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15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015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语,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资料(可以利用图书或网络),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阅读散文集《朝 花夕拾》。
3、查找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简介,增加印象。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语: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鲁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乐园。
二、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根据文章标题,并结合课前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 生活。
2、 快速阅读全文, 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 和“ 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3、 仔细阅读全文,谈谈作者本人就这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更喜欢哪一个?试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课后学习:
学生交流: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作比较,有何异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
学习目标:1、能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的写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2、能品赏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课前学习:朗读文章的精彩部分,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乐园生活。
二、 精读“百草园”部分。创设问题情境。
1、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在何处?(此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一部分记叙的顺序。)
2、 有感情地朗读百草园景物描写的一段文章,并就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然后凭记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说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尝试背诵此小节)
3、 仿句练习: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描绘一种情景。
4、 学生复述美女蛇的故事。要求:表达清晰,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可以结合《社戏》一文中为什么说迅哥儿到赵庄去看社戏时蛇精戏是他最想看的一出戏。)
5、 朗读“冬天雪地捕鸟”的一段文章。
划出捕鸟动作的动词,并通过学生课堂表演,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当。
6、 课堂作为片段练习:
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 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边说边表演。)
三、 课后学习:
交流并修改自己的课堂小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
学习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学习:能复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生活的几个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语:
相对于乐趣无穷的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 二、 精读“三味书屋”部分。创设问题情境。
1、 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单调无味的,无味在何处?如果你把自己看作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为什么?
2、 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
可以从“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 3、 你觉得寿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4、 课堂片段作文练习: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和语言。(学生交流)
5、 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
学生畅谈: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与鲁迅先生的学习生活相比,你认为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
三、 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其乐无穷”与“枯燥无味”是一对鲜明的反义词,但鲁迅先生写本文的目的是否意在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呢?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四、 课后学习: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写成小论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时,课型,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指导预习,检查预习,文本学习,本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