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初中化学二轮精准复习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典例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考情分析】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是历年来中考常考的有较强区分度的一种题型,是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推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解题时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提升,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找到突破口,进行假设、推理和论证,或直接确认或排除,最终得出结论,近几年该专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文字叙述型、框图型。
一、以物质的特殊颜色、俗名为突破口
二、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三、以特殊条件或现象为突破口
四、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五、以物质的类别为突破口
六、文字叙述性推断题
以物质的特殊颜色、俗名为突破口
(1)固体的颜色
白色固体:BaSO4、AgCl、CaCO3、BaCO3、Mg(OH)2、Al(OH)3、Na2CO3、NaCl、、NaHCO3、NaOH、Ca(OH)2。
银白色:镁条、铁丝(纯铁为银白色)、锌粒(汞为银白色液体)。
黑色固体:C、CuO、MnO2、Fe3O4、铁粉。
红色固体:Fe2O3、Cu。
暗紫色:KMnO4(水溶液呈紫红色)
(2)溶液的颜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Cl2溶液、CuSO4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Cl2溶液、FeSO4溶液。
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
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
(3)沉淀的颜色
(1)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2)白色沉淀:BaSO4、AgCl、CaCO3、BaCO3、Mg(OH)2、Al(OH)3。
其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主要为碳酸盐,如CaCO3、BaCO3;
溶于酸但没有气体放出的白色沉淀:主要为难溶性的碱,如Mg(OH)2、Al(OH)3。
(4)常见物质的俗名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碳酸钠
苏打、纯碱
Na2CO3
氧化钙
生石灰
CaO
碳酸钠晶体
天然碱、石碱、口碱
Na2CO3·10H2O
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
CO2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
一氧化碳和氢气
水煤气
CO和H2
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硫酸铜晶体
胆矾、蓝矾
CuSO4·5H2O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甲烷
沼气
CH4
【典例精讲】
1.(2020湖南长沙)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
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
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分析后回答:
(1)D的化学式 。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O2;(2)HCl+AgNO3=HNO3+AgCl↓。
【解析】(1)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D的固体叫做“干冰”,所以D是二氧化碳,B中只含两种元素,B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盐酸或一氧化碳,A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碳酸盐,B会与A反应,所以B是盐酸,F会与盐酸和碳酸盐A反应,所以F是氢氧化钙,A是碳酸钠,C与E不含相同元素,盐酸会与C反应,盐酸、C都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氢气,C是活泼金属,可以是铁,G会与盐酸、铁反应,所以G是硝酸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是CO2;(2)B与G的反应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
2.(2020江西省卷)如图所示“天宫号”化学空间站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应。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D的俗名叫烧碱,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F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验C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 、C B 、CO2
C 、Fe2O3 D、 CaCO3
【答案】(1) H2O;(2)复分解反应;(3)Na2CO3+Ca(OH)2=CaCO3↓+2NaOH;(4) C
【解析】(1)A是最常用的溶剂,A是水,化学式为H2O;(2)D的俗名叫烧碱,D是氢氧化钠;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E是盐酸;A、B、E、F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可以是碳酸钠,B可以是氢氧化钙;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或二氧化碳等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F可以是氯化钙或氯化钡等,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经检验,推断合理。C与F反应可以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C→D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4)由图可知X代表的物质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碳、氧化铁、碳酸钙都不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故选C。
3.(2020黑龙江牡丹江)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_;
(2)C的化学式为_ _;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
(4)E的化学式是_ _,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___ ____。
【答案】(1)化合反应 ;(2)Fe;(3)CuO+H2SO4=CuSO4+H2O;(4)H2 ;铁与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A为红色金属单质,则A为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B为氧化铜,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X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为金属单质,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故C为铁,铁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E为氢气。(1)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为铜在加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2)根据分析,C为铁,化学式为Fe;(3)②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4)由分析可知,E是氢气,化学式为H2,产生氢气的原因是: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以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最轻(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3)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5)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6)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8)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e。
【典例精讲】
4.(2020山东菏泽)A、B、C、D、E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B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
(2)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E的用途___________(写一种)。
【答案】(1)Fe ;盐 ;(2);灭火
【解析】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推出A为铁,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推出D为盐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且B能与铁反应,C能与盐酸反应,可推出B为可溶性铜盐,如硫酸铜,C为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E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E不属于酸、碱、盐、单质,故E可能是氧化物,可能是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1)由分析可知,A为铁,化学式为:Fe;B为硫酸铜,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5.(2020黑龙江绥化)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写一个即可),A与E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是______,C与E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
(3)E→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1)HCl(或H2SO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Fe)排在氢(H)前(或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2)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或);(3)
【解析】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故A是铁。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是氢氧化钙。物质E可以与铁反应,也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且E可以生成D、D可以与C反应,可以推测E是酸,D是二氧化碳。B既可以与铁反应,也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则B可以是氯化铜、硫酸铜等含有铜离子的溶液。(1)E是某种酸,故E的化学式为HCl(或H2SO4);铁能与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Fe)排在氢(H)前(或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2)B与C反应是氢氧根与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现象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或)。(3)E→D的反应是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或。
6.(2020内蒙古赤峰)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元素,其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B的固体叫干冰,C是制取玻璃的主要原料,D中含有人体骨骼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将B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pH_______(填“>7”、“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专题21 化学计算(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题,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题,文字叙述型计算题,坐标图像型计算题,表格型计算题,反应流程型计算题,图片,综合型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0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能源(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远离有毒物质,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区别,化学与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的净化,常见实验过程中先与后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