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PPT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605411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2.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 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3.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以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2)时间 1895年春(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1)背景: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2)梁启超与《时务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3)严复与《国闻报》: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康有为认识到挽救中国民族危亡最根本的应该是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即变法成天下之治。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1.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2)开始: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1)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2)过程: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3)影响: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思想,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变亦变,不变亦变”“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措施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故B项符合题意。
1.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右图所示报刊的创刊地是( )A.北京 B.上海C.长沙 D.天津
2.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各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D.甲午中日战争后掀起了洋务运动
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实行变法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它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的建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图强C.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ls/tb_c13243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配套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戊戌变法,制度变革,揭幕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高潮百日维新,落幕戊戌政变,课堂总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6课 戊戌变法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6课 戊戌变法精品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康有为与公车上书,新课讲授,1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①组织学会,②创办报刊,宣传思想,百日维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6课戊戌变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阶级和派别,领导人,变法的性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维新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