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祁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成语中“蛇鼠一窝”原是“坏人相互勾结”的比喻。成语中的两种动物分别属于动物类群中的 ( )
A.鱼类 爬行类B.爬行类 鸟类C.爬行类 哺乳类D.哺乳类 爬行类
2.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
④蚯蚓——属节肢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胸部有足和气门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
3.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东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0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灾害预警,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
B.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有明显的差别
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4.表中的描述与如图相符的是
A.AB.BC.CD.D
5.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迷宫,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的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乙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甲的出口则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B.甲组的作用是起对照,为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饥饿状态
C.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探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D.小鼠是用推理的方法学会怎样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乙中小鼠学得快些,则说明实验变量能促进小鼠学习
6.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消费者
B.本表中甲、乙、丙、丁参与构成了2条食物链
C.物种甲和物种乙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丙处于食物链的最末端
D.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乙、丙和植物
7.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仿生设备雷达是模仿的回声定位的原理
C.蝙蝠有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D.蝙蝠的捕食对夜蛾发生复杂的飞行模式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8.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类的最高等级单位是界,只包括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生物分类的等包括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等级越高,生物此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越相近
D.对裸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往往作为重要依据
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将濒危物种入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保护
D.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10.关于下图①-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类型生物可作为分解者,③类型生物生殖方式为芽孢生殖
B.①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C.④类型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
D.①②③④类型生物都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
11.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是由③DNA和④基因组成的
C.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③DNA片段
12.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之一,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B.与转基因鼠的培育是一样的,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13.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模式图以及鸡卵内控制鸡冠性状的一对基因,若鸡的玫瑰冠(R)对单冠(r)是显性性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遗传特性上来看,鸡的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B.通过孵化,[4]可以发育成小鸡,[2]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
C.与水螅的出芽生殖所属的生殖类型相比,鸡的生殖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有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D.如果一只单冠母鸡(rr)与一只玫瑰冠公鸡(RR)杂交,则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
14.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与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气调包装薯片,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B.干燥处理木耳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C.低温冷冻肉食,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冷藏保鲜,减缓微生物繁殖速度
15.2020年12月22日全国首个“大熊猫”主题文化服务区亮相迎客,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通常一胎只生一只且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代熊猫是雌性还是雄性取决于亲代雌性熊猫卵细胞类型
B.雄性大熊猫正常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0条+Y
C.雌性大熊猫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0对+XX
D.一对大熊猫生了一个雌性熊猫,下一胎生雄性熊猫的概率是100%
16.在人群中,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的孩子也是惯用右手的。正常情况下,这个孩子的体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吗?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若“惯用左手”为显性性状,则可能有
B.若“惯用左手”为显性性状,则一定有
C.若“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则一定有
D.若“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则可能有
17.下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所测得的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A.该小组采用的是抽样检测的实验方法,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取样
B.此实验可提出的问题是: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因为品种不同引起的吗?
C.该实验测量结果可用柱形图表示,也可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图
D.品种二的花生果实长轴长度的差异一定是由自身遗传物质引起的
18.人类广泛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下列有关常见的育种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
A.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來
B.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
C.高产抗倒伏小麦是利用杂交方法培育的新品种
D.太空椒是普通椒经诱导发生基因突变选育的新品种
19.下列有关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B.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结构都复杂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20.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C.丁和戊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
D.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
二、综合题
21.(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动物所进行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观察下列图片,完成相关问题
(1)图甲中,蚯蚓靠_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填数字)。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曲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关节软骨和[3]中的______。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___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动骨绕着[9]______活动。
(3)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
(4)动物的运动还有许多不同其他的形式。如:①鱼可以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与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②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______,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
(二)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为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A、B岛与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如图所示,步骤二: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处,B岛放食物,C岛不放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大多数蚂蚁爬向了B岛,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了C岛。
(1)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2)完成步骤二后,桥①和桥②的唯一区别是:______。
(3)完成步骤三后可以推测,蚂蚁靠______进行通讯。
(4)完成步骤二后在不干扰蚂蚁活动的情况下给桥①滴洒香水,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蚂蚁群体有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这样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6)如果该小组设计实验时只用了一只蚂蚁,其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
(7)该小组完成步骤三后进行了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
22.下面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几种生殖发育方式中属于变态发育的是______,属于无性生殖的是______。
(2)图中受精方式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______,受精方式是______;胚胎发育方式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______,胚胎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
(3)图B鸟卵结构中的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______,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是[ ]______。与D相比,鸟类的生殖具有更高的成活率,是因为鸟类具有_________等繁殖行为,很好地保护了后代个体。
(4)图E为保证嫁接成功,操作时应使[a]______与[b]的__________紧密结合。
23.图1表示豌豆植株的受精过程:已知豌豆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B、b表示),图2是用豌豆进行的遗传实验图谱,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1,豌豆植株在完成传粉、受精后,[ ]______将来发育成种子。
(2)如图1,若③中的染色体为7对,则花粉管中的⑥含______个细胞核DNA分子。
(3)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
(4)如图2,亲代中,若红花为父本,则白花植株所结的果实中,果皮的(花色)基因组成是______,种子中胚的(花色)基因组成是______。
(5)如图2,子二代的红花植株中,含隐性花色基因的植株所占的几率为______。
(6)如图2,为了确定子二代中某红花豌豆甲的基因型,选取甲豌豆与某乙豌豆杂交,统计后代所得的豌豆共139植株,其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67:72,则乙豌豆表现为______花,甲豌豆花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4.生物多样性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科学研究中选择何种模式生物往往取决于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类药物的开发研制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上面提到的______作为模式生物,原因是它与人类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例如,它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______,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2)非洲爪蟾常用于胚胎学研究,原因是它的卵和胚胎个体都比较大,便于显微注射、胚胎切割和移植某学校研究小组的同学模拟捕食者对非洲蟾蜍进行攻击,以研究非洲蟾蜍的逃避策略,研究小组同学分别从0°、45°、90°方向对蟾蜍抛掷易拉罐(如图1),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蟾蜍的方式,分析非洲蟾蜍的逃避策略。
结合图2分析,不同攻击方向导致非洲蟾蜍采取的逃避方式各不相同、在面对90°方向的攻击时个体均会以______的方式插食者;在遇到45°的攻击时,个体静止不动和退缩的比例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的攻击。
(3)作为20世纪经典遗传学研究的“主角”,果蝇的生殖和发育与非洲爪蟾有相似之处,但果蝇的幼体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几次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
(4)在上述生物中,有一种生物长约1毫米,体表有角质层,全身不足2000个细胞,利用它做模式生物,可以追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的好材料,据此,你推测该生物是______,它在消化方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选项
1
2
3
A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B
动物
无脊椎动物
昆虫类
C
恒温动物
鸟类
哺乳类
D
两栖动物
龟类
蛙类
动物
休息
进食
与其它物种关系
其他活动
物种甲
20%
55%吃种子
15%追逐、捕食物种乙
10%
物种乙
20%
45%吃种子
25%被物种甲追逐、捕食
10%
物种丙
75%
15%吃物种甲
10%
物种丁
70%
20%吃物种丙
10%
花生品种
品种一
品种二
长轴长度(毫米)
22
24
25
28
32
34
36
3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23.47毫米
34.4毫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动物所属的类群。
【详解】
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故选C。
【点睛】
掌握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
(1)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
(3)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4)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如水蛭、沙蚕、蚯蚓。
(5)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6)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详解】
①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正确;
②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错误;
③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专门的运动器官,正确;
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环带区分前后端,错误;
⑤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靠鳃呼吸,正确;
⑥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胸部有三对足和气体进入体内的气门,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各种无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的名字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
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详解】
A.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A错误。
B.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的差别不明显,C错误。
D.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D错误。
故选B。
【点睛】
关键知道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
4.C
【分析】
由图可知,1包括2和3,2和3是并列关系。
【详解】
A.1完全变态发育和2不完全变态发育,都属于3变态发育,A错误。
B.1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包括3昆虫类,B错误。
C.1恒温动物包括2鸟类和3哺乳类,2鸟类和3哺乳类是并列关系,C正确。
D.1两栖动物包括3蛙类,2龟类属于爬行类,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物分类的依据,概念的包含关系判断。
5.D
【分析】
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中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详解】
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正确。
B.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前要对小鼠进行饥饿处理,甲组的作用是对照,本实验的变量是食物(花生米),正确。
C.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了生物探究方法中的观察法和实验法,正确。
D.老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经过不断的失败,再尝试最终学会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乙中小鼠学得快些,这说明实验变量能促进小鼠学习,错误。
故选D。
【点睛】
明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即能正确答题,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
6.C
【分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详解】
ABC.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消费者,它们参与构成2条食物链,即植物→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植物→物种乙→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物种甲和物种乙都以植物为食物,两者是竞争关系;丁处于食物链的最末端,AB正确,C错误。
D.据图中食物链:植物→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植物→物种乙→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可见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乙、丙和植物,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写法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A正确。
B.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所以,仿生设备雷达是模仿的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B正确。
C.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胎生、哺乳,用肺呼吸,C错误。
D.蝙蝠的捕食对夜蛾发生复杂飞行模式的变异进行了选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8.B
【分析】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
【详解】
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高等级单位的等级是界,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生物分类的等包括七个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正确。
C.分类单位越高,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C错误。
D.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往往作为重要依据,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的大小关系。
9.C
【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A正确。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0.C
【分析】
由图可知:图①、②、③、④分别是植物细胞、细菌细胞、蘑菇(真菌)、病毒结构示意图。
【详解】
A.②细菌和③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③蘑菇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A错误。
B.①植物细胞和③真菌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③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生活方式是异养,B错误。
C.④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C正确。
D.①植物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
11.D
【分析】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详解】
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为23对,有的体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如红细胞,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②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③DNA两种物质组成,B错误。
C.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错误。
D.③DNA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④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2.D
【分析】
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据此解答。
【详解】
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解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这属于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新植株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故选D。
【点睛】
植物的组织培养知识难度一般,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3.A
【分析】
(1)图中5气室,4胚盘,3卵黄,2卵白,1卵壳。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
【详解】
A.鸡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A错误。
B.图中的4胚盘中含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小鸡。2卵白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B正确。
C.水螅的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鸡的生殖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经过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C正确。
D.单冠和玫瑰冠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玫瑰冠的基因(R)是显性基因,决定单冠的基因(r)是隐性基因。所以单冠的母鸡的基因组成是rr,玫瑰冠的公鸡的基因组成是RR,它们所产下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D正确。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14.D
【分析】
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详解】
A.气调包装薯片,能抑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
B.木耳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蘑菇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因此属于干燥处理,基本原理是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B正确。
C.低温冷冻肉食,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繁殖很慢,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C正确。
D.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中,低温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达到保鲜的目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可以从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防腐的原理方面来切入,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5.C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A.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子代熊猫是雌性还是雄性取决于亲代雄性熊猫精子类型,A错误。
B.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雄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Y,雄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0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0条+Y染色体的精子,B错误。
C.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其中有20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雌性大熊猫的性染色体是XX,雌性大熊猫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0对+XX,C正确。
D.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雌性,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结合,该受精卵发育为雄性,精子与受精卵结合是随机的,因此一对大熊猫生了一个雌性熊猫,下一胎生雄性熊猫的概率是50%,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熊猫的性染色体的组成。
16.C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
若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那么父亲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那么孩子的基因组成里一定有父亲提供的一个决定惯用左手的隐性基因。
17.D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
A.该小组采用的是抽样检测的实验方法,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取样,A正确。
B.由题干“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可知探究问题为: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因为品种不同引起的吗?B正确。
C.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实验测量结果可用柱形图表示,也可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图,在作图时以果实的长度横坐标,以个数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连线,C正确。
D.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分析图表及掌握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B
【分析】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
A.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高产奶牛是通过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出来的,A正确。
B.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来的,B错误。
C.高产倒伏小麦一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高产基因与抗倒伏基因组合到一起,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C正确。
D.普通甜椒的种子,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变化,经选择培育成为太空椒,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变异可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9.C
【分析】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据此判断。
【详解】
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错误。 B、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B错误。 C、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由体型小到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历程。
20.B
【分析】
(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3)图中甲表示藻类植物,乙表示苔藓植物,丙表示蕨类植物,丁表示裸子植物,戊表示被子植物。
【详解】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A正确。
BC.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B错误,C正确。
D.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D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是解答的关键。
21.肌肉和刚毛 ③ Ⅱ [4] 滑液 6肱二头肌 肘关节 A 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不同的骨上 鳍 翼 刺激蚂蚁寻找食物 气味的有无 气味 香水对蚂蚁的通讯造成干扰 社会 蚂蚁数量太少 排除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分析】
观图可知:图丙中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软骨,5关节窝,6肱二头肌,7肱三头肌,8肱骨,9肘关节。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
(一)(1)图甲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肌肉与刚毛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图乙中,Ⅰ头部、 Ⅱ胸部、Ⅲ腹部,①是触角、②是足、③是翅,翅是飞行的器官,主要在Ⅱ胸部。
(2)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中的滑液。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6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肘关节活动。
(3)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A正确。
(4)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动物的运动依赖于身体的结构。①鱼类生活在水中,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与鳍来游泳和平衡身体;鸟的前肢进化为翼,有发达的龙骨突,可以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人类主要依靠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精细而灵活的动作。
(二)(1)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 ,使它处于饥饿状态,刺激蚂蚁寻找食物,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
(2)据图可见:桥①和桥②的唯一区别气味的有无。
(3)根据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了C岛。得出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
(4)完成步骤二后在不干扰蚂蚁活动的情况下给桥①滴酒香水,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香水对蚂蚁的通讯造成干扰。
(5)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定的组织,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6)不能用1只蚂蚁,蚂蚁数量太少,易受偶然因素影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采集的蚂蚁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蚂蚁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7)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该小组完成步骤三后进行了几次重复实验,可以排除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22.AD E D 体外受精 C 胎生 ③ 胚盘 ① 卵壳 孵卵、育雏 接穗 形成层
【分析】
(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2)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叫做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叫做无性生殖。嫁接、扦插、压条都是植物的无性生殖。
【详解】
(1)图示的A昆虫完全变态发育,D青蛙的变态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图中的E是嫁接,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2)图中受精方式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D青蛙,其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A、B、C都是体内受精;胚胎发育方式与其他几种不同的是C人体,其胚胎发育方式是胎生,A、B、D都是卵生。
(3)图B鸟卵结构中的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③ 胚盘,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是① 卵壳,可以保护卵细胞。与D青蛙相比,鸟类的生殖具有更高的成活率,是因为鸟类具有孵卵、育雏等繁殖行为,很好地保护了后代个体。
(4)图E为保证嫁接成功,操作时应使[a]接穗与[b] 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利于成活。
【点睛】
掌握各种生物的生殖发育过程。
23.④胚珠 7 不遗传的变异 bb Bb或bb 2/3 白 Bb
【分析】
(1)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观图可知: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④是胚珠、⑤是花粉管、⑥是精子,解答即可。
【详解】
(1)如图1,豌豆植株在完成传粉、受精后,[④]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
(2)如图1,若③子房中的染色体为7对,则花粉管中的⑥精子含7条染色体,即7个DNA分子。
(3)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不可遗传变异。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从图2 红花自交,子二代出现了白花,白花是隐性性状,亲代红花的基因组成是Bb,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如图2,亲代中,若红花为父本,则白花植株所结的果实中,仍然是亲本的果皮颜色,白色,基因组成是bb,种子中胚的(花色)基因组成是Bb。
(5)如图2,子二代的红花植株中,含隐性花色基因的植株所占的几率为2/3,遗传图解如下:
。
(6)如图2,为了确定子二代中某红花豌豆甲的基因型,选取甲豌豆与某乙豌豆杂交,统计后代所得的豌豆共139植株,其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67:72,为了确定某一显性性状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侧交的后代的显、隐性状的比例为1:1时,则该个体为杂合子。测交的后代都为显性性状时则该个体为显性纯合子。因此则乙豌豆表现为白花,甲豌豆花色的基因组成是Bb。
【点睛】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仔细审题,认真解答。
24.小鼠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跳跃 小于 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秀丽隐杆线虫 有口有肛门
【分析】
(1)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
(2)两栖动物是指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果蝇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头部有复眼、单眼和口器等器官;胸部有二对翅,适于飞行,三对足,适于跳跃;体表有外骨骼。
(4)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详解】
(1)人类在生物分类上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柱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所以,人类与哺乳类动物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斑马鱼属于鱼类,非洲爪蟾属于两栖类,而小鼠属于哺乳类,因此小鼠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2)据图2柱状图可见:在面对90°方向的攻击时个体均会以跳跃的方式逃避捕食者;在遇到45°的攻击时,个体静止不动和退缩的比例均 小于0°的攻击。
(3)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4)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
【点睛】
熟记各类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灵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