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下古诗词(共35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下古诗词(共35张PPT),共35页。
第1首 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用舒缓平正的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现了其夜长不寐时绵绵不断的忧思。这里连用两个“悠”字,着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琴瑟友之”中“友”指亲密相爱;以弹琴奏瑟,喻其相会相处时的和谐愉快。“钟鼓乐之”,则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
2017年考查名句默写;2014年考查《诗经》文学常识;2012年考查名句默写 【本诗主旨】整首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有现实中求而不得的焦虑,也有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常识】 本诗选自《__诗经__·周南__》,先秦时代华夏族__民歌__,是《诗经》中的__第一篇__诗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__兴__的表现手法。《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__总集__,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在内容上分为“__风__”“__雅__”“__颂__”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__歌谣__。即时过关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运用__比兴__和__重章叠句__,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第2首 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白露结霜,道路艰险而漫长,开始寻找意中人。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白露未干,路又长又险,继续寻找意中人。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没有消失,道路曲折,继续寻找意中人。 2010年考查名句默写 【本诗主旨】这首爱情诗描写了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文学常识】本诗选自《__诗经·秦风__》。即时过关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第3首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通过“烽火”这个形象化的景物,表现出军情的紧急。“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了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 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诗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文学常识】本诗选自《全唐诗》,作者__杨炯__,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__唐__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即时过关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3.第三联两句写得十分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艰苦、壮烈的景象;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和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
第4首 月下独酌(其一)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开题明意,指出自己的独。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在极度苦闷的状态下,渴望能有一知己对酌倾诉,于是产生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主义想法。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展现了诗人的矛盾斗争心理。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声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我们可以相约到遥远的天际去。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首诗写了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相亲的冷清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复杂感情,充分表达了诗人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即时过关赋予事物感情,把描写的对象人格化,体现了作者想象的高超。你能够从诗中举出这样的诗句吗?举杯邀明月;我歌月徘徊。
第5首 羌村三首(其三) [唐]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这四句用语朴实,将乡村特有的景致描绘了出来,而这种质朴,与下文父老乡邻的真挚淳厚的情谊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作铺垫。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写诗人以歌作答,展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结尾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致,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涕泪纵横。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首诗描写在战乱中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父老乡亲盛情的真挚谢意,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深切悲叹。即时过关在“请为父老歌”后,诗人为什么不具体叙写“歌”的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四座泪纵横”来看,其中应有对父老的真挚谢意和深切同情,对时事的忧虑,以及对身世的感喟。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的气氛、意境来玩味,通过联想来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
第6首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流离他乡的诗人登楼,繁花触目,却教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是反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辞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露着坚定的信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诗人登楼即景抒怀,表达了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空怀报国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郁闷与哀痛。即时过关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中“来”和“变”字好在哪里?“来”即“来临”,是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迷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是“变化”,指玉垒山的浮云从古到今变幻莫测(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意对即可)
第7首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塞外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写天,“石乱走”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到夜晚一片漆黑,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表现。“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
【本诗主旨】本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表现了唐军将士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保家卫国的忠诚之心。 即时过关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赞美了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第8首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后悔,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景抒情,情悲且壮。“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有象征意义。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书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本诗写了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的见闻与感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即时过关1.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直接写出诗人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2.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结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真是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第9首 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繁、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此诗描写了动乱时期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社会现状,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抒发了兄弟姐妹间的思念之情。即时过关“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妙在以“雁”“蓬”为喻,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第10首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引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整首诗歌极力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惨烈气氛,热情地赞颂了将士们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文学常识】本诗作者李贺,与__李白__、__李商隐__合称为“唐代三李”。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__诗鬼__”。李贺是继__屈原__、__李白__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__浪漫主义__诗人。即时过关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示例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示例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示例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第11首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是一首感人的送别词,表达了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写得情意绵绵而富有灵性。【文学常识】本词作者__王观__,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__宋__代词人。即时过关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第12首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袒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这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诗人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归的决心,一方面又对即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文学常识】本诗选自《夏完淳集笺校》,作者__夏完淳__,__明末__(朝代)抗清英雄。即时过关“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九年级下册重点背诵默写篇目及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下现代文(共23张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九上古诗词(共51张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即时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滨州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八下古诗词(共64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即时过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