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课外阅读过关检测密卷人教统编版(含答案)2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课外阅读过关检测密卷人教统编版(含答案)2,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⑦段中的“理”加引号的作用是,第④段中的“盲雨”指的是,第⑥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春节与过年
①在中国,“年”的传说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记载。据古代神话传说,“年”是一种最凶恶、最可怕的动物,吃人、害人。天神把它锁进深山,只准许它每年出来一次。到了十二月(腊月),“年”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人和牲畜遭到伤害。“年”是灾难,“年”是祸害,人们担心遇到“年”,把年叫作“年关”。于是,每到腊月,家家就储粮备莱,到了三十日晚上,就关闭家门,准备棍棒,磨刀练枪,准备与“年”做斗争。人们在与“年”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年”的许多弱点,它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等。于是就家家门上贴红纸、敲锣打鼓、放鞭炮、彻夜点灯,防“年”。岁月流逝,“年”成为人类与“年”等自然灾害做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象征。
②“年”,作为时间概念,是由日、月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在同自然长期共存和斗争中,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断加深认识的产物。
③在渔猎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首先发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于是,逐步形成“日”的概念。到了畜牧时代,在饲养家禽、家富的过程中,用“日”算它们各自成长的时间,已经难以记忆。于是,古人从月亮的圆缺、潮水的涨落中,逐渐形成“月”的概念。到了耕稼时代,农作物的培植生长与气候寒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依据寒来暑往,发现了星象循环的规律,认识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四季为一年,于是,有了“年”的概念。“年”就成为人们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一年生活计划的时间依据。这也是我国“农历”的来源。应当说,中国的“农历”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对自然和生产的科学认识。
④“年”是时间概念,是计算时间的一个单位。然而,对于“年”的起始,何时“过年”、何时为“岁首”,却有不同的界定或规范。尧舜时,称年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改“岁”为“祀”;周代再改“祀”为“年”,正式以“年”名“岁”。
⑤在中国古代,把朝代更换、王者易人的年份与月份,分别定为“元年”和“正月”,《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自夏至汉初,都有历史记载。夏代,定正月初一为“元旦”。秦与汉初,都以十月为“正月”。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听从司马迁的建议,继夏历定“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之月。这一规定延续至今,如果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算起,已经大约有了4000多年的历史。可见,这一传统之久远。
⑥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效法西方,用“阳历”纪年。从此,西方人传说中耶稣诞生年为“元年”的历法,变成了中国人必须遵循的“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农历”被改为“阴历”或“旧历”,“过年”正月初一,被改为“春节”。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正式规定“公历”的1月1日为新年,统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时至今日,近百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是,中国人到了“春节”,仍然把“中国年”过得红红火火!在中国实际上有两个年,一个是与全世界共同过的“公历年”,一个是具有4000年悠久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年”。这一事实表明,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断推陈出新、继承弘扬自己优传统的能力,以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
= 7 \* GB3 ⑦中国的改“年”可能是师从日本。孙中山是赴日本留学的,,并在日本成立同盟会的,明治维新后,在日本有两个年,“日本年”是国定假期,在家里可以蒙头大睡“寝正月”,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要去神社参拜,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活动了,显得冷冷清清,不如“中国年”热闹。应该说,日本是没有自己的“年”,现有的两个年”,一个是东方的“中国年”,一个是西方的“公历年”。
1.读完全文,你会发现我们“中国年”距今已有 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的人们对“年”的称呼有 、 、 。
2.文章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加点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说到“日本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中国不少年轻人喜欢西方的圣诞节。读了本文,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
有个孩子,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 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是,妈妈还給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2)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
3.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
(2)“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5.填空。
(1)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语重心长的话,“眼睛忽地一亮”,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完老人第二次说的话,孩子“陷入了沉思”,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三)重阳随想
二月河
①中国的年节,大致上说的是三件事:祀神、祭祖、放松吃喝。神仙祖宗不说,我们农业国,几千年如一日,劳作耕耘从土地里“刮金”,加上诸多的社会人文原因,从上到下的人们,可以说都累得可以。平日积攒一点好吃的,舍不得吃;好用的,下地锄禾舍不得用。到节日期间,除了求神祖保佑“越过越好”,所有平日郁结在心的欲望,统统都释放出来。所以,与神祖无涉的节是没有的,与吃喝无关的节也是没有的。但有一个节似乎这三方面都很淡,三件事也都做,但俎豆香烟不盛,珍馐美食呢,也似乎做得不认真,这就是重阳节。
②“两个太阳重叠”?不是的。九月九是两个“阳极”之数重叠在了一起,因此有这名。这个节是个游兴节——我们过去说的“游兴”,说白了就是今日的“旅游”。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也没有柏油路,就自己一家人做短途的随喜。自己带吃的和“饮料”—一酒,走上山去,登高去,看碧云黄花去,看枫叶去!在山上玩,玩累了,回家,这个节也就过罢了。
③中国人做事的认真诚敬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比,外国人过节要去教堂,你有事或心情不对没去,谁也不会计较,耶稣天主不计较,神父牧师和教中会友也都不会计较。在中国,到祠堂祭祖你敢不来?那肯定族中就有人“收拾”你。真正自由放松的节日也只有这个重阳节。
④“重阳将至,盲雨满城,凉风四起,亭亭落叶,陇首云飞。”就这么几句话,可以说是形容这个重阳的极致之语,我在不少笔记文章中见到,几乎都一字不易地引用。这个时气,不下滂沱大雨,然而也不是毛毛雨,很细腻柔和如烟似雾那样的雨,重阳节也没有。盲雨的“盲”怎么讲,我没有考究过,想想见到的那雨的样子,该是不大不小的中雨,更确切地说是“中雨偏小”的那种雨,这个雨,出门登高做一日游,怎样说都是偏大了一点。但人,人啊,只要有心情,高兴,带着雨具,挑上酒食点心,也就上山了。
⑤其实,就人们的心理,人们盼着有雨。满山的秋叶艳色杂陈,斑驳陆离,如果在艳阳之下,那就太真切了,不够朦胧,不够含蓄,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多少有点不合。在太阳底下喝酒,看山也少了点“秋凉”意味。但还有一层更真切实惠的想法,“重阳无雨则冬无雨雪”,这会影响来年的收成,所以雨下起来,敲击着所有人的兴奋点,敢情是雨下得多点大点,人们会更高兴。
⑥插茱萸、饮重阳酒、吃糕、登高,寄托了人们两种心情,希望远方的亲人平安,希望自己的子女和生活“步步登高”,这实在是个吉庆有余的欢乐节。
⑦我们现在一年要过很多节,我看有两个节是挺好的,一个是儿童节,那是“六一”;一个则是重阳节,是老人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优良传统。你找个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说,他们不能懂——凭什么我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别的老人,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别人的孩子?——他不行,因为他那个“学问”里头没有这个“理”。
⑧于是,在连吃带玩中,我们心中的爱薪火相传,重阳节的意思就大了。
1.本文的体裁是( )
A.小说 B.散文 C.戏剧 D.诗歌
2.把“九月九”叫作“重阳节”是因为( )
A.两个“阳极”之数重叠。 B.两个太阳重叠。
C.九是大数,代表长辈。 D.艳阳高照。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是( )
A.是人都会老,都有年幼的时候。
B.我是老人别人也是老人,我年幼别人也年幼。
C.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别的老人,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别人的孩子。
D.我家有老人,别人家也有老人,我家有幼童,别人家也有幼童
4.重阳节这天,人们不做的事情是( )
A.插茱萸 B.拜年 C.吃糕 D.登高
5.第③段中的“收拾”在文中的意思是
A.整顿、整理 B.修理、修补 C.整治、惩罚 D.打击、消灭
6.第⑤段中,不属于人们盼雨的原因是( )
A.下雨能洗净尘埃。 B.下雨显得朦胧含蓄
C.下雨能带来好收成。D.雨中看山增添“秋凉”的意味。
7.第⑦段中的“理”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否定B.表示讽刺C.表示引用话语D.表示着重指出
8.第④段中的“盲雨”指的是( )
A.滂沱大雨B.毛毛雨C.如烟似雾的雨D.中雨偏小
9.第⑥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开门见山B.承上启下C.点明中心D.前后照应
10.第③段中将外国人去教堂过节与中国人到祠堂祭祖进行对比,请写出这样对比的好处,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今年的重阳节,你准备为长辈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4000 载 岁 祀
2.引资料,说明“元年”是王者易人的年份这个规定在《公羊传》中就有记载,增强观点的真实性与说服力。
3.不能。删去“可能”就由不确定变成了确定,失去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把“日本年”的冷清和“中国年”的热闹作比较,突出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深远影响,以及日本没有自己的“年”这一事实,与前文“中国年”的悠久历史作比较,突出中国文化的灿烂悠久。
5.示例: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中华民族拥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宽广胸怀,过西方的圣诞节便是一种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表现,只要与此同时能够传承并弘扬我们自己的年文化,这种现象便无须多虑。
(二)1.示例:最珍贵的礼物
2.(1)徘徊(2)语重心长
3.(1)诉说(2)惊讶
4.明亮 观察 灵敏 倾听 走遍 改造
5.(1)他知道了自己从出生就拥有妈妈给的礼物,而且老人说的话让他若有所悟(2)他终于明白了妈妈给了他整个世界作为礼物,还给了他健全的身体让他去观察世界,倾听世界,走遍世界,改造世界
(三)
10.①突出了中国人做事的认真诚敬;②更加能够说明重阳节是个真正自由放松的节日。
11.示例:我会带上菊花酒和美味的糕点登山,去为长辈祈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字词过关检测密卷-人教统编版(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一锤定音,看拼音,写字词,形近字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句子过关检测密卷-人教统编版(含答案)(一),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子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小升初语文课外阅读过关检测密卷人教统编版(含答案)4,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