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能力提升训练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683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能力提升训练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683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能力提升训练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9683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能力提升训练
展开2020年4月30日,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这意味着我国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正式启动。要准确地测出珠峰高度,那就必须登顶珠峰,4月和5月,风雪天气相对较少,有利于登顶,而5月的登顶条件又优于4月。下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图,图中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登顶线路中,从甲到乙前进方向大致为(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2.5月登顶条件优于4月,因为5月( )
A.白昼更长B.云雾更少C.昼夜温差更大D.冰雪层更稳定
3.甲处冰雪层厚度大于丙处的原因是( )
A.降雪偏多B.气温偏低C.地处阳坡D.地处山谷
我国华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前往如图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60米B.380米C.680米D.980米
5.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东南流向西北
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的一种状况。但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3月20日下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
A.16:00-18:00 B.17:00-19:00 C.18:00-20:00 D.19:00-21:00
7.刺激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企业竞争加剧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市场需求的扩大
下图中的MA、MC分别为晨线和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日期比全球其他地区日期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A地此时的地方时及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A.6:00,昼长夜短 B.18:00,昼长夜短 C.6:00,昼夜等长 D.18:00,昼夜等长
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20°EB.20°N,120°WC.20°S,60°ED.20°S,60°W
10.该日,兰州的日落方位是
A.西北B.东南C.正西D.西南
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有关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南纬20°附近B.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北纬45°附近
C.甲为河流右岸D.遮蔽区最大在6月
12.当遮蔽区面积达到最大的那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寒潮天气多发B.非洲高原动物南迁
C.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D.科学家在南极洲进行科考
冻土冷生(指多年冻土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现象对工程安全有着极大影响,青藏铁路沿线有众多的多年冻土区,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通风管设施是利用空气在管道内的对流从而实现冻土区路基防护常用措施。下图示意青藏铁路通风管路基横断面效果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根据材料并观察图形思考通风管道是如何实现冻土地基的稳定( )
A.通风管道一侧暖空气进入,另一侧冷空气出来带走路基内部的热量
B.通风管道一侧冷空气进入,另一侧暖空气出来带走路基内部的热量
C.通过裸露路基外围管道实现传导带走路基内部的热量
D.通过内部管道热的传导加热空气从而从两侧排除带走路基内部热量
14.通风管道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5.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通风管道内径,从而加大管道与路基接触面来增加冷量,且南坡内径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B.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D.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某林地多年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该地植被类型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7.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 B.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东侧通风性好 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东侧湿度较大
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为某年10月7曰该城市风向(a)及PM2.5浓度(b)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判断( )
A.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B.外来污染物主要源于城市北部
C.植树造林可增强山风的风力D.正午前后谷风的风力达到最强
19.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降低PM2.5浓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
C.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D.推进区域整体的产业协作与产业升级
布维岛(下图)是地球上最偏僻的海岛之一,连捕鱼船都很少会来附近作业,岛.上仅有气象监测站和科考站。岛上覆盖着数十米厚的冰川,而周边海域的水温却很不寻常,夏季能达到20°C以上,海豹、磷虾等生物在此聚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捕鱼船很少来布维岛附近作业,是由于该海域( )
A.渔业资源匮乏B.洋流复杂C.暴风频率较高D.暗礁众多
21.布维岛周围海域水温较高的原因是( )
A.海底岩浆缓慢渗出 B.西风漂流增温显著 C.厄加勒斯暖流增温 D.南大西洋暖流增温
冈底斯山脉的次高峰冈仁波齐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海拔6638米),形似金字塔,被多种宗教信徒奉为“神山”。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位于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两湖相距不远且有地下水道连接,前者是淡水的“圣湖”,后者却是咸水的“鬼湖”。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2.冈仁波齐峰南坡白雪皑皑而北坡积雪较少,关于其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 )
①北披坡度更陡 ②北坡光照更强 ③南坡风力更大 ④南坡降雪更多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3.冈仁波齐峰至今无人能(敢)登顶,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自然原因--位置偏僻B.政治原因--军事禁地
C.宗教原囚--宗教圣地D.技术原因--坡度太陡
24.与拉昂错相比,玛旁雍错盐度较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湖面风力较大 B.有湖水流出 C.汇入淡水较多 D.蒸发量较小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5.夏季洪水中只有约20%的泥沙通过宝瓶口由灌溉渠道进入成都平原,主要是因为( )
A.凸岸泥沙沉积,凹岸流速快,进入宝瓶口泥沙少 B.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泥沙含量大
C.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快 D.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表层水流流向外江
26.岷江是长江流域水量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段。下列有关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慢 B.东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D.雨水是唯一的补给水源
水库消落区是指由于水库水位变动使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特殊区域。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我国东部季风区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8.消落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
①植被覆盖率较低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③围湖造田④水库波浪的侵蚀⑤库区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
29.治理消落区水土流失,合理的做法是( )
A.将消落区改造为梯田,兼顾农业 B.打坝淤地,多级阻滞地表径流
C.种植耐贫瘠植物,加强水土保持 D.平整消落区土地,减缓径流流速
千岁兰是远古时代留下来的一种植物“活化石”(左图)。它的根又直又深,茎粗而短,皮革状的叶片宽30厘米,长达3米,且千年不落。右图示意千岁兰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千岁兰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源于(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海洋湿气D.冰雪融水
31.该区域海雾浓重,久久不散,其形成原理符合( )
A.B.
C.D.
32.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区域西部海域夏季等温线分布的是( )
A. B. C. D.
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海洋可以给予大气热量与水汽,影响气候特征;大气运动可以带动海水运动,产生风海流等,当海水结冰时,风与洋流的关系会被切断。资料表明,2010年一201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下图所示海域对此反应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全球气候变暖,反映到甲海域有( )
A.海水盐度降低,洋流加速B.海水盐度降低,洋流减速
C.海水盐度升高,洋流加速D.海水盐度升高,洋流减速
34.专家预测,全球气候再持续变暖,可能会使图示海区海水积累过多,进而可能异变而流出到北大西洋。一旦该入海洋永冻界假设出现,欧洲西部可能( )
A.气温升高,降水增加 B.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C.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D.气温降低.降水增加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36.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7.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 D.降水的季节变化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长3千米,宽500米,高100米,是欧洲最大的沙丘。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增生,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
39.琵拉大沙丘增生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盛行西风不断将沙吹向岸边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40.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是
A.迎风坡和背风坡均由小到大变化 B.迎风坡由大到小变化,背风坡由小到大变化
C.迎风坡由小到大变化,背风坡由大到小变化D.迎风坡和背风坡均由大到小变化
M河不断向河源地侵蚀,最后切穿M、N两河的分水岭,导致N河上游径流注入M河,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河流袭夺处附近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41.发生袭夺前,M河的上游段是( )
A.①B.②C.③D.④
42.袭夺后,两河山区段发生的变化是( )
A.M河河床侵蚀加强 B.M河汛期提前 C.N河水位变化加大 D.N河阶地发育停止
二、非选择题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该地区铁路兴建历史悠久,直到今日哈尔滨铁路局仍保留大量客运无空调老式内燃机绿皮车,电气化铁路少(电气化铁路:机车本身不带能源,火车通过设备与铁路上空固定的电路网相连而供电),成为我国绿皮车数量最多的铁路局。下图为大兴安岭某区域示意图。在多年冻土区,地下土层常年冻结,地表土层发生季节性的冻融作用,形成冻土地貌。图示地区分布多年连续冻土带,由于环境变化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
(1)描述图示地区铁路分布特征。
(2)你认为图示地区铁路的主要用途为货运还是客运?请简述理由。
(3)从地理角度分析哈尔滨铁路局绿皮车数量最多、电气化铁路少的原因。
(4)冻土活动层冬夏季的反复冻融,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请简述其过程。
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O℃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4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揭河底”是黄河小北干流(下图)堆积游荡性河道的-种特殊水文现象,表现为河道剧烈的冲刷,大块大块的河床淤积物被洪水掀起,露出水面高达数米,垂直于水流流线形成一道道泥泥墙,铺天盖地,如排山倒海。数小时后,水退滩露,全部洪水归于一个宽仅数百米的槽中。
(1)分析黄河小北干流岀现“揭河底”现象的原因。
(2)评价黄河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
(3)针对“揭河底”现象造成的危害,请说出应对措施。
4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沟内蕴藏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图1“贡嘎山附近冰川分布”和图2“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贡嗄山地区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游客在海螺沟可以看到“冰川森林”奇观,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中,冰川与森林共存,专家解释这与此地降水丰沛密切相关;海螺沟在海拔2100-3800米可以看到大片石滩,岩石大小混杂(如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贡嘎山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指出“冰川森林”出现的海拔范围,说明海螺沟水汽的来源。
(3)描述石滩的形成过程。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
材料二: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45厘米,降雪日数在20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材料三:图1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图2和图3分别为A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信阳毛尖”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
4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距海洋近,以荒漠为主,但内流区域狭小,多外流河。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的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很少。阿根廷是“一带一路”延伸拉美的重要支点,我国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的最大能源项目孔拉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建设的最大电力项目。该水电站建成后,将每年为阿根廷节省ll亿美元燃油进口支出,这对每年要支出80亿美元购买能源且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而言十分重要。下图示意巴塔哥尼亚荒漠位置和孔拉水电站及其附近等高线。
(1)分析以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的原因。
(2)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
(3)LB水电站与CC水电站的坝址相距较远,说明这种设计方式对保证发电量的作用。
(4)简述孔拉水电站的建设对保障阿根廷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参考答案
1.C2.A3.D4.D5.C6.B7.D8.C9.C10.D11.D12.C13.B14.D15.D16.B17.A18.A19.D20.C
21.A22.A23.C24..B28.D29.C30.C31.A32.A33.A34.B35.C36.D37.A38.C39.C40.D
41.C42.A
43.(1)沿山谷分布;铁路密集;树枝状分布。
(2)货运。大兴安岭林区,木材运输需求量大;木材体积大,对速度要求不高,适合林区铁路运输;人口密度低,经济较落后,客运需求量较少。
(3)冬季严寒,多冰雪天气,不利于电网正常运营;林区铁路多,弯道坡道比例大,电气化对扩能的作用不大,所以铁路电气化程度低;绿皮车为无空调内燃机车,运营过程中无需外界接触电网供电;多数铁路兴建历史悠久,技术标准低,设施落后。
(4)冬季气温较低,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会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铁轨就会(冻胀)凸起;夏季气温高,冻土消融,体积收缩,路基和铁轨随之(融沉)凹陷;由于冻融作用反复交替出现,造成路基严重变形,铁轨出现严重弯曲、高低不平,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
44.(1)山脉大幅隆起,该地海拔升高,地表年均温下降到0℃以下;山地降水增加,(暖季)地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增强。
(2)河谷平原区相较于基岩山区,覆被与水分条件较好;夏季,覆被使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减少,水分比热容大,地表升温慢,地温低,融化厚度小。
(3)导致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缩小(部分呈岛状分布);融冻期延长,冻结期缩短(活动层融化开始时间提前,冻结开始时间延后);活动层厚度增大,冻结层厚度缩小。
45.(1)游荡性河道,河床淤积物多;洪水期水沙含量大(高水高沙);河道突然缩窄,流速增大,将河床底泥掀起。
(2)有利影响:使河床加深,易形成窄深河槽,利于泄洪排沙。不利影响:造成河道(主槽)摆动,河堤坍塌,增大防洪压力;水流携带的粗泥沙进入水库和下游河道,增加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加剧洪涝灾害)。
(3)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整治河道,加固堤坝;适时调水调 沙,开展引洪放淤;建立完善预警系统,做好监测预报。(任答3点)
46.(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47.(1)贡嘎山处于较低纬度,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明显,人为影响较小。
(2)3000-3800米,夏季风携带海洋水汽,谷内植被蒸腾,河湖等水体蒸发补充水汽。
(3)冰川侵蚀、搬运岩石,在海拔较低处融化后堆积。
48.(1)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冷空气南下经过的水域面积广,带来较多水汽;南下冷空气遇山地阻挡,停留时间长,降雪量大;靠近内陆,冬季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气温更低。
(2)降水量大,气候湿润,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光照较少;气候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土壤呈酸性;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利于茶树安全过冬。
(3)植树造林,降低风速,减少自然灾害;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等,保障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植被覆盖率增加,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任答四点)
49.(1)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利于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形成外流河,外流区域广布。
(2)该地区河流主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水温低,不利于生存、繁殖;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少;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河流短小,生存空间小也可以。)
(3)两水电站海拔差异小、落差小,水能蕴藏量小;相距较远可增大LB水电站水库库容,增加蓄水量,保证发电量。
(4)减少该国对国外能源的过度依赖;缓解该国能源供应不足的现状(或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开发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利用多元化(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素能提升素能2关键能力训练题: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3部分素能提升素能2关键能力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1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共9页。
秘籍08 综合题能力提升-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秘籍08 综合题能力提升-备战高考地理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的解题步骤,案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