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1讲 运动的描述-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课程讲义15讲(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1讲 运动的描述-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同步课程讲义15讲(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17页。
(含答案及详解)
一.知识要点
知识点1 机械运动
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 ,简称运动。
2.机械运动根据运动轨迹可以分为 和 。
知识点2 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 。
2.特征:
(1)没有 、 ,具有 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3.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有些情况下,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可以用其上任意一点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此时整个物体的运动就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
知识点3 参考系
1.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
2.参考系的理解:
(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2)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3)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知识点4 坐标系
1.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若质点做直线运动,则建立 坐标系
若质点在一平面内运动,则建立 坐标系
若质点在空间运动,在建立 坐标系
知识点5 时刻与时间间隔
知识点6 路程、位置和位移
路程:质点 的长度,路程是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置:运动中某一时刻对应的是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
3.位移: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1)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 来表示。
(2)大小: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3)方向:方向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同一运动过程的位移的大小 路程,对于单向直线运动来讲,位移的大小与路程 。
知识点7 矢量和标量
知识点8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知识点9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2.瞬时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是标量。
二.习题演练
例1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并且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可看成质点
B.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可看作质点
C.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硬币可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同一个运动,不管相对于什么参考系,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参考系可以根据“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自行选取
自练1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只要是小的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足球的运动轨迹可将其视为质点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裁判跳水运动员的成绩,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2.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向外观察,他看到的下述现象哪个肯定是错误的( )
A.前面的汽车静止不动 B.后面的汽车越来越近
C.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向后运动 D.路旁的树木静止不动
3.观察图中的小旗和房子烟囱冒出的烟,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例2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2.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 )
A.第5s末 B.前5s内
C.第4s初 D.从第3s末到第5s末
自练2
1.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B.第3s末是一段时间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
A.第4s初 B.第6s末 C.第3s D.前3s
3.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
A.航班晚点20 min B.午休从12:30开始
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8sD.火车离站后的第3 min内作匀速运动
例3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B.长度C.时间D.速度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B.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
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
3.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4R 向西,2πR
C.4πR 向东,4R D.4R 向东,2πR
自练3
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N的力比5N的力大
D.运动学公式中,V0、S、t、a 这四个量都是矢量
2.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
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多少( )
A.πR B.R C.2πR D.2R
例4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位置的变化就越大
B.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的速度不变
C.物体的速度不变,则物体的瞬时速率也不变
D.物体的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
2.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
A.他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B.他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他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他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3.下列速度哪些是指瞬时速度( )
①物体在第10s内的速度为3m/s
②物体在第8s末的速度为4m/s
③某自由下落的小球最后2秒内的速度是20m/s
④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是20km/h.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自练4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2.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08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3.一列士兵队伍正以某一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则( )
A.=v0 B.>v0 C.<v0 D.无法确定
4.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各自的线路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②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③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④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
5.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5m到达终点.假若现让甲远离起跑点5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结果将会是( )
A.乙先到达终点 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C.甲先到达终点 D.不能确定
例5
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2.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t0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在 t0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大小相等
C.在 t0时间内,Ⅱ、Ⅲ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在 t0时间内,Ⅰ的平均速度最大
自练5
1.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则( )
A.两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两队行军位移x甲>x乙
C.两队平均速度V甲=V乙 D.右图表示了两军行军的s﹣t图象
2.A、B、C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
D.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例6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2.一辆汽车从原点O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表:
(1)汽车在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前3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少?
(3)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自练6
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下行,第1s内的位移是1.0m,第2s内的位移是2.0m,第3s内的位移是3.0m,求最初2s和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
质点向北做直线运动,若通过前位移的速度为1m/s,通过后位移的速度为2m/s.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若前时间内速度为1m/s,后时间内速度为2m/s,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求超声波的速度及物体的平均速度。
第1讲 运动的描述答案详解
例1
【解答】解:A、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这要看分析的是什么问题,比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能否忽略不计,高速运动的物体,只要大小可以忽略,一样可以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
C、研究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正反面了,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
【解答】解:A、参考系不一定必须是静止不动的,如研究炸弹的运动时,可以将运动的飞机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
B、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但并不是必须这样,故B错误;
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并且物体相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C错误;
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故C正确;
故选:D。
自练1
1.
【解答】解:A、小的物体在具体问题中大小不一定能够忽略不计,故A错误;
B、研究足球的运动轨迹时,可以不考虑大小,故可将其视为质点,故B正确;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要考虑火车的长度,不能简化为点,故C错误;
D、裁判跳水运动员的成绩,要考虑动作,不可以简化为点,故D错误;
故选:B。
2.
【解答】解:A、前面的汽车速度与自己乘坐的汽车速度相等,两车间距不变,故相对静止,故A正确;
B、后面的汽车速度快于自己的汽车,两车距离逐渐减小,故相对靠近,故B正确;
C、同向行驶的自行车速度小于自己汽车的速度,故相对靠近,故C正确;
D、自己乘坐的汽车在行驶,与路旁的树木一定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
【解答】解:从图上烟的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
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以静止,可以向右运动,也可以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
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2
1.
【解答】解:A、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故A错误;
B、在时间轴上,某时刻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时间对应的是一段位移,故B错误;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列车时刻表是时刻,故C正确;
D、1分钟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A、第5秒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A正确;
B、前5s内是从0时刻到5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故B错误;
C、第5s内是1s钟的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从第3s末到第5s末,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A。
自练2
1.
【解答】解: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不是在于长短的不同,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时刻是指时间点,故A错误;
B、第3s末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是一个时刻,故B错误;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故C正确;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不是同一时刻,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从时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s的时间,所以D正确。
故选:D。
3.
【解答】解:A、航班晚点20 min,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
B、午休从12:30开始,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
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8s,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火车离站后的第3 min内作匀速运动,指的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例3
1.
【解答】解:A、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C、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
D、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2.
【解答】解:A、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故B正确。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所以位移大小和路程的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物体运动的起点是A,终点是C,则位移大小等于AC,大小x=4R,方向向东。路程S=2πR。
故选:D。
自练3
1.
【解答】解: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错误。
B、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B错误。
C、﹣10N的力的大小为10N,比5N的力大,故C正确。
D、运动学公式中,V0、S、a 这三个量都是矢量,而t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由题意,根据图示可知,物体的位置坐标与位移如下表所示:
故答案为:如上表所示.
3.
【解答】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
气门芯的位移大小为:x==R
故选:B。
例4
1.
【解答】解:A、物体运动的越快,瞬时速度越大,但位移不一定大,故位置的变化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物体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不变,也就是瞬时速度不变,故C正确;
D、物体的位移大,但用时可能也长,故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A、他第4 s内的位移为4m,时间为1s,则平均速度为v1===4 m/s,故A错误;
B、他第2 s内的位移为2m,故平均速度为v2==2 m/s,故B错误;
C、4s内的位移为x=1+2+3+4=10m,则平均速度v3===2.5m/s;故C正确;
D、他第3 s内的位移为3m,则平均速度为v4==3 m/s,故D错误;
故选:C。
3.
【解答】解:①物体在第10s内的速度为3m/s,为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①错误;
②物体在第8s末的速度为4m/s,为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②正确
③某自由下落的小球最后2秒内的速度是20m/s,为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③错误;
④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是20km/h,为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④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自练4
1.
【解答】解:A、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B、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
C、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度;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故其速度方向也是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B。
2.
【解答】解:A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108km/h,故A错误,B正确;
C、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瞬时速率,即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轨迹在C点的切线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3.
【解答】解:通讯兵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他对地的位移等于队尾士兵对地的位移,时间相等,因此通讯员的平均速度等于队尾士兵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故选:A。
4.
【解答】解:甲乙丙三个小组从A到B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相等。
由于甲的路程最大,时间相等,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的路程最短,则乙的平均速率最小,故①④正确。
故选:C。
5.
【解答】解: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同时起跑,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是个定值,因为匀速阶段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这个时间内甲的位移会大于110m;故甲先到达,故A正确。
故选:A。
例5
1.
【解答】解:A.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但图线斜率不相等,故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错误;
B.由A的分析可知: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故B错误;
C.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C正确;
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t0时间内,三个质点的时间和位移相同,Ⅱ、Ⅲ的路程也相等,Ⅰ的路程最大,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可知,Ⅱ、Ⅲ的平均速率相等,Ⅰ的平均速率最大,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自练5
1.
【解答】解:
A、由图看出,甲轨迹的长度大于乙轨迹的长度,则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即有s甲>s乙.故A正确。
B、C由图看出,两队起点与终点都相同,则位移相同,即有x甲=x乙.两队所用时间t也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则两队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y﹣x图线是轨迹图象,不能反映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即不是位移﹣﹣时间图象。故D错误。
故选:AC。
2.
【解答】解:
A、位移时间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s表示位移,由图象看出,在0~t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s相同,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三个质点都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故AC错误。
B、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分析可知,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都相同。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6
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2)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2.
【解答】解:(1)从表中得知,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v2=3m/s.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
a==m/s2=1m/s2
(3)汽车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x4=3.5m,时间为t4=1s,
则平均速度为:v4===3.5m/s.
自练6
1.
【解答】解:最初2s内的位移为x1=1m+2m=3m;则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v1=m/s=1.5m/s;
最后2s内的位移为x2=2m+3m=5m;则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v2=m/s=2.5m/s;
2.
【解答】解:(1)设物体前位移所用时间为T1′,后位移用时T2′,全程位移为S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T1′= T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联立解得:
(2)设物体前时间的位移为S1,后时间的位移为S2,全程用时为T
则S1=v1 S2=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联立解得:=1.8m/s;
故答案为:;1.8.
3.
【解答】解: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v声==;
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t0=(t2﹣t1+△t0),物体的平均速度:
==
故答案为:,.时刻
时间间隔
意义
指某一瞬间,对应的物体的一个状态。有先后之分,无长短之分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有长短之分
时间轴表示
轴上一点
轴上一段
示意图
联系
(1)用t1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则△t=t2-t1表示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2)当时间轴上的两个点无限靠近时,时间间隔就趋近于0,即趋近于时刻。
矢量
标量
定义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代数运算法则
正负意义
正负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方向
正负表示大小或性质
大小比较
只比较绝对值
表示大小时,正值大于负值;表示性质时,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定义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
物理意义
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时间△t(或△x)内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
精确描述某时刻或者某位置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
矢量性
平均速度和△x的方向相同
轨迹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联系
(1)公式v = eq \f(△x,△t) ,当△t→0时,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
(2)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保持不变,即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坐标原点的设置
出发点的坐标
最高点的坐标
落地点的坐标
上升过程的位移
下落过程的位移
全程的总位移
以地面为原点
以抛出点为原点
时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的坐标x/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v/(m•s﹣1)
1
2
3
4
4
4
4
4
坐标原点的设置
出发点的坐标
最高点的坐标
落地点的坐标
上升过程的位移
下落过程的位移
全程的总位移
以地面为原点
3m
8m
0m
5m
﹣8m
﹣3m
以抛出点为原点
0m
5m
﹣3m
5m
﹣8m
﹣3m
(含答案及详解)
一.知识要点
知识点1 机械运动
1.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 ,简称运动。
2.机械运动根据运动轨迹可以分为 和 。
知识点2 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 。
2.特征:
(1)没有 、 ,具有 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3.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有些情况下,虽然不能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但是可以用其上任意一点代替整个物体的运动,此时整个物体的运动就可以简化为一个点的运动。
知识点3 参考系
1.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
2.参考系的理解:
(1)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2)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3)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知识点4 坐标系
1.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若质点做直线运动,则建立 坐标系
若质点在一平面内运动,则建立 坐标系
若质点在空间运动,在建立 坐标系
知识点5 时刻与时间间隔
知识点6 路程、位置和位移
路程:质点 的长度,路程是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置:运动中某一时刻对应的是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
3.位移: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1)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 来表示。
(2)大小: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3)方向:方向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同一运动过程的位移的大小 路程,对于单向直线运动来讲,位移的大小与路程 。
知识点7 矢量和标量
知识点8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知识点9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2.瞬时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是标量。
二.习题演练
例1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并且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可看成质点
B.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可看作质点
C.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硬币可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同一个运动,不管相对于什么参考系,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参考系可以根据“便于研究问题”的原则自行选取
自练1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只要是小的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足球的运动轨迹可将其视为质点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D.裁判跳水运动员的成绩,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2.在平直行驶的汽车内,一个乘客以自己为参照物向外观察,他看到的下述现象哪个肯定是错误的( )
A.前面的汽车静止不动 B.后面的汽车越来越近
C.同向行驶的自行车向后运动 D.路旁的树木静止不动
3.观察图中的小旗和房子烟囱冒出的烟,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一定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例2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2.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 )
A.第5s末 B.前5s内
C.第4s初 D.从第3s末到第5s末
自练2
1.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在于长短不同,长的为时间,短的为时刻
B.第3s末是一段时间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是同一时刻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
A.第4s初 B.第6s末 C.第3s D.前3s
3.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
A.航班晚点20 min B.午休从12:30开始
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8sD.火车离站后的第3 min内作匀速运动
例3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B.长度C.时间D.速度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B.位移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但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
D.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物体经过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物体位移的大小
3.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4R 向西,2πR
C.4πR 向东,4R D.4R 向东,2πR
自练3
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10N的力比5N的力大
D.运动学公式中,V0、S、t、a 这四个量都是矢量
2.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
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多少( )
A.πR B.R C.2πR D.2R
例4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位置的变化就越大
B.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的速度不变
C.物体的速度不变,则物体的瞬时速率也不变
D.物体的位移越大则速度越大
2.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则( )
A.他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B.他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他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他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3.下列速度哪些是指瞬时速度( )
①物体在第10s内的速度为3m/s
②物体在第8s末的速度为4m/s
③某自由下落的小球最后2秒内的速度是20m/s
④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是20km/h.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自练4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2.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为108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3.一列士兵队伍正以某一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有紧急情况通知排头兵,一通讯员以不变的速率跑步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队尾,在此过程中通讯员的平均速度为,则( )
A.=v0 B.>v0 C.<v0 D.无法确定
4.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各自的线路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②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③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④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
5.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5m到达终点.假若现让甲远离起跑点5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结果将会是( )
A.乙先到达终点 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C.甲先到达终点 D.不能确定
例5
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2.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t0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在 t0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大小相等
C.在 t0时间内,Ⅱ、Ⅲ的平均速率相等
D.在 t0时间内,Ⅰ的平均速度最大
自练5
1.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则( )
A.两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两队行军位移x甲>x乙
C.两队平均速度V甲=V乙 D.右图表示了两军行军的s﹣t图象
2.A、B、C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
D.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例6
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2.一辆汽车从原点O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表:
(1)汽车在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少?
(2)汽车在前3s内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少?
(3)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自练6
骑自行车的人沿斜坡直线下行,第1s内的位移是1.0m,第2s内的位移是2.0m,第3s内的位移是3.0m,求最初2s和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
质点向北做直线运动,若通过前位移的速度为1m/s,通过后位移的速度为2m/s.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若前时间内速度为1m/s,后时间内速度为2m/s,则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求超声波的速度及物体的平均速度。
第1讲 运动的描述答案详解
例1
【解答】解:A、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成质点,这要看分析的是什么问题,比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的时候,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能否忽略不计,高速运动的物体,只要大小可以忽略,一样可以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
C、研究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正反面了,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
【解答】解:A、参考系不一定必须是静止不动的,如研究炸弹的运动时,可以将运动的飞机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
B、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但并不是必须这样,故B错误;
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并且物体相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C错误;
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故C正确;
故选:D。
自练1
1.
【解答】解:A、小的物体在具体问题中大小不一定能够忽略不计,故A错误;
B、研究足球的运动轨迹时,可以不考虑大小,故可将其视为质点,故B正确;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要考虑火车的长度,不能简化为点,故C错误;
D、裁判跳水运动员的成绩,要考虑动作,不可以简化为点,故D错误;
故选:B。
2.
【解答】解:A、前面的汽车速度与自己乘坐的汽车速度相等,两车间距不变,故相对静止,故A正确;
B、后面的汽车速度快于自己的汽车,两车距离逐渐减小,故相对靠近,故B正确;
C、同向行驶的自行车速度小于自己汽车的速度,故相对靠近,故C正确;
D、自己乘坐的汽车在行驶,与路旁的树木一定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
【解答】解:从图上烟的方向可以判断风的方向是向左的,
图中甲物体的小旗向左飘,我们可以判断甲物体可以静止,可以向右运动,也可以向左运动,向左的速度必须小于风速;
图中乙物体的小旗向右飘,我们可以判断乙物体一定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2
1.
【解答】解:A、时刻是指时间点,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即时间的间隔,故A错误;
B、在时间轴上,某时刻对应的是一个位置,时间对应的是一段位移,故B错误;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列车时刻表是时刻,故C正确;
D、1分钟可以分成无数个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A、第5秒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A正确;
B、前5s内是从0时刻到5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故B错误;
C、第5s内是1s钟的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从第3s末到第5s末,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A。
自练2
1.
【解答】解: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不是在于长短的不同,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时刻是指时间点,故A错误;
B、第3s末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是一个时刻,故B错误;
C、第3s末和第4s初是同一时刻,故C正确;
D、第3节下课和第4节上课不是同一时刻,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从时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s的时间,所以D正确。
故选:D。
3.
【解答】解:A、航班晚点20 min,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
B、午休从12:30开始,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
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8s,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
D、火车离站后的第3 min内作匀速运动,指的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例3
1.
【解答】解:A、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错误;
B、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C、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错误;
D、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2.
【解答】解:A、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故B正确。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所以位移大小和路程的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物体运动的起点是A,终点是C,则位移大小等于AC,大小x=4R,方向向东。路程S=2πR。
故选:D。
自练3
1.
【解答】解: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错误。
B、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B错误。
C、﹣10N的力的大小为10N,比5N的力大,故C正确。
D、运动学公式中,V0、S、a 这三个量都是矢量,而t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由题意,根据图示可知,物体的位置坐标与位移如下表所示:
故答案为:如上表所示.
3.
【解答】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
气门芯的位移大小为:x==R
故选:B。
例4
1.
【解答】解:A、物体运动的越快,瞬时速度越大,但位移不一定大,故位置的变化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物体的瞬时速率始终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物体的速度可能是变化的,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不变,也就是瞬时速度不变,故C正确;
D、物体的位移大,但用时可能也长,故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A、他第4 s内的位移为4m,时间为1s,则平均速度为v1===4 m/s,故A错误;
B、他第2 s内的位移为2m,故平均速度为v2==2 m/s,故B错误;
C、4s内的位移为x=1+2+3+4=10m,则平均速度v3===2.5m/s;故C正确;
D、他第3 s内的位移为3m,则平均速度为v4==3 m/s,故D错误;
故选:C。
3.
【解答】解:①物体在第10s内的速度为3m/s,为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①错误;
②物体在第8s末的速度为4m/s,为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②正确
③某自由下落的小球最后2秒内的速度是20m/s,为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③错误;
④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是20km/h,为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④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自练4
1.
【解答】解:A、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B、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
C、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度;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故C错误;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故其速度方向也是不变的;故D错误;
故选:B。
2.
【解答】解:A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108km/h,故A错误,B正确;
C、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瞬时速率,即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轨迹在C点的切线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3.
【解答】解:通讯兵从队尾赶到排头,又从排头返回,他对地的位移等于队尾士兵对地的位移,时间相等,因此通讯员的平均速度等于队尾士兵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故选:A。
4.
【解答】解:甲乙丙三个小组从A到B的位移相等,运动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相等。
由于甲的路程最大,时间相等,则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的路程最短,则乙的平均速率最小,故①④正确。
故选:C。
5.
【解答】解: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同时起跑,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是个定值,因为匀速阶段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这个时间内甲的位移会大于110m;故甲先到达,故A正确。
故选:A。
例5
1.
【解答】解:A.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但图线斜率不相等,故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错误;
B.由A的分析可知: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故B错误;
C.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C正确;
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t0时间内,三个质点的时间和位移相同,Ⅱ、Ⅲ的路程也相等,Ⅰ的路程最大,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根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可知,Ⅱ、Ⅲ的平均速率相等,Ⅰ的平均速率最大,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自练5
1.
【解答】解:
A、由图看出,甲轨迹的长度大于乙轨迹的长度,则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即有s甲>s乙.故A正确。
B、C由图看出,两队起点与终点都相同,则位移相同,即有x甲=x乙.两队所用时间t也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则两队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y﹣x图线是轨迹图象,不能反映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即不是位移﹣﹣时间图象。故D错误。
故选:AC。
2.
【解答】解:
A、位移时间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s表示位移,由图象看出,在0~t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s相同,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三个质点都做单向直线运动,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故AC错误。
B、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分析可知,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都相同。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例6
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2)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2.
【解答】解:(1)从表中得知,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v2=3m/s.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
a==m/s2=1m/s2
(3)汽车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x4=3.5m,时间为t4=1s,
则平均速度为:v4===3.5m/s.
自练6
1.
【解答】解:最初2s内的位移为x1=1m+2m=3m;则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v1=m/s=1.5m/s;
最后2s内的位移为x2=2m+3m=5m;则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v2=m/s=2.5m/s;
2.
【解答】解:(1)设物体前位移所用时间为T1′,后位移用时T2′,全程位移为S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T1′= T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联立解得:
(2)设物体前时间的位移为S1,后时间的位移为S2,全程用时为T
则S1=v1 S2=v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联立解得:=1.8m/s;
故答案为:;1.8.
3.
【解答】解:由乙图可知,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x1,则超声波的速度为:
v声==;
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所用时间为+△t0=(t2﹣t1+△t0),物体的平均速度:
==
故答案为:,.时刻
时间间隔
意义
指某一瞬间,对应的物体的一个状态。有先后之分,无长短之分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有长短之分
时间轴表示
轴上一点
轴上一段
示意图
联系
(1)用t1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则△t=t2-t1表示这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2)当时间轴上的两个点无限靠近时,时间间隔就趋近于0,即趋近于时刻。
矢量
标量
定义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代数运算法则
正负意义
正负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方向
正负表示大小或性质
大小比较
只比较绝对值
表示大小时,正值大于负值;表示性质时,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定义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
物理意义
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时间△t(或△x)内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
精确描述某时刻或者某位置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
矢量性
平均速度和△x的方向相同
轨迹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
联系
(1)公式v = eq \f(△x,△t) ,当△t→0时,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
(2)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保持不变,即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坐标原点的设置
出发点的坐标
最高点的坐标
落地点的坐标
上升过程的位移
下落过程的位移
全程的总位移
以地面为原点
以抛出点为原点
时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的坐标x/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v/(m•s﹣1)
1
2
3
4
4
4
4
4
坐标原点的设置
出发点的坐标
最高点的坐标
落地点的坐标
上升过程的位移
下落过程的位移
全程的总位移
以地面为原点
3m
8m
0m
5m
﹣8m
﹣3m
以抛出点为原点
0m
5m
﹣3m
5m
﹣8m
﹣3m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