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10《多体作用模型》(含答案解析)
展开精练16-10
第十六部分 选修3-5
十、多体作用模型
一.选择题
1.下图是“牛顿摆”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挂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球心等高.用1、2、3、4、5分别标记5个小钢球.当把小球1向左拉起一定高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由静止释放,在极短时间内经过小球间的相互碰撞,可观察到球5向右摆起,且达到的最大高度与球1的释放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来源:Z,xx,k.Com]
B.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
C.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
D.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3、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相同
【参考答案】D
二.计算题
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P高h,质量为m的小物块Q的大小不计,位于平板车的左端,系统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R,一端悬于Q正上方高为R处,另一端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今将小球拉至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角,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Q的碰撞时间极短,且无能量损失,已知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大小是平板车速度的两倍,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M∶m=4∶1,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1
(1)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多大?
(2)平板车P的长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1) (2)
mv=mv+mv
解得:v1=0,vQ=v0=[来源:Z+xx+k.Com]
二者交换速度,即小球静止下来.Q在平板车上滑行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则有mvQ=Mv+m(2v)
解得,v=vQ=
小物块Q离开平板车时,速度为:2v=
(2)由能量守恒定律,知
FfL=mv-Mv2-m(2v)2
又Ff=μmg
解得,平板车P的长度为L=.
2.(2015重庆一中一诊)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中间部分水平,右侧为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在最低点与直轨道相切.5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静置于水平部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0、1、2、3、4,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0号球向左拉至左侧轨道距水平高h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1号球碰撞,1号球再与2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0号球与1号球碰撞后,1号球的速度大小v1;
(2)若已知h=0.1m,R=0.64m,要使4号球碰撞后能过右侧轨道的最高点,问k值为多少?
【名师解析】
(1)设0号球碰前速度为v0, 则有
0号球与1号球碰撞过程:
解得: 。 [来源:Zx.Com]
(2)同理
故:
4号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
4号球在最高点:
解得: 。
3.(20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弹性小球A在长为的细轻绳牵引下可以绕水平轴O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圆周的最高点为P,P处有一个水平槽,水平地面距水平槽的高度恰好是1.8 m,槽内有许多质量均为M=3kg的弹性钢球,小球A每次转动到P点恰好与P点处的小钢球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钢球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每次被小球A碰撞后,槽内填充装置可将另一个相同的钢球自动填充动到P点位置且静止。现将小球A在顶点P以v0=32m/s的初速度向左抛出(如图),小球均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小球A和第一个钢球获得的速度;
(2)小球A能将钢球碰出去的钢球个数;
(3)第一个钢球与最后一个钢球落地后的水平距离。
【名师解析】(20分)
(1)小球A在顶部与钢球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分)
(1分)
联立解得:
(2分)
(3)第4个钢球碰后速度: (1分)
由于两球是分别朝向左右两边做平抛运动的,
所以水平距离是: (1分)
平抛时间是: (1分)
得: (2分)
4.如图甲所示,ABC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段水平,AB段与BC段平滑连接。质量为m1的小球从高为处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段上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碰撞,碰撞后两球的运动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在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求碰撞后小球m2的速度大小v2;
(2)碰撞过程中的能量传递规律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这一规律,我们采用多球依次碰撞、碰撞前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且无机械能损失的简化力学模型。如图乙所示,在固定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分别为m1、m2、m3、···、mn-1、mn···的若干个球沿直线静止相间排列,给第1个球初动能,从而引起各球的依次碰撞。定义其中第n个球经过依次碰撞后获得的动能与之比为第1个球对第个球的动能传递系数
a. 求
b. 若m1=4m0,m3=m0,m0为确定的已知量。求m2为何值时,k13值最大。
②、③式联立解得 ④[来源:]
将①代入得④
(2)a. 由④式,考虑到得
=
根据动能传递系数的定义,对于1、2两球 ⑤
同理可得,球m2和球m3碰撞后,动能传递系数k13应为
⑥
依次类推,动能传递系数k1n应为
[来源:]
解得
b. 将m1=4m0,m3=mo代入⑥式可得
为使k13最大,只需使= 最大,即m2+取最小值,由可知
当m2=即m2=可得:m2=2 m0时,k13最大。
5.雨滴在穿过云层的过程中,不断与漂浮在云层中的小水珠相遇并结合为一体,其质量逐渐增大。现将上述过程简化为沿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已知雨滴的初始质量为m0,初速度为v0,下降距离l后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变为m1。此后每经过同样的距离l后,雨滴均与静止的小水珠碰撞且合并,质量依次变为m2、m3……mn……(设各质量为已知量)。不计空气阻力。
(1)若不计重力,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速度vn′;
(2)若考虑重力的影响,
a.求第1次碰撞前、后雨滴的速度v1和vn′;
b.求第n次碰撞后雨滴的动能vn’2;
第1次碰撞后 ,m0v1=m1v1′, 解得 v1′ = v1= 。
b. 第2次碰撞前 v22 = v1’2+2gl,解得v22=()2 v02+()2gl。
第2次碰撞后,m1v2=m2v2′,解得v2’2= v02+2gl。
同理,第3次碰撞后v3’2= v02+2gl。
…………
第n次碰撞后,vn’2=()2 v02+2gl。
动能:mnvn’2=( m02v02+2gl)。
专题7多体作用模型-高考物理动量常用模型最新模拟题精练: 这是一份专题7多体作用模型-高考物理动量常用模型最新模拟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7多体作用模型解析版docx、专题7多体作用模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7《滑块木板模型》(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7《滑块木板模型》(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滑块木板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6《爆炸模型》(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考点精练专题16.6《爆炸模型》(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爆炸模型,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