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提能限时练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9 概括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展开这是一份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9 概括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 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②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 ①定王台:在今湖南长沙市东,相传是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为瞻望其母唐姬墓而建。②楚望:唐宋时按各地的位置规模、发展状况,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等级。楚望就是指湘州为楚地的望郡。
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阐述。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词的下阕作者先借景抒情,再直抒胸臆,最后以景结情,逐层分析,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①表达了岁月如流、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意。“登临处”三句,写眼前看到的万古不变的乔木落叶和大江奔流,在哀叹历史的情绪上生发出岁月易逝之叹。②抒发了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直抒胸臆,写出报国无门之恨。③写出了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国势日颓的忧国之思。作者借苍凉冷落的深秋景色,从侧面渲染出定王台的残破衰败,暗引南宋王朝满目疮痍、国势日颓的江山残破。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上阕以“雄跨”两字领起,展示了定王台所处的位置和广阔的背景。“登临处”三句,写登临之意。“书生报国无地”五句,抒写自己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作者将登临凭吊而激起的忧国之思、怀古之意升华为强烈的民族感情。结构严密,寄慨深沉,苍凉雄阔,慷慨悲壮,有辛派词人之风。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梅雪
周邦彦
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②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 ①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②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③浪发:滥开。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解析】 这首词上阕引发归思,下阕由雪下梅引出闺思,作者非常巧妙地从相思双方着笔,借梅雪表达了愁思之苦。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自己在外漂泊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漂泊+孤寂+思念)初春时节作者思家无奈路途遥远,天降大雪更惹家人牵挂。
【赏析】 此词咏梅雪,而实为抒羁旅别情,并暗含飘零不偶之慨。首句大笔渲染,雪岸苍茫,随江蜿蜒,状如银河,“三千曲”极言其逶迤不绝。第二句呈现一幅腊去春尽的景色,晴光淑气,凛冽中透露出生机。下阕由雪下梅引出闺思,表达了相思之苦。全词八句,可谓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见。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清]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解析】 抓住“鬓”“独醉”“暮鸦”这几个词去理解这两句词,结合手法,体会情感。
【答案】 (情感)表达了词人孤身漂泊在外、西风染白双鬓的伤感,孤独、无聊的情感。
(表现)①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情感,“换”字,说明头发不是逐渐变白的,而是“换”一下就白了,用夸张手法写头发变白之快,写出年华易逝的伤感;②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情感,用“东篱”“暮鸦”写出了醉酒遣愁、百无聊赖地去数乌鸦的情景,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与无聊。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潭夜坐①
[明]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答此题的时候先答出写景手法即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再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即通过描写花香、溪水、鸟鸣、草露、松风,渲染出静谧凄清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孤寂。
【答案】 表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孤寂。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花香、溪水、鸟鸣、草露、松风,渲染出静谧凄清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孤寂。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栀子花诗
[明]沈周[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 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致?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修饰使用之妙以及情感的表达,可以结合栀子花的颜色思考这一比喻;诗人的情致可从“艳精神”“暗送娇香”等词句中体会得出。
【答案】 ①栀子花呈白色,又因其在夏季开花,所以喻其花魂为雪铸,喻其花为冰质,以突出其冰清玉洁的形象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清凉之气、舒爽之感。②体现了诗人对夏夜栀子花形象的喜爱以及由栀子花、夜风所营造的清新、雅致、幽静、恬适氛围的欣赏,沉醉。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这首词描绘了萧瑟凄清、山川寂寥的画面;边塞将凋的枯草,积满山山岭岭的冰雪,初晴的夜空,普照大地的明月,偶尔传来的悲切呜咽的胡笳声,孤独苦守的羸弱老兵……表达了戍边将士对长期戍边生活的极度愁怨,对家乡的极度思念以及词人对将士们的同情。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26612158】
山北写望
林 逋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注】。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注】 翠微:青绿色的山气。
“图画亦应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请简要概括。
【解析】 本题要求概括“观点和情感”,其中“观点”指的是对“山北”之景的评价,即如“图画”那么美。而“情感”则应当是由观点而引发的个人心理反应,即喜爱之情。
【答案】 观点:写北山,绘声绘色;色彩鲜明,宛若水彩画,但是在这里诗人说图画也难以描绘出它的美丽。情感:诗人极力渲染北山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北山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