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汇编(含解析)
-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试卷 12 次下载
-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 18 次下载
-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语文试题 试卷 13 次下载
- 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Word版) 试卷 18 次下载
-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 10 次下载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将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赏秀山丽水,纳灵秀之气
缙云,是浙江丽水的一座小城。相传,黄帝正是在仙气袅袅的鼎湖峰顶炼丹,驭龙升天;朱熹在云雾燎绕的独峰书院讲学,(huì)(1) 及后世:颜真卿为初阳谷题字,所题的“初阳谷”三个大字与谷中秀丽的景色 。盛名之下,这里却依然保持着一派(tián)(2) 静的小生活。慢行在灵秀的奇景和千年村落里,吃一个缙云烧饼,听一场婺剧小戏……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
(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典礼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huì)_____及后世 (2)(tián)_____静
2. 填入“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B. 相形见绌
3. 与“樊笼”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篙笆B. 牢狱C. 牢笼
【答案】1. (1). 惠 (2). 恬 2. A 3.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字。
1)惠及后世:使后人得到恩惠。和“智慧”的“慧”区分。
2)恬静:恬适安静。注意偏旁。
【2题详解】
A. 相得益彰: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B. 相形见绌:意思是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大字与谷中秀丽的景色”应该是配合完美,选“相得益彰”。
故选A。
【3题详解】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结合“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是牢笼、笼子。
故选C。
4. 活动二:咏处州瑰宝,叹工艺之妙
龙龙、青青、元元邀你一起来费美家乡瑰宝,请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龙龙:宝剑是铁与火的较量,青瓷是土与火的交响。铁在火中淬炼,铸就龙泉剑的锋芒,“停杯投箸不能食,①____________”(《行路难》),剑是李白远游的旅伴;“②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剑是辛弃疾戎马生涯的回想。土在火中煅烧,炼就青瓷“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气度,而勤劳的古代窑工形象,也许就如《卖炭翁》中所写的老人那样:“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青青:石雕是石与刀的琢磨。刀在石上游走,石在刀下重生。一方石头,包罗万象,有的刻着“树木丛生,⑤_______”的自然山水,有的刻着“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农家作物。
元元:廊桥是木与水的守望。过路人在此歇脚,常见“⑥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的美景:老人孩子在此休闲,再现“⑦________,⑧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景象,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田石雕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答案】 (1). 拔剑四顾心茫然 (2). 醉里挑灯看剑 (3). 满面尘灰烟火色 (4). 两鬓苍苍十指黑 (5). 百草丰茂 (6). 山气日夕佳 (7). 黄发垂髫 (8). 并怡然自乐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中的“拔、尘灰、鬓、茂、垂髫、怡然” 等字词容易写错。
活动三:访江南秘境,引文明之思
市里将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任务,
瓯江上游,片残存的江南田园
在江南文化的核心地带——苏杭地区,田因牧歌式的生活场景日渐消亡。然而,在浙西南(丽水地区)的瓯江上游,却隐藏着两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
松阴溪畔 隐藏着罕见的古村落群
作为瓯江上游最长的支流,松阴溪还有小支流30余条,两岸阡陌连连、稻浪滚滚、茶桑翠翠,数以百计的古村就隐藏在那大大小小的河谷中。当浙江众多地方早已充满喧嚣时,这里似乎还保持着农耕社会的慢生活节奏。
如果是首次去山下阳村,你一定会迷失方向:它的道路没有一个十字路口,只有数不清的“丁”字路,据说这样意味着“人丁兴旺”;进村之后,一条巷弄就有一个转折,往往连着一座老宅的后门,走过几个转角,又见一条通道。登上后山,可以发现整个村庄是遵循阴阳五行布局的。村南的月池旁边还有一座别致的地坛,周围则有三座宽敞的大房子,门楣匾额上分别刻着“祥纳启明”“瑞映长庚”和“南极照临”,正好对应东、西、南三个方位的星辰。一个看似普通的村落,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让人赞叹设计者的用心良苦,三座大屋是村中张氏的宗祠,祠堂正殿在前,月池居中,香火堂和小宗祠殿在后,村子夹承风水、呼应天地,意在祈来风调雨顺,家族兴旺。
松阳的古村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山下阳村张民来自福建泉州,内孟村孟氏是孟子后……松相有百余个村落保留着古代族谱,详细记载了宗族的起源、迁徒、发展脉络。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移民活动中,浙西南均是一处重要的避难所,这些多元化的古村落也多由移民繁行而成,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只是,他们费尽心思设计出来的家园,给后人留下了太多谜团。
好溪流城乡村中诞生了一座座“广厦”
松岩村①四周被数重青山环艳,村前则是好溪的弧形身躯,这样一个山水交汇地带,数幢大小不一的三合院、四合院组成了一个“藏风纳水”的古村落。
在所有房屋中,最大一幢有120个房间,被主人叫做“百廿间”,是这个村庄的主体建筑,最多的时候同时居住着300多口人。“百廿间”是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 建
筑,始建于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宽53.8来,长69米,建筑面积3700方水,是日前水市启梦教体古建筑之一。
的确,“百廿间”的空间太大了。谁又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山村,竟藏着这种堪与贵族宅邸相媲美的大宅!一眼看去,“百廿间”的格局很像微缩版的宫殿:门楼、前厅、中厅、后堂组成一条中轴线,“三斤一堂”的格局十分紧密。
乐在好溪流域行走,最让人惊叹的是:一个个朴实先华的古村落中,常常隐藏着面积、体积庞大的天宅。资料显示,道门游击府、九进厅、卢氏尚书府面积均在2000~4000平方米。
浙西南秘境会慢慢走向消亡吗?
浙东北、浙东南、渐西北、浙中已经快速步入工业文明,大量的古村落在机器轰鸣中倒下。田国牧歌式的农业文明,是古村落继续存在的土壤。而随着农耕社会的逝去,松阳吴弄村的耕读家族不可挽回地败落了,大多数吴弄人迁出了世代居住的老屋、村庄开始变成高敞的躯壳,发生过的往事已无人知晓,让我们不停地慨叹它过往的风流。
瓯江上游、这块江南最后的秘境,未来是否会重蹈苏杭的覆辙?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第4期,作者鲁晓敏,有删改)
[注释]①因修水库,2017年开始政府斥巨资将“百廿间”整体搬迁,松岩村已不复存在。
5. 根据材料,推荐一个文化遗产项目参选。项目可以是古村落,也可以是古建筑。请结合文本内容写推荐理由。
6. 推荐项目确定后,学校将组织实地考察。请根据材料,补充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
【答案】5. 示例一;山下阳村 村庄是遵循阴阳五行布局的,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示例二:百廿间 始建于清代,是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浙南地区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之一,极具代表性。
6. (1)山下阳村/百廿间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
1)结合“如果是首次去山下阳村,你一定会迷失方向:它的道路没有一个十字路口,只有数不清的‘丁’字路,据说这样意味着‘人丁兴旺’;登上后山,可以发现整个村庄是遵循阴阳五行布局的。村南的月池旁边还有一座别致的地坛,周围则有三座宽敞的大房子,门楣匾额上分别刻着‘祥纳启明’‘瑞映长庚’和“南极照临’,正好对应东、西、南三个方位的星辰。一个看似普通的村落,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让人赞叹设计者的用心良苦”,可见山下阳村村庄是遵循阴阳五行布局的,有“四方神兽”拱卫,暗藏阴阳五行,又有内外星象遥相呼应。因为其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推荐。
2)结合“在所有房屋中,最大一幢有120个房间,被主人叫做‘百廿间’,是这个村庄的主体建筑,最多的时候同时居住着300多口人。‘百廿间’是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始建于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宽53.8来,长69米,建筑面积3700方水,是日前水市启梦教体古建筑之一”,可见,百廿间始建于清代,是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浙南地区最大的单体古建筑之一。因为其历史悠久、在房屋类具有代表性,值得推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结合“如果是首次去山下阳村,你一定会迷失方向……”,“在所有房屋中,最大一幢有120个房间,被主人叫做‘百廿间’,归纳答案:山下阳村或百廿间。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拟写采访目的要简单明了,因为都是古建筑,历史悠久,甚至是经历了几代人,而且设计独特,有文化气息。所以,采访目的可以设计为:了解古建筑的历史、了解古建筑的设计意图、了解普通村民的居住变迁情况、了解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房屋的变化,了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古建筑对现代民居的影响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采访问题。因为采访对象身份不同、文化认知不同,所以问题也应不同。1)村中老人:老人们常年居住在村里,对历史文化相对认识叫清,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了房屋的设计或者是村庄、房屋的变化,所以可以请教老人如下问题:山下阳村是谁设计的?五行风水的布局有什么含义?人们住在这里有什么感受?愿不愿离开老屋到新房去住?2)村里学生:相对于村里老人和文物专家,学生对历史了解的不是很透彻,可以问浅显的问题,例如:你去过“百廿间”吗?能描述一下什么样子吗?你了解房屋设计的寓意吗?游览古屋,你有什么感受?3)文物专家:文物专家是专业人士,采访问题应该有专业型。例如:现在提倡新民居,你认为研究历史老屋,对现代民居有什么价值?现代住房和古代住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保留古屋有什么价值?现代文明,对古村落会有什么样的冲击?
戏剧舞台·表演与评议,开启一段发现之旅。
戏剧社的同学们准备排演萧红的哑剧《民族魂鲁迅》,请你和他们一起研读剧本,揣摩角色,创作剧情。
民族魂鲁迅(节选)
萧红
第一幕 人物
少年鲁迅 当铺掌柜甲、乙 蓝皮阿五 何半仙 单四嫂子 孔乙已
第一幕 剧情
六十年前的八月三日,鲁迅先生生在浙江绍兴府。
他的父亲姓周,母亲姓鲁。鲁迅先生的真姓名叫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这哑剧的第一幕是说明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代他亲身所遇的、亲眼所见的周围不幸的人群。他们怎样生活在这地面上来,他们怎样的求活,他们怎样的死亡。这里有庸医误人的何半仙,有孤苦无依的单四嫂子,有吃揩油饭的蓝皮阿五……
鲁迅小时候,家道已经中落,父亲生病,鲁迅便不得不出入在典当铺子的门口。
鲁迅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就想改良我们这民族性,想使我们这老大的民族转弱为强。
第一幕 表演
舞台开幕时,是一片漆黑。
黑暗中渐渐地有一颗星星出现了,越来越亮,又渐渐隐去。
黑幕拉开,舞台有个高高的当铺柜台,柜台上面摆着一个浑圆的葫芦,一个毡帽大小的一把酒壶。当铺门口西边有一张桌子,桌子裙是一张白布,什么字也没有写。东边是两件破棉袄乱放在那里。近当铺门口有个小石狮子的下马石,是早年给过路人栓马用的,下马石旁边立着一根红色的花柱。柱顶上有块招匾,写个很大的“押”字
开幕后,哑场片刻。
单四嫂子上,手中抱着一个生病的小换,非市的疲倦,坐在小石狮子上休息,擦汗,喘气,叹息,看视小孩,惊惶,将小孩恐惧地放下,左右找人。没有,又将小孩爱抚地抱在怀里。流泪,用手摇小孩,看天,做祈祷的样子,掠发,擦汗,又检视小孩。
蓝皮阿五上,形状鬼票,以背向后退,做手势和别人讲话,手势表示下面的意思;小孤孀,好凄凉,我明天,和你痛痛快喝一场。。。咸亨酒店,半斤不够,一个人得喝三斤,明天见……正退在石狮子上,差一点没有和单四嫂子相撞。
看见了单四嫂子,又看见了她病了的孩子,故作惊奇的样子,又表同情的样子。国这的国事单四嫂子想找个医生给孩子看病。
蓝皮阿五走到桌子前边,将桌子大声一拍。专来于自己调转过来,桌裙上写“何半仙神医,男妇儿科,老祝由科,专售败鼓皮散,立消水鼓,七十二般鼓胀”。桌于后钻出何半仙来,头戴帽题,身穿马褂,手拿小烟袋,指甲三寸长,满身油清;来上放一个小枕头。单四嫂子走过去,把孩子给他看。
何率仙看了以为没有什么,做手势说得消一消火,吃两帖就好了。
单四嫂子掏钱给他。 何半仙认为还差三十吊。单四嫂子解下包孩子的袍皮托蓝皮阿五去当。
蓝虔阿五到柜台上大声一拍,柜台上的葫芦和酒壶处就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掌柜甲,一个是掌柜乙,原来葫芦是秃头的秃顶,酒查是那一个的毡帽。
蓝皮阿五当了四十吊钱,自己放了十吊在腰包里,给单四嫂子三十吊,走在小石狮子面前,他用脚一踢,石那子打碎了,出现了已经折了腿的孔乙已,他用手在舞台上滕行着走来走去。
少年鲁迅带着可质的物件上,一直走到柜台上,把质物递上了。
两个掌柜看见鲁迅来了,就非常地不高兴起来,故意习难,故意挪揄。
掌柜甲以为:哈哈你又来了。掌柜己便作态着来数落,昨天来,今天又来,明天还要来的。
掌柜甲认为货色不好,显出很不愿意收的样子。掌柜己以为这已是老主顾,收是可以收,但得典费从廉。
掌柜甲以为,你和他何必斟斤驳两,你反正从廉从优,他都得典的,你索兴摆个面孔给他看就完了。
掌柜己以为这不过还是买卖,便肯出五十吊。掌柜甲认为不值,只肯出四十吊,对掌柜乙大示挖苦。掌柜乙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所以一定坚持五十吊不可。两个人争起来。掌柜甲不服气,把掌柜乙推开,伸出一只手来表示只肯给四十吊。掌柜己趁势又钻出头来,把掌柜甲推开,伸出手来表示肯出五十吊。掌柜甲又把他推开,神手只肯出四十吊。他们三番五次闹了半天,他们俩都疲倦了,于是他俩互相调和起来,协商的结果,肯出四十五吊钱。
少年鲁迅站在柜台前边,面对着这幕喜剧,不言不动不笑……直到他们要完了,收了钱便走了。
鲁迅走过何半仙那儿的时候,孔乙已追着他讨钱。鲁迅给了他,下。
小孔乙己掏出酒瓶来饮酒,何半仙上前争看他手中的钱。舞台渐暗。
(选自《八月天》,有删改)
7. 阅读剧本,围绕“钱”来概括第一幕的戏剧冲突。
【戏剧语言]】
8. 哑剧不用台词而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剧情。参考示例,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为演员解说怎样将人物的“疲倦”表演出来。
示例:
[剧本]他们三番五次闹了半天,他们俩都疲倦了,于是他俩互相调和起来,协商的结果,肯出四十五吊钱。
[表演解说]
【戏剧形象]】
9. 在舞台上少年鲁迅始终是“不言不动不笑”,从观众的角度看,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否显得有此呆板?请说明理由。
【戏剧评议】
10. 别本写道“少年鲁迅站在柜台前边,面对着这幕喜剧”。读了剧本,你认为整幕剧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剧本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剧情创作】
11. 同学们想把(朝花夕拾)中其他篇目也搬上舞台,请参考第一幕“剧情”的写法,根据备选篇目内容和剧情要点,撰写一幕“剧情”。(不少于150字)
备选:
A.《阿长与》
B.《五猖会》
C.《藤野先生》
【答案】7. (1)蓝皮阿五私吞十吊钱(2)两掌柜相争十吊钱
8. 示例;掌柜甲和掌柜乙互相推搡,咧着嘴,冒着汗,喘着粗气,带着坏笑;一只手指指少年鲁迅,用眼神暗示方才是在捉弄他,另一只手支在柜台上,表示玩累了;各自向后退,伸出双手表示可以妥协,然后双腿发软,瘫在地上,消失在柜台下。
9. 示例:我认为不呆板。首先,鲁迅小时候因家道中落,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和冷淡,看穿了人情的奸诈浮薄,从而形成了冷静、自尊的性格。其次,萧红在这一幕戏中将他们与鲁迅置于同一舞台,使少年鲁迅以冷静、批判的目光来打量自己笔下的文学形象,少年鲁迅的冷静镇定和周围世界的鬼祟形成了对比,使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富。示例二:我认为有些呆板。因为少年鲁迅上场后始终“不言不动不笑”,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掌柜的身上,而忽略了鲁迅的存在,少年鲁迅在舞台上的形象显得黯淡。这就难以让观众感受到鲁迅想要根治民族性的愿望和志向。
10. (1)我认为是喜剧。
何半仙、掌柜、孔乙已等剧中人物的出场方武有喜剧效果;两掌柜为了典当的价格相互争执,互相推搡,最后互相协调,结果居然是一个平均数,充满喜剧效果。
(2)我认为是悲剧。
单四嫂子给孩子看病,穷得要拿包孩子的袍皮去典当,可恶的蓝皮阿五摆出一副关心、帮助的样子,却雁过拔毛;两个掌柜毫无同情心,以滑穭的方式决定典费的多寡;孔乙已追着鲁迅讨钱,何半仙争着看孔乙己手中的钱。孩子病了,大人病了,甚至整个社会也病了,令人悲哀。这是他们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剧。
11. 示例一:《阿长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