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训练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展开
这是一份05.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训练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共25页。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匹配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溴水
蔗糖变黑、膨胀,溴水褪色,有气泡冒出
B
将少量硼酸滴入溶液中
有气泡产生
C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D
Mg和盐酸反应,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
镁条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温度计水银柱迅速上升
A.A B.B C.C D.D
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溶液变为无色
具有漂白性
B
向1 mL 0.1溶液中加入1 mL 0.1溶液,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溶度积:
C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
D
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约为9, NaClO溶液的pH约为8
HClO电离出的能力比强
A.A B.B C.C D.D
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滴加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无
B
向溶液中通入
溶液变浑浊
酸性:
C
向含有ZnS和的悬浊液中滴加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D
①某溶液中加入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原溶液中不含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或操作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有
B
配制溶液时,先将溶于适量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 最后加入少量铁粉
用浓盐酸溶解是为了抑制水解,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被氧化为
C
将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溶液,白色沉淀转变为蓝色沉淀
D
向装有经过硫酸处理的(橘红色)的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固体逐渐由橘红色变为浅绿色(三价铬的颜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6.由下列实验现象或描述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实验现象或描述
结论
A
在pH试纸中部滴2 ~ 3滴一定浓度的溶液
pH试纸变红
溶液中
B
向溶液中加入硝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产生白色胶状物质
非金属性:N>C>Si
C
向溶液中加入CuS固体
溶液中不变
D
向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饱和KCl溶液
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的使平衡逆向移动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棕黄色待测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待测液变为蓝色
待测液中一定含有
B
将一定量的加入水玻璃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S>Si
C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有沉淀出现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
将一长期放置的铝片插入溶液中,铝片表面无变化
铝不能置换出铜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
(或结论)
A
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和溶液的pH
7Si,正确。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出现,说明蛋白质发生了盐析而不是变性,错误。
D.长期放置的铝片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不能与溶液反应,打磨后的铝能置换出铜,错误。
8.答案:B
解析:测定NaClO溶液的pH不能够使用pH试纸,因为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A错误;向10 mL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显然KI过量,利用苯萃取来检验有生成,利用KSCN检测反应后仍有存在,说明与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B正确;产生的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一定有乙烯气体生成,也可能是其他不饱和烃造成的,C错误;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共热,冷却后需要先加NaOH溶液调为碱性,然后再加入新制悬浊液,D错误。
9.答案:C
解析: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含氧酸,A项错误; 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其pH,B项错误;白色沉淀转化为蓝色沉淀,说明更难溶,C项正确;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或,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2支盛有5 mL相同浓度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水槽中,分别向其中加入 5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溶液,由于反应生成单质硫,看沉淀出现的快慢能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A正确;样品溶于稀后,被氧化为,不能检验晶体是否变质,应溶于水加KSCN溶液检验,B错误;选500 mL容量瓶,的质量为0.5 L× 0.2 mol/L×250 g/mol=25.0 g,C正确;向一定浓度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由于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水解程度减小,可观察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完全沉淀则溶液的红色消失,故能探究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正确。
11.答案:B
解析:甲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铜,盐酸是电解质溶液,发生的电池反应为,A能达到实验目的;乙装置是洗气瓶,应该是长进短出,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将充满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若管内液面上升,说明可溶于水,C能达到实验目的;加热可分解,加热不分解,将和 分别放入丁装置中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固体是 ,反之为,D能达到实验目的。
12.答案:D
解析:与浓盐酸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A错误;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很大,不能用NaOH溶液收集乙酸乙酯,B错误;双氧水与虽然能够反应,浓度不同速率也不同,但是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正确。
13.答案:D
解析:甲装置为密闭装置,蒸馏时气体压强增大可能引起爆炸等事故,A错误;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反应产生的氧气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B错误;丙装置无法使生成的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不能制取,C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D正确。
14.答案:A
解析: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装置①中两个烧瓶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可以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A能达到实验目的;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也能和硅酸钠反应,故不能判断的酸性强弱,进而不能确定C和Si非金属性的强弱,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二氧化碳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双氧水溶液时,眼晴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5.答案:B
解析: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共热制备,题图中没有加热装置,故A错误。用饱和食盐水可以吸收中混有的HCl气体,饱和食盐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吸收 HCl后浓度增大,逆向移动,析出NaCl晶体,故B正确。将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生反应,HCl和反应生成NaCl、和,由题给数据知,25℃时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则HClO和不反应,故C错误。碱石灰的作用主要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D错误。
16.答案:B
解析:A项,制备乙烯需要测定反应液的温度为170℃,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下,错误;B项,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装置合理,正确;C项,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酒精灯加热,错误;D项,乙醇易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导气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内部,易发生倒吸,管口应在液面以上,错误。
17.答案:D
解析:A项,混合气体应从左边通入,错误;B项,忽略了与C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整个装置为密闭体系,造成CO气体不能通入,实验不能顺利进行,错误;C项,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这样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且吸收装置能防止倒吸,错误;D项,脱脂棉燃烧能说明与水反应放热,正确。
18.答案:A
解析:铜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A项错误;多孔球泡可增大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的吸收速率,B项正确;是酸性氧化物,多余的与碱反应防止污染,C项正确;反应后的溶液主要含及,可通过蒸发结晶、过滤、洗涤表面的酸再经干燥得到,D项正确。
19.答案:A
20.答案:A
解析: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因为溴易挥发,为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振荡过程中需要打开活塞放气,A正确;移液时玻璃棒下端需要靠在刻度线以下某处,不能放置在刻度线以上,B错误;图示是碱式滴定管的排气泡的操作,盐酸应该置于酸式滴定管,C错误;易水解,所以蒸发溶液制无水固体时需要在HCl氛围下加热蒸发,D错误。
21.答案:D
解析:A.B、C应依次盛装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加入硫酸铜,发生原电池反应,但并不是越多,反应速率越快;C装置E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D
22.答案:(1)铁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2)①b;②;50%
(3)溶液颜色变浅;除去并检验是否除尽
(4)b;2:1
(5);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6)ace
解析:(1)铁钉放入冷浓硫酸中,浓硫酸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铁钉钝化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2)①亚铁离子能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答案选b。
②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生成的硫酸遇到氯化钡会产生白色沉淀,则:
~
1mol 233g
n 2.33g
n=0.01mol
Y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448 L÷22.4 =0.02 mol,所以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3)会干扰的检验,所以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由于碱石灰能吸收,所以在检验Q气体之前首先检验,因此M应该放在A~B之间;在加热时,铁钉中不仅铁和浓硫酸反应,碳也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其中氧化剂是浓硫酸,还原剂是碳,因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若装置C中固体变红,说明有红色的铜单质生成;D中固体变蓝,说明有水生成,因此Q是氢气。这是由于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6)若某气体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经测定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由于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50%,所以该气体的组成可能为或、或、、,答案选ace。
23.答案:(1)及时分离生成的水,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
(2)水浴
(3)洗掉碳酸氢钠
(4)干燥;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的流向
(5)32%
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三颈烧瓶中的2-羟基-4-苯基丁酸与无水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使用油水分离器能够及时分离出生成的水,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实验过程中发现没有加沸石,应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
(2)加热至70℃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应采用水浴加热方式。
(3)取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混合物中会残留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需再次通过水洗除去。
(4)在精制产品时,加入无水,能除去产品中残留的水;在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下沿处相平齐,为了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冷凝水应采用逆流的方式,即下进上出,所以装置中的错误为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和冷凝水的流向。
(5)20 mL 2-羟基-4-苯基丁酸的物质的量为,20 mL无水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醇过量,所以理论上生成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的质量为,该实验的产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2.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训练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4.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训练 化学与生活,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8.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考点突破训练 化学平衡的应用(A),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X和Y可以相互转化,08ml·L-1·min-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