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详解通用卷 专题 19 坐标图像题(2)
展开A.图①表示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
B.图②表示等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和 10%的稀盐酸反应
C.图③表示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D.图④表示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粒分别与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D
【解析】A、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质量相等;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不符合题意;B、等质量粉末状的碳酸钙与足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酸浓度大小影响反应的快慢,5%的反应慢,10%的速率快,由于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的活动性强于铁,反应的快,每65份质量的锌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少;铁的活动性弱于锌,反应的慢,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粒,分别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与酸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反应快慢,锌粉与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的快,锌粒与酸的接触面积小反应的慢,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符合题意。故选D。
2.(2020四川乐山)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pH只会接近7,故A不正确;B、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起点应该从零开始,故B不正确;C、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
3.(2020湖南邵阳)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A. ①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B. ②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C. ③表示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 ④表示铁和AgNO3溶液反应
【答案】B
【解析】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改变;选项正确; B、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开始是酸不足,由酸的质量决定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所以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图像中应是同一斜线,选项错误;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逐渐减小,酸过量时,pH小于7,选项正确; D、铁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前后溶质的质量关系如下:
,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选项正确。故选B。
4.(2020黑龙江龙东)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
【答案】B
【解析】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继续溶解至饱和,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改变,与图象不一致;故A不正确;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开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直至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故B正确;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放出氧气速度比不加催化剂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随着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越来越弱,但应仍为碱性,不可能成为酸性,与图象不符,故D不正确。故选B。
5.(2020贵州黔东南)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6.(2020陕西省卷)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1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
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
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过程中,开始时没有沉淀产生,滴加一定量时才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酸,且不可能是稀硫酸,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反应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铜,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A正确;B、b点对应的是氢氧化钡与氯化铜刚好反应完,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也是生成氯化钡,故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氯化钡,B正确;C、c点对应的是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钡,故溶液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钡,故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C不正确;D、沉淀出现前,滴加的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使烧杯内的盐酸逐渐减少,溶液酸性变弱,故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D正确。故选C。
7.(2020黑龙江绥化)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A是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B.图B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C.图C是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D.图C是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
【答案】A
【解析】A、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开始酸完全反应,由酸的量决定氯化锌的质量,酸的质量相同,氯化锌的质量相同;最后酸过量,同质量的氧化锌比氢氧化锌生成氯化锌多,选项正确;B、图B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选项错误;C、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大,选项错误;D、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始终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故选A。
8.(2020重庆市B)一定温度下,向a 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
B.P点对应的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
【答案】C
【解析】A、M点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恰好完全反应,所以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故正确;B、P点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氢氧化钠不能继续溶解,说明溶液中 NaOH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C、根据可知,当Fe(OH)3沉淀完全时,得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bg,所以m-n=c-b,即m=c-b+n,故错误;D、根据可知,生成Fe(OH)3的质量为(n-b+a)g,故正确。故选C。
9.(2020云南省卷)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解析】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之后,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且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溶质析出,随着氧化钙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一开始稀盐酸过量,金属量不足,锌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故一开始,等质量的铁、锌与稀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最后,金属过量,稀盐酸不足,由于稀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同,故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生成的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故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1个。故选A。
10.(2020四川德阳)以下四个图像与对应操作描述不相符的是( )
A.图A是水通直流电
B.图B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图C是向20mLpH=13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pH=1的盐酸
D.图D是t℃时取溶质质量分数为w的KNO3饱和溶液20g,升高温度至90℃
【答案】A
【解析】A、在电解水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图像与对应操作描述不符,符合题意;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与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316:32,故31.6g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1.6g-3.2g=28.4g。图像与对应操作描述相符,不符合题意;C、向20mLpH=13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pH=1的盐酸,氢氧化钠显碱性,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减小至小于7。图像与对应操作描述相符,不符合题意;D、t℃时取溶质质量分数为w的KNO3饱和溶液20g,升高温度至9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升温后,溶解度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图像与对应操作描述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0福建省卷)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答案】C
【解析】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硫酸钙的溶液呈中性,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和硫酸不断消耗,两容器内溶液中的酸不断地减少,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7.8amL-2.8amL= 5amL,则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 2.2amL,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2.(2020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 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
D.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过程中氯化铁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氯化铁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铁、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6份的铁置换出2份的氢气,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待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
13.(2020甘肃天水)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X是稀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存在OH-,但由于在a点时向溶液中已添加了稀硫酸,故溶液中还存在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C、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稀硫酸过量,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4.(2020内蒙古包头)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一开始无气体产生,后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待镁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一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由于生成了氢气,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变小,待镁完全反应后,由于不断滴加稀盐酸,故溶液的质量一直增加,不会不变,不符合题意;C、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的质量一直增加,待镁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D、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最后稀盐酸过量,氯化镁显中性,盐酸显酸性,故一开始pH=7,待完全反应后,随着稀盐酸的加入,pH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0甘肃天水)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图象错误;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错误;C、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的溶液为中性,pH=7,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继续加入,溶液pH逐渐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A。
16.(2020湖南郴州)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
A.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
D.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A、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一开始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开始无二氧化碳产生,后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大,待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由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不足,且加入硫酸的质量相同,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镁比锌活泼,故镁先反应,符合题意;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pH会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Cu(NO3)2溶液,银与硝酸铜不反应,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即,24份镁置换出64份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2020湖北宜昌)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答案】D
【解析】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0g+6g+10g=8g+a+6g+0g,丁的质量a的值为12,选项正确;B、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增加8g,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10g,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2g,是生成物,反应的表达式为:丁→甲+乙,丁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10,当丁为5g时,反应掉的丁为5g,容器中乙的质量增加1g,乙的总质量为11g,选项正确;D、甲和丁的质量比为8:10,当甲为2g时,反应掉丁的质量为2.5g,剩余丁的质量为7.5g,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6:7.5=4:5,选项错误。故选D。
18.(2020贵州黔西南)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催化作用;(2)10%
【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减少的是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故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设产生3.2g氧气需要的质量为x
故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9.(2020甘肃平凉)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08;(2)19.6%
【解析】(1)由图可知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0.08g。
(2)设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由图可知10g硫酸对应0.04g氢气生成
答: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坐标图像题(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 坐标图像题(教师版),共27页。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 坐标图像题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 坐标图像题2022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坐标图像题解析版doc、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坐标图像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 坐标图像题(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 坐标图像题(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坐标图像题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坐标图像题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