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2《朱子语类》三则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431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2《朱子语类》三则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59431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朱子语类》三则课时作业
展开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居:居处,接受。
B.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量:衡量,考虑。
C.固其所也固:固然。
D.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博:取得。
解析C项,固,本来。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B.亦犹夫人之情也
C.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D.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
解析B项,古义,指一般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C.吾王之好鼓乐
D.轻暖不足于体与
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动词。B项,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B.是以其未得之也
C.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D.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三句为判断句。
答案B
能力提升
一、阅读鉴赏
(一)导学号549500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毕世:一生。
B.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博:取得。
C.曾不惨然
曾:曾经。
D.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奉:供。
解析C项,曾,竟然。
答案C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表判断语气,表反诘语气。B项,介词,把。C项,表判断;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助词,的;动词,去,到。
答案B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凡君主毕生经营的一切,都是天下人的。
B.现在把君主放在主要位置,把天下人放在从属位置,所有使天下没有一个地方得到安宁的原因,都在于有了君主。
C.现在的国君剥削天下百姓,供自己一人享乐,认为这理所当然。
D.这段文字运用对比手法指出国君是天下的“大害”,具有时代意义。作者希望社会回到没有国君、没有剥削的过去。
解析D项,“作者希望社会回到没有国君、没有剥削的过去”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D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2)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参考答案(1)我原是为子孙后代创业啊。
(2)唉! 设置君主的原因和道理,原来就是这样的吗?
(二)导学号5495002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原毁(节选)
韩 愈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是不亦待于己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己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众人:群众、大家。
B.吾未见其尊己也尊:尊重。
C.怠者不能修修:学习,求进步。
D.将有作于上者作:作为。
解析A项,众人,一般的人。
答案A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代词,……的人。A项,连词,和/名词,党羽、朋友。C项,代词,如此、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介词,在/介词,对。
答案B
11.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一项是( )
①举其一不计其十
②以圣人望于人
③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④强者必怒于言
⑤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⑥懦者必怒于色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解析③④⑤⑥都是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作例证,得出“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结论。①②是今之君子责人的态度。
答案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现在的君子却不像古时候的君子那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
B.作者认为,身居高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听到他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国家就一定可以治理好了。
C.“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毁”的根源在于“怠”与“忌”,众人对“良士”“非良士”的态度,又反映了当时的世风,证明了当时毁风猖獗。
D.作为古之君子的对立面,今之君子由于采取了责人待己的错误做法,所以于人于己都不利。
解析应是“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
答案B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2)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参考答案(1)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
(2)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的人不能求进步,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
参考译文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对人要求高了,所以别人就很难做好事情;对自己要求低,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很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能够这样也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却说:“我能够有这种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吗!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能够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他虽然有这种技能,但他这点本领不值得称赞。”抓住别人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追究人家的过去,不考虑他现在的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的人不能求进步,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我曾经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比较疏远,跟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厉害的人就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愤怒的话,懦弱的人就一定会面带怒色了。我还曾经对众人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那些不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人的朋友;要不,就是和他比较疏远,跟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厉害的人一定会说出高兴的赞成话,懦弱的人一定会喜形于色了。所以,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有所成就了,诽谤也就跟着产生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诋毁也随着来了。唉!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昭著,道德推行,真是难啊!
那些身居高位而将要有所作为的人,如果听到我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二、语言表达
14.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人世的沧桑,命运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会将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为后人留下经典。回眸历史的时空,我看见屈原在秋风江水中放逐悲愤,将高洁的人格与满腔的幽思化作一缕缕馥郁的香草,《离骚》一出世,屈大夫英名流芳百世; , , , 。
答案示例我看见司马迁在寒月冷光中书写执着
将命运的惨痛和人生的宏愿排列为一片片整齐的汗简 《史记》一搁笔 太史公文章烛照古今
15.阅读丰子恺漫画《跌一跤,且坐坐》,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1)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行李)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上角题写“跌一跤,且坐坐”等字。
(2)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应该从容淡定。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大学》节选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大学》节选精练,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人间词话》十则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人间词话》十则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含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日知录》三则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日知录》三则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