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练习题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跟踪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硅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光导纤维 B.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 D.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2.常温时可以用铁制器皿存放的酸是A.稀硫酸 B.稀醋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3.下列实验中,结论正确且与现象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NaNa溶解,生成沉淀有Cu生成B将浓氨水滴加至烧瓶中的CaO上产生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有氨气生成C在Fe(NO3)2溶液中加入稀H2SO4溶液变为黄色稀H2SO4具有氧化性D将过量氯气通入I2—淀粉溶液中溶液蓝色褪去氯气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4.下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A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可与草木灰混合使用的肥料 B.C可用排空气法收集C.F和B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 D.B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与Y反应生成D5.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中可能是A.甲是浓硫酸,乙是浓氨水 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6.对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槽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能反应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其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C.在蔗糖固体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D.反应:CuSO+H2S=CuS↓+H2SO4能够进行,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7.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与大气中的NH3发生如下作用,形成一种雾霾。NOx N2O5 HNO3 烟(一种雾霾)有关该雾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 B.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 D.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8.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9.取一定质量的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5.6g,另一份加入500mL稀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4.48L。已知Cu2O+2H+=Cu+Cu2++H2O。则稀硝酸的浓度为A.4mo1·L-1 B.2mo1·L-1 C.1.6mo1·L-1 D.0.8mo1·L-110.不论以何比例混合,甲乙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丙溶液中,一定有沉淀的组合是序号①②③④⑤甲CO2HClCO2NO2CO2乙SO2CO2SO2SO2NH3丙石灰水石灰水Ba(NO3)2BaCl2CaCl2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如右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气体,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可能是①NH3 ②N2、H2 ③NO2、O2 ④SO2 ⑤SO2、Cl2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12.将含有等体积NH3、CO2、N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H2SO4、Na2O2和Na2CO3溶液的装置,充分作用后,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CO2,NO B.NO,NH3 C.CO,O2 D.NO2,CO213.以下关于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将氨碱法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改进工艺B.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不产生难以处理的CaCl2,同时可生产出NH4Cl作氮肥C.氨碱法中的CO2来源于合成氨工业的废气,联合制碱法中的CO2来源于石灰石煅烧D.联合制碱法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氯化钠的利用率达到了100%14.《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到:“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漏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指的是A.稀硝酸 B.食醋 C.氨水 D.氢氟酸15.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该同学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充入X、Y两种无色气体,在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内,然后打开止水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口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若已知X、Y是氯化氢、氨气、氯气、氧气、甲烷、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七种气体中的两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X是氨气,Y是氯化氢 B.X是氯气,Y是甲烷C.X是二氧化硫,Y是氧气 D.X是一氧化氮,Y是氧气二、实验题16.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某研究小组以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干冰等为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主要反应的原理为2NH3(g)+CO2(g)⇌NH2COONH4(s) ΔH<0。(1)仪器3中盛装的固体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2)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化学计量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浓硫酸中产生气泡,则应该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改变” )产生氨的速率。(3)另一种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装置(液态石蜡和CCl4均充当惰性介质)如图所示。①液态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 ②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立即停止反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 A.蒸馏 B.真空微热烘干 C.高压加热烘干(4)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不考虑氨基甲酸铵与水的反应)。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限选试剂: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若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 ____,则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17.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和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一: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已知:Cu2O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Cu2O+H2SO4(稀)=Cu+CuSO4+H2O。(1)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所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4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6.4g,则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实验二:探究氨气的氧化性已知:①铝可以与氨气发生反应:2Al+2NH32AlN+3H2。②AlN性质稳定,常温下基本不与水反应,加热时溶于浓碱溶液且可产生氨气。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打开装置F中分液漏斗活塞,待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点燃装置H处酒精灯。(3)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橡胶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5)根据已知信息设计实验方案测定所得样品中AlN的纯度,简要写出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已知: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反应生成和Mn2+;Na2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加热装置A前,先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结束后,将B瓶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可获得CuSO4·5H2O。(3)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___(填名称)。(4)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D中产物的方法是: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则产物是NaNO2(注明试剂、现象)。(5)为测定亚确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表所示:滴定次数1234KMnO4溶液体积/mL20.6020.0220.0019.98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19.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1)NaClO4溶液和NH4Cl溶液混合后发生复分解反应,有NH4ClO4固体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2)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及实验步骤可以测定某高氯酸铵样品的纯度。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0.2500 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 mL水溶解。步骤3:准确量取40.00 mL 0.1000 mol·L—1 H2SO4 溶液于锥形瓶中。步骤4:经仪器A向蒸馏瓶中加入20 mL 3 mol·L—1NaOH 溶液。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 mL溶液。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0.2000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30.00 mL。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____(填步骤序号)。③计算样品中高氯酸铵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
参考答案1.B2.D3.B4.D5.D6.A7.C8.A9.B10.D11.C12.A13.C14.C15.A16.碱石灰 干燥氨,防止仪器5中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水解 加快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的通入比例(或通过观察气泡,控制通入NH3与CO2的速率) B 少量澄清石灰水 若溶液变浑浊 17.Ca(OH)2+2NH4Cl CaCl2+2NH3 +2H2O 碱石灰 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0.05molCu2O、0.05mol的 Cu NH3·H2O+CaO=NH3↑+Ca(OH)2 平衡气压,便于液体顺利滴下 安全瓶 称取一定量的产物,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中并加热,将产生的气体干燥后,再用稀硫酸吸收,根据吸收的NH3的质量计算出AlN的纯度(合理即可) 18.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被氧化,避免生成的亚硝酸钠中混有杂质 C+4HNO3(浓)=CO2↑+4NO2↑+2H2O 冷却结晶 干燥管 碱石灰 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上方变成红棕色气体 86.25% 19.NaClO4+NH4Cl=NH4ClO4↓+NaCl 分液漏斗 1、5、 6 n(NaOH)=0.2000 mol·L-1×30.00×10﹣3 L=0.006mol由关系式“2 NaOH~H2SO4”可知,过量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n(H2SO4)=×0.006mol=0.003 mol与NH3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n(H2SO4)=0.1000 mol·L-1×40.00×10﹣3 L-0.003 mol=0.001mol由关系式“2 NH3~H2SO4”可知,n(NH3)=2×0.001mol=0.002 moln(NH4ClO4)=n(NH3)=0.002 molm(NH4ClO4)=0.002 mol×117.5g·mol-1=0.235g则样品中NH4ClO4的质量分数为:ω(NH4ClO4)=0.235g÷0.2500 g×100%=9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