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压轴卷(三)(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60215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压轴卷(三)(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60215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压轴卷(三)(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60215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广州深圳市中考物理压轴卷(含答案)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压轴卷(三)(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压轴卷(三)(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 2分 ) 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ǎ)”(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cm。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C. 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N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2. ( 2分 )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排球出手后,能继续运动,是受到了推力作用
B. 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D. 抛出去的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3. ( 2分 ) 摩拜单车是全球第一个智能共享公共自行车项目, 市民使用手机下载APP,用户注册账号并缴押金后,即可搜索发现并用智能手机扫码解锁单车,畅行全城,其结构与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坐垫较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
B. 自行车水平路面加速时前后轮受到摩擦力方向都向前
C. 刹车时用力捏车是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
D.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4. ( 2分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B. “声如洪钟”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 “掩耳盗铃”阻止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5. ( 2分 )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B.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C. 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 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6. ( 2分 )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的霜是液化现象 B.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C. 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熔化现象 D. 潮湿的衣服被晾晒干是汽化现象
7. ( 2分 ) 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烛焰未画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
B. 此成像原理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
C. 此时若只向右移动凸透镜,能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
D. 若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则只将光屏右移就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
8. ( 2分 ) 如图所示的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站立不动的骆驼 B. 向前滑翔的运动员
C. 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D. 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9. ( 2分 ) 电磁继电器广泛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电路中,如图所示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报警时电磁铁的左端是N极
B.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C. 电磁继电器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D.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路开关,它可以用一个电路控制另一个电路
10. ( 2分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5题;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共15分)
11. ( 3分 )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8cm
B. 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 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 ( 3分 )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铝球是空心的,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如果两个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空心更大些
13. ( 3分 ) 如图为一款“智能照明灯”的电路,灯L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而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B. 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D. 若将 换成阻值稍小的电阻,可缩短灯L的发光时间
14. ( 3分 ) 如图所示,小李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与光现象有关的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钱币真伪
B. 乙图: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现象
C. 丙图:雨后天空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 丁图: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5. ( 3分 )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和灯的连接是错误的
B. 三孔插座的连接是错误的
C. 正确使用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
D. 正确使用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5分)
16. ( 7分 ) 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液体最好用________(填“有色”或“无色”);使用前当液体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把金属盒放入水面下同一深度处,将金属盒的膜面朝向________;
(3)继续向下移动金属盒,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______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
17. ( 8分 ) 在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到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盛有酱油的烧杯总质量为 98.2g,将烧杯的酱油倒入量筒一部分,量筒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再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
(3)若没有量筒,现另提供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带盖)和水,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测出酱油的密度,请你补充完整: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子和盖子质量为 m0;
②将一个瓶子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1 ;
③用另一个瓶子装满酱油并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子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
④得出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水的密度为 ρ 水 )
四、计算题(共2题;共15分)
18. ( 7分 ) 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为5kg、底面积为0.02m2 , 乙的质量为7.5kg。
①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②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③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为7350Pa,求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乙。
19. ( 8分 ) 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超声波加湿器,如图乙所示为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200mA,电压表的量程为0~9V,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请计算出:
(1)当电流表的示数为100mA时,求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2)当湿度RH=60%时,求电压表示数。
(3)当湿度RH=60%时,加湿器消耗的总功率;
(4)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求湿度RH的值。
五、综合题(共1题;共5分)
20. ( 5分 ) 阅读《超声3D指纹识别技术》回答问题。
超声3D指纹识别技术当前,触摸式手机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电容式技术,其利用指纹与导电的皮下电解液形成电场,指纹的高低起伏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压差出现不同的变化,借此可实现准确的指纹测定;另一种则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透过高频超声波来产生一个3D指纹模型。该技术基于超声波,通过传感器先向手指表面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馈,如图所示。再利用指纹表面皮肤和空气之间密度不同,构建出一个3D图像,进而与已经存在于终端上的信息进行对比,以此达到识别指纹的目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手段是当下最被看好的屏下指纹技术,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屏下指纹解锁,不需要背部指纹感应凹口,也不需要前置指纹感应装置,甚至在水下也能实现指纹解锁。另外,由于超声波可以穿透金属、玻璃等常用手机材质,因此对手机外观方面也不会有太多限制。基于这一点,行业普遍认为超声波指纹识别将成为未来指纹识别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于技术尚未成熟,目前普及超声波指纹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高。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屏下指纹技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选填“信息”或“能量”);
(2)超声波________(选填“超过”或“低于”)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
(3)请写出一条超声波指纹技术的优点: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解: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即0.07mm;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1m/s;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C符合题意;
D、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速度、质量和力的大小,结合数据解答。
2. B
解:A.排球出手后,能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推力是弹力,是接触力,离开手后,手与物体之间没有接触,没有弹性形变,故没有推力,A不符合题意;
B.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球对手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符合题意;
C.人推桌子未动,桌子静止不动,故人推桌子的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故人推桌子的力等于阻力,C不符合题意;
D.抛出去的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静止,但是受到了重力,会向下运动,故不是静止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 C
解:A.坐垫较宽,可以增大座垫面积,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坐垫对人的压强,A不符合题意;
B.用力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向前;自行车前轮是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捏手闸是在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C符合题意;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而其惯性是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2)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发生转化;
(3)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4)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 D
解: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如洪钟”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人音色不同,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掩耳盗铃”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了声音的接收,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阻止耳朵听到声音,是从人耳处控制噪声;根据音色不同辨别发声体;声音的大小是响度不同。
5. B
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上方是真空,水银柱对下方会有一个压力,而外界的大气压也对容器的水银面有一个压力,这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A正确,不合题意;
B.如果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那么水银柱的高度就不是这个值了,少量空气的压力和水银柱的压力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力,B错误,符合题意;
C.由上述可知,大气压的大小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C正确,不合题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还是760mm,外界大气压不变,这个高度差也不变,D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试管上空是真空,那么外界的大气压就等于液体产生的压强,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试管上空是真空,那么外界的大气压就等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如果上方进入空气,那么外界大气压托起的水柱就会降低。
6. D
解:A.冬天的早晨,草地上的霜由气体直接变为了固体,故是凝华现象,A选项错误;
B.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小水珠,是气体变为了液体,故是液化现象,B选项错误;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固体直接变为了气体,故是升华现象,C选项错误;
D.潮湿的衣服被晾晒干,是液体变为了气体,故是汽化现象,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吸热,结合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7. C
解:AB.由图可知,光屏能成清晰的像,且u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卷(7)(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卷(6)(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物理中考模拟卷(三)(word版 含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