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祖国篇1农业及其地域差异练习题

    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祖国篇1农业及其地域差异练习题第1页
    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祖国篇1农业及其地域差异练习题第2页
    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祖国篇1农业及其地域差异练习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1.农业及其地区差异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1.农业及其地区差异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上教版七年级下册祖国篇1农业及其地域差异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分别是指()A. 商业、农业、交通运输 B. 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C. 国防、交通运输、高新技术产业 D. 交通运输、旅游业、农业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A. 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 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族人们生活需要
    C. 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 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创汇农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下列不属于创汇农业基地的是()A. 闽南 B. 山东半岛 C. 珠江三角洲 D. 江汉平原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还保持持续的增长,起关键作用的是A. 种植面积 B. 市场需求 C. 劳动力数量 D. 科学技术如图是我国某岛南部地形图,读图并完成题。

    图中②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水稻种植业 B. 小麦种植业 C. 海洋渔业 D. 林业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A. 旅游业 B. 工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农业下列不属于农业部门的是()A.  种植业 B.  轻工业 C.  畜牧业 D.  林业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A. 品名:香蕉  产地:台湾 B. 品名:椰子  产地:海南
    C. 品名:柑橘  产地:吉林 D. 品名:苹果  产地:山东我国四大牧区中几乎全在半干旱和干旱区的是A. 青海牧区 B. 西藏牧区 C. 新疆牧区 D. 内蒙古牧区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
    B. 我国的牧业生产只分布在四大牧区
    C. 我国最大的林区位于东北
    D. 我国的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2020 6 23 日,北斗三号组网最后一颗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如图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原煤炭资源丰富
    B. 酒泉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
    C. 西昌处于长江下游流域,河流流速缓慢
    D. 文昌水热充足,盛产椰子下列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 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 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 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图是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B. 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C. 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 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 草原地区,大量增加牲畜数量
    C. 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D. 扩大城市规模,将耕地变成建筑用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 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 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 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中,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 在半干旱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 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塘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 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D.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某校组织学生到山区进行研学旅行,下面是部分同学对贫困山村提出的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山地坡度较大,耕种水稻有利于保持水土
    B. 农业可以侧重发展林果业
    C. 山村地表崎岖,应集资修路改善交通,以拉动经济
    D. 在山里大力发展旅游业、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我国“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气温 D. 土壤水稻田里采用“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稻蟹共生”的好处有:()
    ①增加当地耕地面积      ②丰富农产品的类型 
    ​​​​​​​③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下图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2A区气候较干旱,天然草场广布,农业部门主要以__________为主。3)种植业区地形类型主要以__________为主,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油菜产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4)藏民在青藏高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极大改善了西藏蔬菜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该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寒冷,热量不足  B.位置偏僻,交通不便C.地处高原,光照不足  D.河湖稀少,水源不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瓜果等,这里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___牧区。2B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3)图二中的滴灌设施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4)在①②③三地中,以平原地形为主的是__________读图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图2“我国四大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2)图1中,②处的耕地类型是______,④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造成两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种植业、畜牧业大致以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从气候干湿程度看,四大牧区都分布 ________________地区(干湿区)。下图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2)我国四大牧区中,A_______牧区,B_______牧区,优良蓄种是________3)种植业区地形主要以___________为主,大致以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水田和旱地。4)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_5)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我国畜牧业区没有种植业分布       B. 西藏牧区因气候干旱草地质量差C.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 D. 林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南天然林区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地位,比较记忆即可。
    【解答】
    ​​​​​​​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分别是指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选项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珠江三角洲的农业,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珠江三角洲的农业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盛产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江汉平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技兴农的作用,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科技兴农的作用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还保持持续的增长,起关键作用的是科学技术,D对,ABC错。
    故选D
    5.【答案】D
     【解析】解:图中②地位于台湾岛的中部地区,该地区为山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林业。
    故选:D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分布,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故选:D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我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大白菜、葱、芥菜、萝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我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我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考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部门的分类。
    【解答】
    农业部门主要包括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轻工业属于工业。选项B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农业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我国的牧业生产既分布在四大牧区,也分布在农耕区,我国最大的林区位于东北,我国的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地表植被稀疏,应发展畜牧业,如过渡农垦会使地表植被破坏,使土地荒漠化,故应退耕还林还草,A符合可持续发展,A对;青藏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如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B不符合题意;山东丘陵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柑橘是亚热带水果,大面积种植柑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C错;长江中下游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应大力发展林业生产,D不符合题意。选A
    1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太原所在的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酒泉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西昌处于长江上游流域,河流流速快,文昌水热充足,盛产椰子。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①地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甜菜;②地地处沿海,可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③地围湖造田,易造成长江流域旱涝灾害;④地开垦草原,易造成土地荒漠化。故ACD排除,选B
    1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作物集中产区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识图记忆作物集中产区的分布。
    【解答】
    ①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可能为油菜;②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为暖温带,可能为冬小麦;③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可能为水稻;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淮海平原和新疆,可能为棉花。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但地形过于陡峭,易发水土流失,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水稻,A不合理; 
    B.草原地区,应该根据草地的载畜量,合理控制牲畜数量,防止草场退化,B不合理;
    C.在城市郊区,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C合理。
    D.扩大城市规模,尽量少占用耕地,尤其是好的耕地,我国的耕地数量严重不足,D不合理。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人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保护生态环境。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等等。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改善生态环境,A正确;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会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适宜种植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山东丘陵位于秦岭淮河以北,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主要以耕地为主,不适合发展林业,D错误。
    故选A
    1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因地制宜。
    【解答】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会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不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故B选项正确;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可以保持水土,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故C选项正确;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1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山区经济的发展,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山区经济的发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山地坡度较大,耕种水稻会造成水土流失,农业可以侧重发展林果业,山村地表崎岖,应集资修路改善交通,以拉动经济,在山里大力发展旅游业、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造成我国“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可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
    南方以水田为主,降水较多,适合水稻的生长;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降水较少,适合小麦的种植。故有“南稻北麦”之说。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采用“稻蟹共生”生产模式的好处。
    【解答】
    “稻蟹共生”丰富农产品的类型,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②④正确;“稻蟹共生”没有增加当地耕地面积,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①③错误。
    故选B
    21.【答案】1400
    2)畜牧
    3)平原    旱地    水稻
    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的知识。旨在考查从图中获得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中获得信息分析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A区气候较干旱,天然草场广布,农业部门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3)种植业区地形类型主要以平原为主,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油菜产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藏民在青藏高原上搭建大棚种植蔬菜,极大改善了西藏蔬菜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该不利的自然条件是气候寒冷,热量不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答案】1)新疆(牧区)2)旱地 ;水田3)华北 ;西北4)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农业、地形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的农业、地形等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A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瓜果等,这里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新疆牧区。2B东北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旱地,C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3)图二中的滴灌设施可在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4)在①②③三地中,以平原地形为主的是①,②以高原为主,③以盆地为主。
    23.【答案】1)小麦2 水田     水分差异3 400   干旱、半干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农业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①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2)②处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④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造成两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降水不同(水分差异)。
    3)我国种植业、畜牧业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呈现出“东耕西牧”的分布格局;从气候干湿程度看,四大牧区都分布干旱和半干旱区。
    24.【答案】1400
    2)内蒙古    西藏    牦牛
    3)平原     秦岭—淮河
    4)小麦     油菜
    5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我国四大牧区中,A是内蒙古牧区,B是西藏牧区,优良蓄种是牦牛。
    3)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由于降水的不同,分为水田和旱地。
    4)我国东部种植业区南北差异明显,分布种植着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南方地区的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
    5)我国畜牧业区有种植业分布,如西藏牧区,在河谷地区也有种植业分布;西藏牧区高寒;林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天然林,东南是人工林区。东部沿海,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发达。故选C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30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0分,解答题(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28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0分,解答题(共5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专栏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32分,填空题(共10分,判断题(共10分,解答题(共4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