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高频考点梳理预测
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八)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八),共6页。
【推荐理由】选文意在告诉我们时间流逝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没有必要为过去过度悲伤,珍惜时间,做好自己,才是对时间与生命最好的尊重。
时间的拐杖
朱成玉
我看不见时间的白色绒毛,却感受到那双巨大翅膀的飞翔。(命题点:句子赏析。化抽象为具体。)
在不同的人心里,时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候是恶魔,有时候是天使,时间带给你煎熬,也带给你愉悦。
周传雄在歌中唱道:感情像个闹钟,按一下就停。
阿赫马托娃在诗中写道:我活着,像座钟里的布谷鸟,我不羡慕森林中的鸟儿们。上紧了发条,我就咕咕叫。你要知道,这种命运,我仅仅希望,仇敌才会拥有。
年轻人即便穿着时间的跑鞋,也跑不到时光的前头去。年老者拄着时间的拐杖,也不会被光阴落下太远。时间就是那样的东西,你快,它也快,你慢,它也慢。
时间,是一个人心灵的疆域。(命题点:段落的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和厌恶的人独处,一天犹似一生漫长;和心爱的人相拥,哪怕一秒,也是永恒。
早晨在公园锻炼的时候,看见一对老两口步履蹒跚。显然,老头儿的脑血栓看起来很嚴重,在一个小栏杆前,怎么迈也迈不过去。老太太在那边急了:“你给我刚强点儿,就这么个小栏杆,今天迈不过去咱就甭想回家了。”看着老头儿一次次无功而返,满头汗水的样子,我实在不忍,走过去想帮他一把,没想到凶狠的老太太连带着把我也一顿呵斥——不许帮他!
我不禁有些不悦,这好人还做错了吗?
老头儿咬了咬牙再一次抬起腿,成功了。老太太转怒为喜,拿着毛巾给老头儿擦汗,对我也是歉意有加——“小伙子啊,大娘知道你的好心。可是,你扶的,是这么一次,我扶的,却是他的一辈子啊。”
老太太接着说:“我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了,更别说可以自己走动的时间了,所以啊,我得让他再多走几步。”
多走几步,那是老人在用蹒跚的脚步多吻几次今生的路。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妇在墓地为她亡去的丈夫哭得死去活来,一位哲学家路过劝说她节哀顺变,并列举了从古至今的诸多伟大人物曾遭受过的比她失去丈夫更大的不幸,“可他们不都很坚强地好好活着并做着他们伟大的事业吗!”然而,农妇对此充耳不闻,仍旧一味地哭泣。哲学家很为农妇的愚昧生气,转身走掉。
过了一些时日,一天,农妇前去为亡夫扫墓,意外地看到哲学家在一座新坟前痛哭流涕。在哲学家断断续续的诉说中农妇才明白,原来哲学家刚刚失去了他的小儿子。农妇不太会说话,便想到用上次哲学家安慰她的话去安慰眼前这个伤心的老人。“这没有用!”哲学家老泪纵横,“说什么都没有用,我的心都碎掉了。”
时间又不知过去了多久,一天,两人在田野中再次相遇。从对方平静的神态中他们看出彼此都已从往日的伤痛中走了出来。
这个故事本意是告诉人们当伤害来临时,要试着去学会拥抱它,像拥抱一棵荆棘树那样。人,终究要靠自己来站立。
我感受到的却是时间的魔力!(命题点:拓展表达。你在这个故事中领悟到了什么?)
每一种或惊喜或悲伤的经历都只是一种经过,从现在开始,每一步,都开始走得真实,像一朵花不再为蝴蝶的赞美去开放,但它开放;不为秋天的一滴眼泪而凋零,但它凋零。
在自然里,没有悲怨,也没有疼痛,只有一种经过。像雨滴经过天空,经过房瓦,经过屋檐,掉下来,在地面上溅起水花。经过水花,经过尘土,经过流动和静止,以及,风和云的幻化。或者下沉,或者上升。无意执着于一场相遇,也无心挣扎出一份永恒,就那么天收地藏,没了影踪……终于把自然和自己的人生融在一起。
终于知道霜林尽染和悲哀无关——是自然经过了它。是的,我们的生命必然要被自然经过的,而我们,经过情感!
“世界这么大,找不到一个可以哭泣的人,落日下的山河,该消失的都消失了,唯余你我。最冷的日子,把自己披在身上取暖。”(大卫语)
自己做自己的火焰,心灵才不会挨冷受冻;自己做自己的上帝,祷告才不会孤独地飘在风里。即便有一天老去,也不必伤怀,时间的拐杖,会轻扶着你我,不让我们在悲伤里猝然倒地。(命题点:主旨情感。珍惜时间,做好自己。)
老屋前,曾有一棵梨树
罗瑞花
我们家的木屋坐东朝西,屋前屋后都是田野,离山远,离溪也远(命题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引出下文。)。每到夏天的午后,火热的太阳毫无遮拦地斜射着木屋板壁,木屋成了一个蒸笼(比喻),娘说,晒得没处躲。爹便在木屋前的土坪里栽了棵梨树。(命题点:句段作用。梨树出现的起因,引出下文。)
从我记事起,梨树已粗如菜碗,高齐木屋,春夏树叶浓密的时候,整棵树就像一把巨大的伞,给我家木屋带来了阴凉,也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喜乐(比喻)。(命题点:句子、词语赏析。写出梨树的大和高。)
秋冬两季,梨树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听凭我们攀爬、骑坐(拟人)。娘天天忙碌,但眼尖得很,只要梨树枝头冒出一点嫩芽,她就会在树干周围插满杉树枝、猫儿刺,我们再不敢攀爬。这个时节,梨树一天一个样地开始了它的戏法(拟人):清早起来,睡眼惺忪中,发现了一两个花蕾,揉揉眼再看,又发现了几个。待到梨花全部绽放,花丛中叶芽开始舒张,树冠一天天变绿。一场梨花雨过后,枝桠间会有小青果钻出来。天天瞅它,它只有那么大,干脆忍着几天不去看它,它就会吓到你,竟然有鸡蛋那么大了。到了六月,阳光一充足,一天热似一天,它就水灵灵、甜津津的了。这个时候,大哥二哥奉了娘的命令大显身手,开始分批采摘。
刚下树的梨,和地里生产出来的所有作物一样,娘都会精挑细选一篮子,由大哥给独居的奶奶送过去尝鲜。娘的这份孝心,至今在村里传为美谈。舅舅、大伯和爹的师傅是一定要送的,还有邻里。(命题点:段落作用。承上启下。)
梨子成熟的时节,我感觉是我家最富有的时节。一篮子梨子送出去,从来不会空篮子回来,这家的鸡蛋、玉米,那家的花生、甜高粱,都是我们的爱物。有次奶奶竟然把姑姑给她买的橘子罐头放在篮子里要大哥带了回来,这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吃过的稀罕物啊。爹找来一把电工起子,小心地撬开盖子,娘拿来四个饭碗给我们兄妹平分,娘瞅了瞅罐头,先给我们每个碗里夹三个橘片,最后剩下的一片夹进了爹的嘴里,一滴汁水落在爹的胡子上,惹得我们大笑。娘再给我们的碗里均匀地倒上罐头汁水,剩下一点点汁儿娘倒进了自己嘴里,并舔了舔瓶沿,馋得我们兄妹再也忍不住,用手捏着橘片,喝着甜蜜的罐头汁儿,全家喜气洋洋。(命题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动作、细节描写,突显人物,写出梨树引申出来的生活细节,珍惜平凡的美好。)
邻居,过路人,经常有人坐在梨树的阴凉里,吃着那甜脆多汁的青梨,谈论着农事和家常。后来田地承包到户,我爹有文化又勤劳,搞科学种田,粮食大丰收,担回来的谷子堆满了堂屋,这么多谷子必须马上晒好入仓才行。爹和娘商量来商量去,只好把屋前坪里的梨树砍了。我们虽然很是不舍,但有白米饭吃的幸福还是远胜过对一棵梨树的热爱。(命题点:句子理解。突显人物生活的贫苦,交代梨树的结局,对应题目的“曾”。)
树大分杈,人大分家。我们兄妹一个一个离开了老屋,爹也因病离世,老屋老了,只剩下娘还在那儿走出走进。每到春节和娘的寿辰,我们一大家人聚在木屋里,喝着娘酿的水酒,满屋子热闹,偏西的阳光透过门窗直射进堂屋,娘就会说起老屋前的梨树,说起栽梨树的人。(命题点:句段作用、主旨理解。梨树代表的时光变迁,回忆的珍贵,树与人的联系,总结全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七)试卷,共18页。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四)试卷,共11页。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高频考点预测4.现代文(二)试卷,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