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9讲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二)(一轮二轮通用)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767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9讲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二)(一轮二轮通用)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767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9讲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二)(一轮二轮通用)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9767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9讲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二)(一轮二轮通用)
展开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0春•南开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强
B.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C.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故金属无延展性
2.(2020春•三元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B.晶格能:NaBr<NaCl<MgO
C.键的极性:N﹣H<O﹣H<F﹣H
D.在水中的溶解度:NH3>CO2>SO2>H2
3.(2020春•葫芦岛期末)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B.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C.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D.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4.(2020秋•桃城区校级月考)硼可形成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晶体。图甲为具有超导性能的硼化镁晶体的部分原子沿z轴方向的投影,晶体中一层镁一层硼分层相间排列;图乙为具有超硬耐磨性能的磷化硼立方晶胞,晶胞参数为anm。下列关于两种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硼化镁晶体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硼化镁晶体的化学式为MgB2
C.磷化硼晶体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2
D.磷化硼晶体中P原子与B原子最近距离为nm
5.(2020春•兴庆区校级月考)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且紧邻的Na+共有6个
C.在冰中,每1ml H2O分子形成2ml氢键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
6.(2020•洛阳一模)曾有文献报道,在实验室将氢气冷却到极低温度后,在极高压下,用金刚石对氢气进行压缩,成功获得了一小块金属氢,下列关于金属氢性质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
A.金属氢为高能储能材料,可用于制造新式武器
B.在固体金属氢的结构中H2分子紧密而有序的排列
C.金属氢的密度比液态氢更大,可广泛运用于航天事业中
D.金属氢具有导电性,甚至可能是超导体
7.(2020•红桥区一模)铁有δ、γ、α三种晶体结构,以下依次是δ、γ、α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转化的图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δ、γ、α三种晶体互为同分异构体
B.γ﹣Fe晶体为面心立方体紧密堆积
C.α﹣Fe晶体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8个
D.将Fe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8.(2020春•秦州区校级月考)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CO2的电子式:
C.NH4Cl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9.(2020秋•南昌月考)我国科研人员在CO2加氢制甲醇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Cu﹣ZnO﹣ZrO2催化剂上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或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①步中既有极性键的断裂,也有非极性键的断裂
B.水在反应历程中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C.Cu﹣ZnO﹣ZrO2作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第④步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
10.(2020秋•威远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机含氧酸分子中有几个氢原子,它就属于几元酸
B.CH4、C2H2、HCN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NO3﹣和CH3﹣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
D.范德华力:HI>HBr>HCl
11.(2020春•南开区校级月考)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 )
A.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比较硬度
B.凡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就一定是晶体
C.一种物质不是晶体就是非晶体
D.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12.(2020春•碑林区校级月考)下列有机物中,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的是( )
A.乙酸乙酯B.乙醇C.氯仿D.溴苯
13.(2020秋•威远县校级月考)氨基酸是构成人体必备蛋白质的基础,某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O>N>C>H
B.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有8种运动状态
C.该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sp2和sp3
D.该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4.(2020春•二道区校级月考)金属铜属于六方最密堆积结构,金属镁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 (判断对错)
15.(2020•上虞区二模)(1)比较熔点:Si晶体 白磷晶体(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2)酸碱质子理论认为,能电离出质子(氢离子)的物质是酸,能结合质子的物质是碱,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CO32﹣与AlO2﹣的碱性强弱 。
(3)一水合氨(NH3•H2O)分子中,NH3与H2O实际上是通过氢键相结合,请结合一水合氨的性质,用结构式画出一水合氨最有可能的分子结构 。
16.(2020秋•浙江月考)(1)沸点比较:HF (填“>”、“<”或“=”)HCl,原因是 。
(2)比较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强弱:MnO2 (填“>”、“<”或“=”)Fe3+,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说明MnO2与Fe3+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
17.(2020秋•香坊区校级月考)(1)下列O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填字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所以沸点SiO2>CO2
B.电负性顺序:C<N<O<F
C.N2与CO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
D.稳定性:H2O>H2S,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3)三价B易形成配离子,如[B(OH)4]﹣、[BH4]﹣等。[B(OH)4]﹣的结构简式为 (标出配位键),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写出[BH4]﹣的一种阳离子等电子体 。
(4)硼酸晶体是片层结构,如图1表示的是其中一层的结构。每一层内存在的作用力有 。
(5)三氯化硼的熔点比氯化镁的熔点低,原因是 。
(6)把特定物质的量之比的NH4Cl和HgCl2在密封管中一起加热时,生成晶体X,其晶胞的结构图及晶胞参数如图2所示,则晶体X的化学式为 ,其晶体密度为 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物质摩尔质量为Mg/ml,列出计算式即可)。
18.(2020春•襄城区校级月考)钴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胞中原子个数为 (阿拉伯数字表示)。
19.(2020春•南山区校级月考)(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②NH4Cl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写出HClO的电子式: ;
③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
④用“>”或“<”填空:
(2)把与下列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E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③碱金属单质熔点 ;
④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 ;
⑤第二、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 。
20.(2020春•道里区校级月考)现有下列物质,请在横线上按要求归类。
①H2②He③KOH④CO2⑤H2O2⑥CaCl2⑦NH4Cl
(1)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
(2)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 ;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 ;
(4)⑤H2O2的电子式为: ;
(5)用电子式表示⑥CaCl2的形成过程: 。
21.(2020春•二道区校级月考)乙炔是 (填“非极性”或“极性”)分子。
22.(2020春•吉林期末)有①NH2﹣CH2﹣COOH②CH2OH(CHOH)4CHO③(C6H10O5)n(纤维素)④HCOOC2H5⑤苯酚⑥HCHO等物质,其中(用数字序号填空):
(1)易溶于水的是 常温下微溶于水的是 。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4)能在一定条件下跟水反应的是 。
(5)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23.(2020秋•镇江月考)(1)第三周期元素中,镁元素核外有 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溴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2)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
(3)镁铝合金经过高温淬火获得一种储钠材料,其晶胞为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图中原子位于顶点或面心。该晶体中每个铝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镁原子数目为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2020春•鼓楼区校级月考)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主要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六方堆积。
(1)金属铜采用下列 (填字母代号)堆积方式。
A. B. C. D.
(2)洁净铁(可用于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的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如图为氮原子在铁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图中小黑色球代表氮原子,灰色球代表铁原子)。则在图示状况下,铁颗粒表面上N/Fe原子数比值的最大值为 。
25.(2020春•金水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金刚石、MgO、CaCl2、干冰5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2)MgO晶体中,距每个O2﹣最近且距离相等的O2﹣有 个。
(3)每个Cu晶胞中实际占有 个Cu原子;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 。
(4)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5)金刚石晶体含有 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 (计算结果为含π的分数,不要化为小数或百分数)。
26.(2020秋•天元区月考)镍白铜是具有高耐蚀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合金,用于制造在腐蚀性环境中工作的精密仪器零件,Cu和Ni都是常见的合金元素。
(1)Cu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
(2)单质铜及镍都是由 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958kJ•ml﹣1、INi=1753kJ•ml﹣1,ICu>INi的原因是 。
(3)NiO晶胞中Ni2+和O2﹣的配位数分别为 、 。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 (填“<”或“>”)FeO。
(4)如图甲为铜晶体中铜原子堆积模型,图中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 。
(5)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乙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 。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g•cm﹣3,晶胞参数表达式为a= nm。
27.(2020春•郑州期末)碳是形成单质和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有多种单质,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
石墨烯能导电而金刚石不能导电的原因是 。
(2)碳的主要氧化物有CO和CO2
①CO能与金属Fe形成一种浅黄色液体Fe(CO)5,其熔点为﹣20℃,沸点为103℃,热稳定性较高,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据此判断:该化合物的晶体中不涉及的作用力有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E.配位键
②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该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
(3)CH3﹣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其空间构型为 。
(4)碳的有机物常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配体,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Ca2+形成的配离子如图3所示。
①钙离子的配位数是 。
②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
28.(2020春•香坊区校级期中)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是一种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1)S2Cl2的结构式为 ,其化学键类型有 (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电负性:S (填“>”或“<”)Cl,S2Cl2中硫的化合价为 。
(3)S2Cl2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29.(2020春•肥城市校级月考)(1)一定条件下,CH4、CO2都能与H2O形成笼状结构(如图所示)的水合物晶体,其相关参数如表。CH4与H2O形成的水合物晶体俗称“可燃冰”。
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两种作用力是 。
②为开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有科学家提出用CO2置换CH4的设想。已知如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586nm,根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角度分析,该设想的依据是 。
(2)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 。
30.(2020秋•重庆月考)电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二级能源。储电材料种类繁多。请阅读试题、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新型碳氮材料的储电能力应用前景广阔。其基本构成单元如图所示。
(1)图1中化学键σ键与π键之比为 ;图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图3中,储电材料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 。
(3)碳元素与氮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 。氮元素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 。(4)碳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的空间构型是 。
【备战2021】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第9讲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答案:C
解:A.温度高,金属阳离子的热运动加快,对自由电子的移动造成阻碍,导电性减弱,故A错误;
B.常温下,Hg为液态,不属于晶体形态,故B错误;
C.正是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可以采用最密堆积,尽量充分利用空间,故C正确;
D.在外力作用下,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仍有强烈作用,不会断裂,故金属有延展性,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A.原子晶体中,化学键的键长与其键能成反比,键能与其硬度成正比,键长C﹣C<C﹣Si<Si﹣Si,所以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A正确;
B.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大,晶格能越大,离子半径Br﹣>Cl﹣>O2﹣,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大,晶格能越大,所以NaBr<NaCl<MgO,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与H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极性越强,非金属性F>O>N,则键的极性:N﹣H<O﹣H<F﹣H,故C正确;
D.NH3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SO2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H2难溶于水,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NH3>SO2>CO2>H2,故D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A.C和Si同主族,但氧化物的晶体类型不同,分别属于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则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故A正确;
B.金属单质含有金属阳离子是金属晶体,不是离子晶体,所以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故B正确;
C.汞的熔点比AlCl3低,所以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故C正确;
D.BCl3分子中B原子只达到6电子结构,所以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不一定能形成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A.硼化镁晶体有超导性能,硼化镁晶体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故A正确;
B.根据投影可知,1个B原子为3个Mg原子共用,1个Mg原子为6个B原子共用,故一个Mg原子单独占有的B原子为6×=2,由此可知Mg、B原子数目之比为1:2,故硼化镁的化学式为MgB2,故B正确;
C.B原子周围有4个P原子,即B原子配位数为4,晶胞中P原子数目为×+6×=4,有4个B原子,二者配位数相等,故磷化硼晶体中磷原子的配位数为4,故C错误;
D.B原子周围的4个P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顶点P原子与正四面体体心B原子连线处于体对角线上,二者距离最近且等于体对角线长度的,而体对角线长度等于晶胞棱长的倍,则P原子与B原子最近距离为a nm××=nm,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含有4个共价键,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A正确;
B.氯化钠晶胞中,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的Na+个数为:3×8÷2=12,故B错误;
C.在冰中,每个水分子和其它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每两个水分子间形成1个氢键,因此平均到每个水分子有2个氢键,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周围紧邻二氧化碳分子个数为:3×8÷2=12,故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A.金属氢的密度远远大于氢气,而金属氢的密度由比普通金属小很多,则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高储能材料,可用于制造新式武器,故A正确;
B.氢气分子中含有共价键,金属氢中含有金属键,则氢气变成金属氢的过程中,共价键转变为金属键,结构发生变化,故B错误;
C.金属氢的密度远远大于氢气,用它作燃料会大大减小火箭的体积和重量,可广泛运用于航天事业中,故C正确;
D.金属氢具有金属的物理通性,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甚至可能是超导体,故D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A.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学物互称,而铁的三种不同晶体结构中都只含一种元素,均为单质结构,故A错误;
B.结合γ﹣Fe晶体的晶胞结构可知其为面心立方体紧密堆积,故B正确;
C.α﹣Fe晶体的堆积为简单立方堆积,与每个Fe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e原子有6个,故C错误;
D.将铁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温度不同,得到的晶体类型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A.氮气分子中两个N原子共用3对电子,电子式为:,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共用2对电子,电子式为:,故B正确;
C.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与氯原子通过共用1对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A.第①步中CO2和H2分子生成*HCOO,则既有极性键的断裂,也有非极性键的断裂,故A正确;
B.第③步反应消耗水,第④步反应生成水,水在反应历程中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故B正确;
C.反应前后质量与性质均不变的是催化剂,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u﹣ZnO﹣ZrO2作为催化剂参与了反应,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
D.第④步反应涉及*HO和*H反应生成水,存在化学键的形成,为放热过程,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D
解:A.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可以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无机含氧酸中H原子个数与酸的元数不一定相等,如H3PO3为一元酸,故A错误;
B.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HCN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故B错误;
C.NO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1﹣2×3)=3,没有孤电子对,属于平面三角形,原子共面,CH3﹣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1﹣1×3)=4,有一个孤电子对,是三角锥性,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故C错误;
D.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则范德华力:HI>HBr>HCl,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A.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X﹣射线衍射法,不能根据硬度来判断晶体与非晶体,故A错误;
B.晶体的规则外形是天然形成的,人为制造的规则外形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体,可以制成各种规则的形状,故B错误;
C.固体除包含晶体、非晶体外,还有一类介于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称作准晶体,故C错误;
D.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因此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水为极性分子,乙酸乙酯、氯仿、溴苯都不溶于水,而乙醇为极性分子,且含有氢键,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故选:B。
13.答案:B
解:A.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N>O>C>H,故A错误;
B.基态原子中有几个电子,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基态O原子含有8个电子,所以基态氧原子的电子有8种运动状态,故B正确;
C.该分子中甲基、亚甲基上的碳原子都含有4个价层电子对数,羧基上的C原子含有3个价层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则甲基、亚甲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羧基上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故C错误;
D.氨基中N原子和其它分子中的H原子能形成氢键,所以该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4.答案:×。
解:金属铜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堆积方式为:,金属镁为六方最密堆积,堆积方式为:,
故答案为:×。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一般熔点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白磷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熔点:Si晶体大于白磷晶体;故答案为:>;晶体硅为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白磷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2)能体现CO32﹣和AlO2﹣结合H+能力的相对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H2O+AlO2﹣+HCO3﹣=Al(OH)3↓+CO32﹣,说明AlO2﹣结合质子能力比CO32﹣强,即碱性比CO32﹣强;
故答案为:H2O+AlO2﹣+HCO3﹣=Al(OH)3↓+CO32﹣;
(3)NH3分子中N和H形成共价单键,H2O中H和O形成共价单键,当NH3溶于水时,由于N、O具有很强非金属性,容易形成氢键,结合一水合氨的性质,能电离出OH﹣,故最可能的结合方式为氨分子中的N与水分子中的H形成氢键,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16.答案:(1)>;HF分子间形成氢键;
(2)>;MnO2+4H++2Fe2+=Mn2++2Fe3++2H2O。
解:(1)卤族元素氢化物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但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
故答案为:>;HF分子间形成氢键;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二氧化锰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氯气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氯气是氧化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MnO2>Cl2>Fe3+,所以:MnO2的氧化性强于Fe3+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可以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Fe2+=Mn2++2Fe3++2H2O,
故答案为:>;MnO2+4H++2Fe2+=Mn2++2Fe3++2H2O。
17.答案:(1)A<B<C;
(2)B;
(3);sp3;NH4+;
(4)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5)三氯化硼为分子晶体、氯化镁为离子晶体,范德华力比离子键弱;
(6)HgNH4Cl3;。
解:(1)电子能量1s<2s<2p,则2p轨道上电子越多、1s轨道上电子越少,其能量越高,则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
故答案为:A<B<C;
(2)A.原子晶体熔沸点大于分子晶体熔沸点,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则熔沸点:SiO2>CO2,故A正确;
B.同一周期元素其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这几种元素都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F、O、N、C,则第一电离能顺序C<N<O<F,故B正确;
N2与CO为等电子体,氮气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化学性质稳定,CO还原性较强,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影响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由于非金属性O>S,所以稳定性:H2O>H2S,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B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B(OH)4]﹣中B原子和4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其中一个是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的配位键,[B(OH)4]﹣的结构简式为;该离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数互斥理论判断B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与[BH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中含有5个原子、价电子数是8,一种阳离子为NH4+,
故答案为:;sp3;NH4+;
(4)该层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该层中存在的作用力有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故答案为: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5)晶体熔沸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三氯化硼为分子晶体、氯化镁为离子晶体,范德华力比离子键弱,所以氯化镁熔沸点高于三氯化硼,
故答案为:三氯化硼为分子晶体、氯化镁为离子晶体,范德华力比离子键弱;
(6)该晶胞中NH4+个数=8×=1、Cl﹣个数=2+4×=3、Hg2+个数=1,属于其化学式为HgNH4Cl3,该晶胞体积=(a2c×10﹣30)cm3,
该晶体密度==g/cm3=g/cm3,
故答案为:HgNH4Cl3;。
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钴是采用六方最密堆积方式形成的晶体。晶胞中,在顶点位置的有12个原子,面心位置的有2个原子,内部有3个原子,根据均摊法原则可知晶胞中原子个数=12×+2×+3=6个,
故答案为:6。
19.答案:(1)①三; VIA;
②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③;
④>;>;<;<;
(2)①B;②C; ③A; ④D;⑤E。
解:(1)Si原子序数为14,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Si处于第三周期第IVA族,
故答案为:三;IVA;
②NH4Cl由铵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而铵根离子中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HClO分子中O原子与H原子、Cl之间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离子键、极性键;;
③MgF2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④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Al>Si;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Mg2+;非金属N<Cl,故氢化物稳定性NH3<HCl;CH4、SiH4均属于分子晶体,SiH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沸点更高,
故答案为:>;>;<;<;
(4)①第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均为2,图象B符合;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7,最后乙稀有气体的0价结束,图象C符合;
③碱金属单质熔点自上而下升高,图象A符合;
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同周期元素中,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且阳离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均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图象D符合;
⑤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图象E符合,
故答案为:①B;②C;③A;④D;⑤E。
20.答案:(1)①;
(2)③⑦;
(3)③⑥⑦;
(4);
(5)。
解:①H2由氢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非极性键构成的单质;
②He由单原子形成的单质;
③KOH由钾离子、氢氧根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氢氧极性共价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④CO2由碳、氧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
⑤H2O2由氧氧非极性共价键、氢氧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
⑥CaCl2由钙离子、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⑦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氮氢极性共价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1)分析可知,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①,
故答案为:①;
(2)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③⑦,
故答案为:③⑦;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物质是③⑥⑦,
故答案为:③⑥⑦;
(4)⑤H2O2为共价化合物,过氧化氢中存在2个氧氢键和1个氧氧单键,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5)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⑥CaCl2的形成过程:,
故答案为:。
21.答案:非极性
解: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的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属于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非极性。
22.答案:(1)①②⑥;⑤;
(2)②④⑥;
(3)①②③⑤;
(4)③④;
(5)①④⑤。
解:(1)含有酯基的有机物通常难溶于水,纤维素也难溶于水;易溶于水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醇羟基或醛基,所以易溶于水的是①②⑥;常温下微溶于水的是苯酚,
故答案为:①②⑥;⑤;
(2)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的物质有②④⑥,
故答案为:②④⑥;
(3)含有醇羟基或羧基的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醇羟基或羧基的物质有①②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4)酯或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跟水能发生水解反应,
故答案为:③④;
(5)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或酯基,①中含有羧基、④中含有酯基、⑤含有酚羟基,所以这三种物质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①④⑤。
23.答案:(1)4;4s24p5;
(2)sp3、sp2;
(3)8。
解:(1)Mg原子中同一能级上的电子能量相同,Mg原子核外1s、2s、2p、3s能级上都有电子,所以Mg原子有4种能量不同的电子;Br原子最外层电子分别位于4s、4p能级,且4s、4p能级上分别含有2、5个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故答案为:4;4s24p5;
(2)甲基C原子上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羧基C原子上价层电子对个数为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前者为sp3杂化、后者为sp2杂化,
故答案为:sp3、sp2;
(3)一个晶胞中,镁原子位于顶点和2个面的面心,铝原子位于2个面的面心,每个铝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镁原子有8个,包括一侧面的4个顶点上的镁原子和面心上的4个镁原子,
故答案为:8。
三.解答题(共7小题)
24.答案:(1)C;
(2)1:2。
解:(1)金属铜采用的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项符合,
故答案为:C;
(2)由图可知,结构单元中N原子数目=4×=1、Fe原子数目=4×=2,故铁颗粒表面上N、Fe原子数的比值=1:2,所以铁颗粒表面N和Fe的原子数比值最大为1:2,
故答案为:1:2。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点最高;冰和干冰为分子晶体,但冰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熔点冰>干冰;MgO和CaCl2为离子晶体,半径Mg2+<Ca2+,O2﹣<Cl﹣,故晶格能MgO>CaCl2,熔点MgO>CaCl2.综上熔点高低为金刚石>MgO>CaCl2>冰>干冰,
故答案为:金刚石>MgO>CaCl2>冰>干冰;
(2)以晶胞中顶点O2﹣离子研究,与之最近的O2﹣离子处于面心上,故晶体中的距每个O2﹣最近且距离相等的O2﹣有12个;故答案为:12;
(3)铜晶胞中,含有的Cu原子数为8×+6×=4;根据氯化钙的晶胞图可知,每个Ca2+周围有8个Cl﹣,而每个Cl﹣周围有4个Ca2+,所以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8;
故答案为:4;8;
(4)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外,水分子间含有氢键,氢键的作用力大于范德华力,所以其熔沸点较高;
故答案为:H2O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5)晶胞中顶点微粒数为8×=1,面心微粒数为6×=3,体内微粒数为4,共含有8个碳原子;设晶胞的边长为a,晶胞内含有四个碳原子,则晶胞体对角线长度与四个碳原子直径相同,即a=8r,则r=;
碳原子的体积为:8××πr3,设晶胞的边长为a,则晶胞体积为:a3,碳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故答案为:8;。
26.答案:(1);
(2)金属;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的电子,镍失去的电子是4s1的电子;
(3)6;6;>;
(4)12;
(5)①3:1;
②×107。
解:(1)Cu是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3d能级上有10个电子、4s能级上有1个电子,Cu元素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
(2)铜与镍都是金属晶体,都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Cu+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呈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1,Cu+的核外电子排布更稳定,失去第二个电子更难,元素铜的第二电离能高于镍的,
故答案为:金属;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的电子,镍失去的电子是4s1的电子;
(3)因为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而氯化钠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所以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也均为6;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NiO>FeO,
故答案为:6;6;>;
(4)图甲中未标号的铜原子与本密置层的4、5、6、7、8、9紧密相邻,与上一密置层的1,2,3紧密相邻,与下一密置层的10、10、12紧密相邻,故未标号的铜原子形成晶体后周围最紧邻的铜原子数为12,
故答案为:12;
(5)①根据均摊法,晶胞中Ni原子的数目为8×=1,Cu原子的个数为6×=3,所以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3:1,
故答案为:3:1;
②根据均摊法,晶胞中Ni原子的数目为8×=1,Cu原子的个数为6×=3,所以晶胞的质量m=g,晶胞体积V=a3nm3,则密度为:=×10﹣21g•nm﹣3=dg•cm﹣3=d×10﹣21g•nm﹣3,解得a=×107nm,
故答案为:×107。
27.答案:(1)石墨烯中C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所有P轨道相互平行且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而导电,金刚石中C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均已杂化生成σ键;
(2)①AC;②H2O>CH3OH>CO2>H2
(3)三角锥形;
(4)①6;
②sp2和sp3。
解:(1)石墨烯中C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所有P轨道相互平行且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而导电,金刚石中C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均已杂化生成σ键,因此金刚石不能导电,故答案为:石墨烯中C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所有P轨道相互平行且重叠,使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而导电,金刚石中C原子的四个价电子均已杂化生成σ键;
(2)①CO能与金属Fe形成一种浅黄色液体Fe(CO)5,其熔点为﹣20℃,沸点为103℃,熔沸点较低,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其为分子晶体,则Fe(CO)5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C与O原子间形成极性键,CO作为配体与中心原子Fe原子间形成配位键,则该化合物的晶体中不涉及的作用力有离子键、非极性键,故选:AC;
②由于常温下,H2O与CH3OH是液体,CO2与H2为气体,故H2O与CH3OH的沸点较高,CO2与H2的沸点较低,又由于H2O与CH3OH均为极性分子,H2O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比甲醇多,则H2O的沸点比CH3OH的沸点高;CO2与H2均为非极性分子,CO2分子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故CO2的沸点比H2的高,故这4种物质的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2O>CH3OH>CO2>H2,故答案为:H2O>CH3OH>CO2>H2;
(3)的σ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则其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4)①如图所示,该配离子中钙离与N、O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Ca2+的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6;
②EDTA中羧基上的C原子形成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该类C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3,采取sp2杂化,﹣CH2﹣的C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该类C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采取sp3杂化,故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和sp3,故答案为:sp2和sp3。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根据S2Cl2的结构式可知,其结构式为Cl﹣S﹣S﹣Cl,含有极性键Cl﹣S和非极性键S﹣S键,故答案为:Cl﹣S﹣S﹣Cl;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元素吸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非金属性S<Cl,电负性S<Cl;由于电负性氯大于硫,氯显﹣1价,S为+1价,故答案为:<;+1;
(3)价层电子对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数,S2Cl2分子中每个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2+2=4,所以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sp3。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1)①CH4与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分子晶体中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故答案为:氢键、范德华力;
②由表格可知:二氧化碳的分子直径小于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即0.512<0.586,能顺利进入笼状空腔内,且二氧化碳与水的结合能力强于甲烷,即29.91>16.40,
故答案为:CO2的分子直径小于笼状空腔直径,且与H2O的结合能大于CH4;
(2)H2O与CH3CH3OH都含有氢键,且都为极性分子,二者互溶,
故答案为:H2O与CH3CH2OH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30.答案:(1)2:1;sp2;
(2)C3N4;
(3)N>C;N>O;
(4)平面三角形。
解:(1)图1中所示分子是H2NC≡N,故1个分子中含有4个σ键,2个π键,故其比值为2:1;图2中所示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故其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故答案为:2:1;sp2;
(2)图3中物质由C与N构成,N的电负性大于C,则C为+4价,N为﹣3价,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3N4,
故答案为:C3N4;
(3)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N>C;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但是第ⅡA族、第ⅤA族大于相邻元素的的第一电离能,则第一电离能:N>O,
故答案为:N>C;N>O;
(4)CO32﹣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0,有3个σ键,其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物质
Na2O
Na
AlF3
AlCl3
Al2O3
BCl3
CO2
SiO2
熔点
920℃
97.8℃
1291℃
190℃
2073℃
﹣107℃
﹣57℃
1723℃
原子半径
离子氧化性
热稳定性
沸点
Al Si
Na+ Mg2+
NH3 HCl
CH4 SiH4
参数
分子
分子直径/nm
分子与H2O的结合能E/kJ•ml﹣1
CH4
0.436
16.40
CO2
0.512
29.91
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22讲 化学综合计算(一轮二轮通用): 这是一份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22讲 化学综合计算(一轮二轮通用),共35页。
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18讲 烃(二)(一轮二轮通用): 这是一份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18讲 烃(二)(一轮二轮通用),共24页。
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18讲 烃(一)(一轮二轮通用): 这是一份2021年新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精细分类汇编 第18讲 烃(一)(一轮二轮通用),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