和硝酸银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4分)
14.(6分)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15.(8分)实验室常利用如图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欲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 装置收集。
(3)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欲收集该气体,若选用E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
四、计算分析题(共1小题,计6分)
16.(6分)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解: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唾液淀粉酶的分解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煤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解:A、鱼在水中能存活说明有氧气,但是不能说明溶解的程度,故说法错误;
B、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故说法正确;
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故说法正确;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A。
3.解: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正确。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应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故C错误;
D、水是宝贵的资源,应节约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4.解: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2=62,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32×1)≠2:6:1,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解:A.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不能点火检查泄漏处,以防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选项说法正确;
C.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这是采用了隔离可燃物灭火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解:①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
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正确;
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错误;
④CO2会使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正确;
⑤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正确。
故选:C。
7.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了:10g﹣3.2g=6.8g;W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3.2g.由于Y的质量不变,6.8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是生成物,生成了6.8g﹣3.2g=3.6g.反应后Z的质量为90g+3.6g=93.6g.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由以上分析可知:
A、W是由X分解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
B、由于Y的值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g.故D不正确。
故选:D。
8.解:A、电解水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装置不密封二氧化碳会跑到空气中,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C、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溶于水其溶液为碱性,则实验现象:A烧杯中的无色酞酚溶液变红;说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正确;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入二氧化锰能使木条较快的复燃,可判断其加快反应的情况,故正确。
故选:B。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24分)
9.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高锰酸根离子的符号为:MnO4﹣.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F可表示2个氟原子.
(2)当y等于0时,该粒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其核内质子数为2+8+3=13,该粒子为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
该粒子形成氧化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MnO4﹣;2个氟原子;(2)Al3+;Al2O3.
10.解:(1)长江水静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液体C是混合物;
(2)过滤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通常用活性炭来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3)将硬水变成软水,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消毒杀菌可杀死水中的一些细菌和微生物,是化学变化。
故答为:(1)混合物;(2)吸附;(3)加热煮沸,化学。
11.解:(1)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C;
(2)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3)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源、生物质能、核能等.
故填:太阳能(合理即可);
(4)A.目前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化石燃料,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
B.提倡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C.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
故填:A。
12.解:(1)氢气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填:H2、CO;
(2)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使人中毒;故填:CO;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CO2;
(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O2;
(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CO2;
(6)氢气是一种单质,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故填:H2.
13.解:(1)A.蔗糖和水混合不能发生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2)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4.2g﹣6.2g=8g。
故填:8。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2+2H2O═4HF+O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1:2。
故填:1:2。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4分)
14.解:(1)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C处发生变化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答案:(1)下层;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碳酸;Ca(OH)2+CO2═CaCO3↓+H2O.
15.解:(1)①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水中,所以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故选C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C。
(3)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可以可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参与反应,所以剩余气体为一氧化碳,从c处逸出;此时关闭a,打开b,稀盐酸加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二氧化碳作为气体逸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观察是否熄灭,判断是否集满;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O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四、计算分析题(共1小题,计6分)
16.解:(1)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2.5g即是杂质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12.5g﹣2.5g=10g;
(2)设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的为x,12.5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2.5g=10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 x
=
x=4.4g
故答案为:(1)10g;(2)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4.4g。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
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上2018-2019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 这是一份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考一模化学卷及答案(文字版),文件包含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考一模化学答案docx、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