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含解析)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双酚基丙烷(BPA,分子式为C15H16O2)可能降低男性及女性的生育能力。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BPA的摩尔质量是228 g·ml-1
B.1 ml BPA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
C.BPA属于有机化合物
D.1 ml BPA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D [BPA在标准状况下肯定不是气体。]
2.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
C.1 m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l-1
D.6 g偏二甲肼含有1.2NA个偏二甲肼分子
B [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l-1;B项,6.02×1023个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为1 ml,质量为60 g,正确;C项,1 m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质量的单位为g;D项,6 g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为eq \f(6 g,60 g·ml-1)=0.1 ml,分子数为0.1NA。]
3.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分解0.02 m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 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 L(标准状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 m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D [根据方程式2H2O===2H2↑+O2↑,分解0.02 ml水,可产生0.02 ml H2和0.01 ml O2,结合n=eq \f(m,M)=eq \f(V,Vm)=eq \f(N,NA)解答该题。]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 g
B.一个镁原子的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 g
D.一个16O的实际质量约等于eq \f(16,6.02×1023) g
D [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 g·ml-1,故A错误;一个镁原子的质量等于镁的摩尔质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比值,故B错误;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故C错误;一个16O的实际质量≈eq \f(16 g·ml-1,6.02×1023 ml-1),故D正确。]
5.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4的是( )
D [四种气体中CH4的摩尔质量最小,质量相等时,CH4的物质的量最大,在同温同压下,CH4的体积最大,D项正确。]
6.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C2H4 B.CH4
C.CO2 D.NO
C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故C正确。]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氮气和氦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B.标准状况下,5.6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氯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0.5NA
C.1 ml氯气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B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氮气和氦气物质的量相同,而氮气分子为双原子分子,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所以二者含有的原子数不相等,A错误;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eq \f(5.6 L,22.4 L·ml-1)=0.25 ml,氯气分子和氧气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氯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l,含有原子数为0.5NA,B正确;1 m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l氯化钠和1 ml次氯酸钠,转移1 m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错误;D项,不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22.4 L·ml-1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D错误。]
8.2.16 g X2O5中含有0.1 m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1.6 B.28
C.14 D.31
C [设X的摩尔质量为x,则可依题意列式如下eq \f(2.16 g,2x+5×16 g·ml-1)×5=0.1 ml,解得x=14 g·ml-1,故C项正确。]
9.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混合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②④①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A [①发生2H2S+SO2===3S+H2O,②发生H2+Cl2eq \(=====,\s\up7(光照))2HCl,③发生NH3+HCl===NH4Cl,④发生2NO+O2===2NO2,设两烧瓶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 ml,由上述反应可知:①中反应后有0.5 ml气体,②中反应后有2 ml气体,③中反应后无气体,④中反应后有1.5 ml气体(0.5 ml O2、1 ml NO2),若考虑2NO2⇌N2O4,则④中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介于1 ml~1.5 ml之间,故容器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④①③。]
10.(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1.2 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等于2NA
B.含NA个COeq \\al(2-,3)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大于2NA
C.密闭容器中,2 ml SO2和足量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A
D.4.0 g CO2气体中含电子数目等于2NA
A [A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及微粒数目,A错误;B项,在溶液中COeq \\al(2-,3)发生水解,若溶液中含NA个COeq \\al(2-,3),则Na+数目大于2NA,B正确;C项,SO2和O2生成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C正确;D项,1个CO2分子中含有22个电子,则4.0 g CO2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eq \f(4.0 g,44 g/ml)×22NA=2NA,D正确。]
11.(2019·湖北名校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8 g CT3CO18OCH2CH3中含电子数为24NA、中子数为24NA
B.标准状况下,11.2 L氮气和足量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46 g NO2
C.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A
D.常温下,5.6 ml/L的10 mL氯化铁溶液滴到100 mL沸水中,生成0.056NA个氢氧化铁胶粒
A [氮气和足量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NO,B项错误;常温下,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A,C项错误;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聚合体,故生成的氢氧化铁胶粒数目小于0.056NA,D项错误。]
12.(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O2-的电子式为[eq \(\s\up7(·),\s\d5(·))O··eq \(,,\s\up6(··)) eq \(\s\up7(·),\s\d5(·))]2-,则O2-核外有8个电子
B.1 ml NH4Cl中含有的H—Cl键的数目为NA
C.CrO5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每个CrO5分子中存在两个过氧键
D.20 g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之比无法确定
C [O2-核外有10个电子,A不正确;NH4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H—Cl键,B不正确;无论Na2O2和Na2O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的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D不正确。]
13.在臭氧发生装置中装入氧气100 mL,经反应:3O2eq \(=====,\s\up7(放电))2O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 mL(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
A.1.3 g·L-1 B.1.5 g·L-1
C.1.7 g·L-1 D.2.0 g·L-1
B [ρ(O2)=32 g·ml-1÷22.4 L·ml-1≈1.429 g·L-1,根据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体积的反比,可得:ρ(混)≈1.5 g·L-1。]
14.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eq \f(12a,b)
②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eq \f(m,aNA)m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a g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C [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Mr(S)=eq \f(a g,\f(1,12)b g)=eq \f(12a,b),①对;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M(S)=a g×NA ml-1=aNA g·ml-1,③错;m 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n(S)=eq \f(m g,aNA g·ml-1)=eq \f(m,aNA) ml,②对;a g硫原子即1个硫原子,其中所含电子数为16个,④错。]
15.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分子数之比为2∶3
C.原子总数之比为2∶3 D.质量之比为7∶11
B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正确;根据N=nNA知,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1∶1,故B错误;二者的分子数相等,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知,二者的原子总数之比为2∶3,故C正确;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28 g·ml-1,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ml-1,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知,二者的质量之比=28 g·ml-1∶44 g·ml-1=7∶11,故D正确。]
16.(2019·河北邯郸一中月考)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
B.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C.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
D.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
D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则(a g/M甲)∶(2a g/M乙)=1∶2,M甲/M乙=1∶1。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可知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A项正确;以g·ml-1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项正确;因为二者摩尔质量相等,所以等质量时,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同温同体积下,二者压强之比为1∶1,C项正确;不能确定甲、乙气体的分子组成,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原子个数比不能确定,D项错误。]
17.请按要求填空:
(1)2 ml CO(NH2)2中含________ml H、________g N,所含氧原子个数跟________ml 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2 ml O3和3 ml 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________。
(3)2.3 g Na中含________ml e-,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H2________L。
解析: (1)2 ml CO(NH2)2中含8 ml H、4 ml N、2 ml O,氮元素的质量为56 g。
(2)2 ml O3和3 ml O2的质量之比为eq \f(2×16×3,3×16×2)=1∶1,分子数之比为2∶3,同温同压下,eq \f(ρ1,ρ2)=eq \f(M1,M2)=eq \f(16×3,16×2)=3∶2,含氧原子数之比为eq \f(2×3,3×2)=1∶1,同温同压下,eq \f(V1,V2)=eq \f(n1,n2)=2∶3。
(3)n(Na)=eq \f(2.3 g,23 g·ml-1)=0.1 ml,由于1个钠原子中含有11个电子,故2.3 g Na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n(e-)=11n(Na)=1.1 ml。
设2.3 g Na与足量水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H2体积为x。
2Na+2H2O===2NaOH+H2↑
2 ml 22.4 L
0.1 ml x
2 ml∶0.1 ml=22.4 L∶x
x=eq \f(0.1 ml×22.4 L,2 ml)=1.12 L。
答案: (1)8 56 2
(2)1∶1 2∶3 3∶2 1∶1 2∶3
(3)1.1 1.12
18.标准状况下15 g 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 L。则:
(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CO2和CO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4)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5)CO2和CO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6)CO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7)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8)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解析: (1)ρ=eq \f(m,V)=eq \f(15 g,11.2 L)≈1.339 g·L-1。
(2)解法一:n=eq \f(11.2 L,22.4 L·ml-1)=0.5 ml,M=eq \f(m,n)=eq \f(15 g,0.5 ml)=30 g·ml-1。
解法二:M=ρ·Vm=1.339 g·L-1×22.4 L·ml-1≈30 g·ml-1。
(3)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十字交叉法计算:
30CO2 44CO 28214
eq \f(nCO2,nCO)=eq \f(1,7)。
(4)CO的体积分数=eq \f(7,8)×100%=87.5%。
(5)eq \f(mCO2,mCO)=eq \f(nCO2×MCO2,nCO×MCO)=eq \f(11,49)。
(6)CO的质量分数=eq \f(49,11+49)×100%≈81.7%。
(7)n(O)=2n(CO2)+n(CO)=2×0.5 ml×eq \f(1,8)+0.5 ml×eq \f(7,8)=0.562 5 ml。
(8)n(C)=n(CO2)+n(CO)=0.5 ml。
答案: (1)1.339 g·L-1
(2)30 g·ml-1
(3)1∶7 (4)87.5% (5)11∶49
(6)81.7% (7)0.562 5 ml (8)0.5 ml
19.Ⅰ.现有m g某气体(双原子分子),其摩尔质量为M g·m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Ⅱ.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eq \(=====,\s\up7(放电))2O3,将8 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其中臭氧为________L。
解析: Ⅱ.3O2eq \(=====,\s\up7(放电))2O3 ΔV
3体积 2体积 1体积
V (8-6.5)L=1.5 L
V=3 L。
答案: Ⅰ.(1)eq \f(m,M) (2)eq \f(2mNA,M)
(3)eq \f(22.4 m,M) Ⅱ.3
20.(1)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相同质量的CH4和A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5∶8,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X、Y,在25 ℃下,X中充入a g A气体,Y中充入a g CH4气体,X与Y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A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
解析: (1)n=eq \f(0.672 L,22.4 L·ml-1)=0.03 ml,M=eq \f(1.92 g,0.03 ml)=64 g·ml-1。
(2)温度、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5∶8=eq \f(m g,16 g·ml-1)∶eq \f(m g,MA),M(A)=30 g·ml-1。
(3)温度、体积相同时,气体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4∶11=eq \f(a g,MA)∶eq \f(a g,16 g·ml-1),M(A)=44 g·ml-1。
答案: (1)64 (2)30 g·ml-1 (3)44 g·ml-1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气体M
H2S
H2
NH3
NO
气体N
SO2
Cl2
HCl
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章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作业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