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
展开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句子默写(共1题;共5分)
1.默写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运动会百米赛跑前,教练员为了鼓励队员们,借用《曹岁论战》中的名言和大家击掌大声说道:“大家要‘________’!”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上述两首作品的作者都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 (人名)。
(2)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比较点
《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体裁
七绝
________
写作背景
________
作者在密州担任地方长官时所作
内容
描写西湖春天的美景
________
主旨
抒发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
________
(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潋滟”描写了西湖雨天波光闪闪的水面。
B.“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茫朦胧的山色。
C.“亲射虎,看孙郎”中可见,作者自喻孙郎,表明他想要一显身手的雄心。
D.“持节云中,何日遺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抗击敌人的决心。
三、课外阅读(共1题;共7分)
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钱大昕观弈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①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 , 客胜予十三子。予赧②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注释)①嗤:讥笑,嘲笑。②赧:因羞愧而脸红。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客请与予对局(________) 予思益苦(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客)下棋还没有结束就计算。
B.(我)下棋结束多次计算棋子。
C.(客)下棋结束计算对方棋子。
D.(我)下棋结束计算双方棋子。
(3)“以为不逮己也”的原因是“________”,其结果是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4)对作者“默坐而已”时心理活动的分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予”不再随便小看他人。
B.“予”做事谨慎起来。
C.“予”变得有涵养。
D.“予”心里不服气,嘴上不说。
(5)钱大昕观弈的经历启示人们: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4.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谈谈“工匠精神”
①我们一般把具有高超手艺的人称为匠人,并将这些人身上具有的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称为匠人精神。
②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工匠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作和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匠逐渐被冷落,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的生产。但随着人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得到凸显。
③有些人认为工匠就是重复从事同一件工作的劳动,完全没有创造性,这其实是对工匠的误解。事实上,工匠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生产活动中,设计图纸、设计标准都是要依赖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来完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要想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然离不开技艺精湛的工匠。工匠从事的工作大都是重复的,好的工匠往往能从重复性的工作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很多事实表明,企业技术的创新不仅源于专家和工程师的功劳,也源于工匠的努力,他们在企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典范。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精湛技艺,不仅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工具,还发明了仿生机械、工程器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北宋时期,沈括撰写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梦溪笔谈》;明朝时期,宋应星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由此可见,“技进乎道”,中国自古并不缺乏工匠精神。
⑤只是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人们认为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而做工匠是不会有前途的。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除了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认识不足而产生偏见外,中国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产生深刻影响。从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历史现实造成传统企业遭到严重摧毁,所剩无几,更不用说继承工匠精神来经营企业。
⑥有人总结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精确主义、专注主义、完美主义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进。精进,即不仅有兴趣,而且能自律,更有强大的韧性和抗挫力,从而不断推进自身在本职岗位和本专业领域内锐意进取,贡献价值,持续助力社会的发展。
(1)第④段中,“技进乎道”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接近完美了。
B.技术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无法再进步了。
C.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懂得了“道”,即做人方面的道理。
D.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懂得了“道”,即万物变化的规律。
(2)下列概括不符合第②段、第③段和第④段段意的两项分别是( )( )
A.工匠精神的定义。
B.当今工匠精神重要的原因。
C.工匠精神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
D.我国古代早已有工匠精神。
E.工匠精神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
(3)简述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
(4)第③段两处加点词语是否能删去?为什么?
(5)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哪段可以放在第⑥段后面?请简述理由。
(甲)有一次,美国实业家罗兰·布歇内尔一边看电视一边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乙)日本家喻户晓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坦言:企业家一定要学习匠人那样的精神,拿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作品,用耳朵来聆听每件产品的“哭泣声”。
5.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摆渡人
①三月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三山坳采枞树菇。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到大同水库的渡口,请求摆渡人把我们送到三山坳的入口。
②诺大的大同水库,只有一条孤零零的渡船,渡船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摆渡人。摆渡老人的胡子、头发全白了,他看起来和他的渡船一样老,悠闲地坐在船舷上抽着旱烟,长竹篙还没被打湿,看来今天他还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③听我们说要去三山坳,摆渡老人头也不抬地伸开五个手指,那意思是管我们要五块钱渡费。
④爸爸一咬牙,说:“行吧。”爸爸又说:“下午三点,还得麻烦你去三山坳把我们接回来。”
⑤摆渡老人又伸开五个手指。
⑥爸爸又咬咬牙,说:“行。”
⑦摆渡人说:“钱 现在就给,不给钱就不撑船。”
⑧爸爸气得牙痒痒,没想到大清早就碰到这么个“势利眼”,但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 付了钱。
⑨我像麋鹿一样兴冲冲地跳上渡船,船很快就开了。骨瘦如柴、麻杆一样的摆渡老人,撑起船来却是虎虎生威。他将长长的竹篱插入水库,再用力一撑,我们的船便像大鱼一样向北岸游去。
⑩三山坳的枞树菇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枞树菇。我相信,只要你喝过一碗枞树菇汤,你就会一整天盼着喝第二碗。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盼望中决定去采枞树菇的。
⑪船终于靠岸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船。“老人家,别忘了下午三点来接我们。”临下船时,爸爸仍不忘提醒摆渡老人。
⑫老人的船开走了,我们也急不可耐地钻进了树林采蘑菇。
⑬时间就在我们不知不觉的采集中到了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树林赶到河边,却不见渡船等在那里。
⑭摆渡老人当真把我们给忘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们站在岸边一直等了三个小时,连船影儿也没看到。
⑮“早知道他是个势利的人,肯定不会来接我们了!”爸爸虎着脸说。 “这种人啊,一点儿诚信也不讲,当初就不该先把钱交给他!”
⑯就在这时,我看到大同水库的水面上亮起了一星微火,一只船掌着渔灯向我们开来!船越来越近,终于靠岸了。我们借着渔灯看清了摆渡人的面庞——摆渡的不是先前的老人,而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⑰“不好意思,现在才来接你们。”摆渡少年说。“怎么搞的,现在才来!”爸爸气呼呼地说。
⑱“实在对不起,我爷爷在大竹埦挖野竹笋时不小心摔断了腿,来不了了。
⑲我们本来要把他送到镇上的卫生院去,但他说他早上答应了几位渡客,嘱咐我今天无论多晚也先要把你们渡回去,他自己还躺在大竹境的泥地里……”少年说着留下了眼泪。
⑳我看见爸爸坐在船舱里慢慢地低下了头,他一定是在为错怪摆渡老人而羞愧吧——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错怪一个好人。
㉑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同水库早已经干涸,河上早就没有了渡船,但我依然会想起那两位摆渡人,以及黑夜里的那盏渔灯。
(1)第⑦、⑧段中的横线处,应依次填入________、________。
A.的 B.地 C.得
(2)根据小说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爸爸“没想到”的表现
爸爸“没想到”的具体事件
第一次
①________
大清早,爸爸碰到一个“势利眼”——摆渡老人要求先行支付渡费,且价格不菲。
第二次
爸爸气呼呼地说
②________
第三次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对第⑨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摆渡老人身体外形的瘦弱,为了反衬其身体素质的强健,所以撑起船来虎虎生威。
B.写瘦弱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为了表现老人工作十分卖力,所以才有后文摔断了腿。
C.写摆渡老人身体瘦弱撑船却虎虎生威,为了表现老人收到十元摆渡费后的兴奋心理。
D.写瘦弱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表现他工作态度认真,为后文派孙子接客人作了铺垫。
(4)文中多次提到“渔灯”。表面上,“渔灯”指的是________;实际上,作者借此暗喻了________。
(5)在自己不小心摔断了腿之后,爷爷会对孙子说些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推测。(不超过80字)
爷爷说:“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3分)
6.在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的日子里,同学们即将组织或者参加一系列的活动。
(1)在班级组织主题班会时,作为班委会成员,需要对主题班会的节目进行筛选。下列不符合本次主题班会的节目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A.大合唱《保卫黄河》 B.诗朗诵《乡愁》
C.演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D.朗诵《白杨礼赞》
(2)2021年暑假,位于宝山区的淞沪抗战纪念馆需要招募志愿者。你应聘担任了讲解员。在撰写讲解稿时,你需要注意下列介绍内容的顺序安排。
①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地理位置,需要注意________顺序;
②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历史沿革,需要注意________顺序;
③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场馆特色,需要注意________顺序。
(3)作为一名普通的参观者,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结束后,你在留言本上写下几句话,表达你对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认识。你会写道:________(不超过50字)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7.题目:越来越好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句子默写
1.【解析】【分析】(1)——(4)属于直接默写,根据所给上句或下句直接默写即可。(5)是理解性默写,根据《曹刿论战》和“鼓励队员们”的提示默写即可。注意“阑、朔、柝”等字词的正确书写。注意“蓝”“绝”“赢”“辩”“生前身后”“作”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⑴雪拥蓝关马不前;
⑵会当凌绝顶;
⑶赢得生前身后名;
(4)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5)一鼓作气。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二、诗歌鉴赏
2.【解析】【分析】(1)《饮湖上初晴后雨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歌,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2)第一空:《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第二空: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其中包括《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三空:《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叙事。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可知描写了密州出猎的盛况。第四空:上阕叙事,下阙抒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魏尚的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天狼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据此概括作答。
(3)A.“潋滟”是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根据“晴方好”可知,这是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故选A。
故答案为:⑴1、北宋(宋)
2、苏东坡(苏轼)
⑵ 词、作者担任杭州通判(地方长官)时所作、描写密州出猎时的场景、抒发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
⑶A
【点评】(1)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2)本题考查诗歌文学常识的积累及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文学常识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无论是理解诗歌内容还是思想感情,都离不开对诗歌人、事、景物的理解和分析,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途径。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
(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品评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③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②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回答该题,要放在语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评析,说出运用效果。
三、课外阅读
3.【解析】【分析】(1)①句大意:客人请求和我下棋;请:请求;②句大意:我思考得更加艰苦;益:更加。(2)划线句子是“竟局数之”,“竟”的意思是“结束”,“数”的意思是“计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下棋结束计算双方棋子”;A.主语用错,该句的主语不是“客人”,而是“我”;“竟”的意思是“结束”,“下棋还没有结束”的说法错误;B.“数”的意思理解不当,“数”的意思是“计算”,“多次计算”是错误说法;C.主语用错,该句的主语不是“客人”,而是“我”;“计算对方棋子”的说法错误,围棋结束需要计算双方棋子判断战绩;故选D。
(3)阅读原文可知,作者一开始“以为不逮己也”,是因为之前客人连续输了几盘棋,即文中的“客数败”,后来“客请与予对局”而“胜予十三子”,用自己的话回答即是“和对方的对弈输了十三子”。(4)阅读原文可知,作者“默坐而已”,是因为之前看到“客数败”而“嗤其失算”,后来与客人下棋却发现“客胜予十三子”,由此我们得出作者的心中已经不敢再随意看轻别人,处事变得更加谨慎,也不会再盲目去评判别人,变得更有涵养了。D选项的说法错误。故选D。
(5)文中钱大昕看人下棋的时候,见客人连续几局都输了,于是讥笑客人,最终自己与客人下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远不如客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道理:不要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一定比别人厉害,有些事情换做自己来做,不一定做得更好。例:人们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以为自己就一定比别人厉害,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故答案为:⑴1、请求
2、更加
⑵D
⑶1、客数败
2、和对方的对弈输了十三子
(4)D
(5) 看到别人不足,也要看到自己不足,不应该盲目自我肯定。
【点评】(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探究和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读懂两个语段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中找出原因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语言要精练、准确。
(4)此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能力。人物心理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解答这类题,一要联系上下文,明确人物活动的场景或背景;二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揣摩人物心理;三要注意人物心理的复杂性、丰富性。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附参考译文】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多次输棋,我讥笑他失算,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非常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便整天默默地坐着罢了。
四、现代文阅读
4.【解析】【分析】(1)技进乎道,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第4段,鲁班发明的木工工具、农业工具,以及仿生机械、工程器械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都是在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总结出事物变化的规律后而发明或编著的。故选D。
(2)第2段,根据中心句“随着人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产品的质量,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也得到凸显”可知,此段是介绍当今工匠精神重要的原因。第3段,根据中心句“工匠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知,此段是介绍工匠精神对现代企业的重要作用。第4段,根据中心句“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典范”可知,此段是介绍我国古代早已有工匠精神。这三段并没有给“工匠精神”下定义,“工匠精神在中国不受重视”更是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故选AE。
(3)文章中间的段落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文字中,“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认识不足而产生偏见”承接上句“人们认为只有读圣贤书才能出人头地,而做工匠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国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产生深刻影响”领起下句“从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外族入侵、内战纷争等历史现实造成传统企业遭到严重摧毁,所剩无几,更不用说继承工匠精神来经营企业”。因此,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答题时,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及作用,再说明用了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说明删去后该句意思的改变,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第一句中的“都是”表示肯定,起限制作用,表明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设计图纸、设计标准中的重要程度,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其重要性;第二句中的“大都是”意思是大部分是,句意是“工匠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重复的”,如果删去,则表示“工匠从事的工作全部都是重复的”,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两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具有严谨的特点。
(5)两则材料是两个事实论据。首先总结出第6段的中心,即“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有精确主义、专注主义、完美主义等等”。其次分析每一则材料的中心,甲材料,“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概述了人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明;乙材料,“企业家一定要学习匠人那样的精神,拿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作品,用耳朵来聆听每件产品的‘哭泣声’”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确、专注等,与该段中心相符。因此选择乙段放在第⑥段后面。
故答案为:⑴D
⑵ A E
⑶ 1、承接上文内容——阐述人们观念上对工匠和工匠精神认识不足,会产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偏见”;引出下文——中国近代史的国情,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不是很有利。因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 “都是”表明工匠和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在设计图纸、设计标准中的重要程度,删去就不能表现出其重要性;“大都是”表明工匠从事的重复性工作居多,但并不绝对,有的工匠从事的工作也不完全是重复性的。两处词语不能删除,表明本文语言具有严谨的特点。
(5) 乙段放在第⑥段后面,本段借用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话,形象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确、专注等,与该段中心相符。甲段概述了人要有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和态度,才能有创造性的发明,与本文任何一段的中心都不相符。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句的意思。
⑵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提炼出所有信息再加以综合表达。解题时要注意记叙的要素,注意筛选要点,合理取舍。
⑶本题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文中的句子根据位置在结构上通常有如下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中间——,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结尾扣题,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等。内容上的作用根据所写内容加以总结即可。
(4)本题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可能”“大概”“主要”“大多”等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删除,如果删除就会改变句意,体现不出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了。
(5)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材料的内容,判断其是否能证明论点,如果能证明论点,就能充当这一论点的论据,反之则不能。
5.【解析】【分析】(1)做这种题我们应该理解字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原句“钱 现在就给,不给钱就不撑船。”可知摆渡人的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得”有“需要、必须”的意思,三个词中最为合适;故选C ;“心不甘情不愿 付了钱”说明划线处词语是修饰动词“付”,应该填“地”,故选B。
(2)根据题干提示,文中爸爸一共有三次“没想到”。第一次是因为“摆渡老人要求先行支付渡费,且价格不菲”,从第⑧段可以知道爸爸当时的表现是“气得牙痒痒”;第二次“没想到”是因为到了约定时间,摆渡老人却一直都没有来,结果只来了一位少年,因此爸爸才会“气呼呼”地对少年说话;第二次“没想到”是因为摆渡老人不顾自己受伤需要治疗也要兑现对渡客的承诺,派他未成年的孙子来接渡客,因此爸爸的表现为第⑳段中“慢慢地低下了头”。
(3)根据题干可知,文中划线句子是“骨瘦如柴、麻杆一样的摆渡老人,撑起船来却是虎虎生威”,是写出了老人虽然很瘦弱,但是撑船却虎虎生威,表现他工作态度十分认真,为后文自己虽然受伤了,也要派孙子接客人完成承诺作了铺垫。A.“反衬其身体素质的强健”的说法不正确;B.“后文摔断了腿”是因为老人挖野竹笋,跟工作卖力没关系;C.老人撑船却虎虎生威表现了“收到十元摆渡费后的兴奋心理”的说法不当;故选D。
(4)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鱼灯”表面上是指夜晚渡船用的照明工具。结合这篇文章的主旨,摆渡老人承诺要帮“我们”,哪怕是自己摔断了腿,也不忘让孙子来履行承诺,老人用他温暖而诚信的心灵感动了我们,因此“鱼灯”也暗喻了摆渡人温暖而诚信的心灵。
(5)本题是开放性题型,回答的时候要根据人物的形象特点来揣摩其心理和语气,意思答对即可。例:孩子啊,你爷爷我答应过别人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帮他们渡河。眼看已经到达约定的时间了,而我却偏偏这时候摔断了腿,没办法去实现我的承诺,这让我良心过不去啊!你要替爷爷出去一趟,帮爷爷把这个承诺给实现了,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们言不守信。
故答案为:⑴1、C
2、B
⑵1、气得牙痒痒
2、到了约定时间,摆渡老人没有来,只来了一位少年
3、坐在船舱里慢慢低下了头
4、摆渡老人兑现对渡客的承诺(不顾自己受伤需要治疗),派他未成年的孙子来接渡客
⑶D
(4)1、夜晚渡船用的照明工具
2、摆渡人温暖而诚信的心灵
(5) 1、示例:孙子啊,早上我收了几位渡客的钱,答应下午要去接他们的。现在天黑了,你赶紧去,帮我把他们渡回去吧!先别管我,快去吧!
【点评】(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内容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内容。
(3)本题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作用包括在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①结构上的作用:作铺垫、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照应、贯穿全文的线索、总结全文、点题。②内容上的作用:概括段落内容,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突出了中心。
(4)这道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5)本题考查补写人物语言的能力。人物的语言既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又要符合情节的发展。另外,要生动、形象。
五、综合性学习
6.【解析】【分析】(1)所选材料的主题要符合“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这一主题,要与抗战有关。A.《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冼星海所创写成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歌曲显示了中花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符合本次班会的主题; B.《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写的一首现代诗。诗中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不符合本次班会的主题;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这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符合本次班会的主题;D.《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故选B。(2)①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地理位置,应用空间顺序。②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故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历史沿革,应用时间顺序。③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故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场馆特色,应用逻辑顺序。
(3)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的目的是不忘历史,认清现实,展望未来,故在表述时扣住这三者的关系来进行,注意字数限制。示例:历史是现实和未来的一面镜子,铭记历史,它让我们不忘耻辱,对现实保持清醒,客观正确认识现状,明白要想未来立足世界强国之林,必须发展自己,强大自己。
故答案为:⑴1、B
2、《乡愁》是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国大陆的深情而写的一首现代诗。本次活动主题是关于纪念抗战胜利,因此与本次主题不符。其他三个节目,都是与抗战相关的题材。
⑵1、空间
2、时间
3、逻辑
⑶ 能从三者关系角度进行阐述。示例:不忘过去,因为它让我们对现实保持警醒;认清现实,因为它让我们明白未来需要努力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才能不再重蹈覆辙。
【点评】(1)本题考查主题活动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①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 ,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故介绍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地理位置,应用空间顺序。②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六、作文
7.【解析】【分析】首先,审题。题干只给出一个题目《越来越好》,要求以此写一篇作文。“越”有比较的意思,即这篇文章应该将“现在”与“以前”作对比,突出“好”。这篇文章没有体裁的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选择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其次,立意。明确这篇文章体裁,如果写记叙文,可以从自己的学习、与朋友的感情、家庭的生活、家乡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等角度入手,表达赞美之情或对未来的期待;如果写议论文,则可以从“时代发展越来越好”、“苦难终究会过去”等角度入手。第三,选材。确定体裁之后,要选取相关事例来表现“越来越好”的经历。可以选择用一件事情来表现主旨,用生动的修辞手法和细致的描写方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好”;也可以选择用两三件事情来进行表现,让主题更加彰显突出。选择写成议论文的话,则需要选择一些能够表现论点的相关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还应该有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如此才能显得文章论据充分。最后,结构。记叙文的开篇,我们可以使用倒叙法、题记法、环境描写、修辞法,使文章更吸引人;中间部分需要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点明这件事使你感到难忘的原因;结尾可以呼应开头、再次点题,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情进行深化,让文章收尾干脆有力。议论文可以用排比开篇,显得文章更有气势,并且亮出论点,接着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论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让议论更有说服力,最后再次点明观点,收束全篇。
【点评】本题考查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写好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精细审题。一般情况下,审题应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眼”。一旦破译了命题作文的“题眼”,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作文之门的钥匙。二: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三:精心选材。在保证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意识地选择写作的最佳突破口,力争用与众不同的材料,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四:精彩表达。表达包括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
2024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共6页。
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