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学七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吉林省延边州-学七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识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我们在实验室中用的显微镜属于( )
A. 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跳蚤镜” D. 隧道扫描显微镜
2.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由于细胞的( )
A. 吸收养料 B. 分化 C. 分裂 D. 生长
3.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B. 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C. 含磷的、含钾的、含硼的无机盐 D. 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4.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 阳光、温度 B. 空气、温度 C. 水分、土壤 D. 花粉、病毒
5.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能运动 B.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C.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D. 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6.导管中运输的物质和运输的方向分别是( )
A. 有机物,从上到下 B. 有机物,从下到上
C. 水分和无机盐,从上到下 D. 水分和无机盐,从下到上
7.一株生命活动正常的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 只在白天 B. 只在晚上 C. 只在光下 D. 任何时间
8.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 杂草 B. 黄雀 C. 蘑菇 D. 螳螂
9.在光合作用中,所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A. 光能→热能 B. 光能→化学能 C. 化学能→光能 D. 热能→化学能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
A. 老虎吃野兔 B. 蛇吃老鼠 C. 青蛙吃昆虫 D. 蝗虫吃庄稼
11.生物圈包括(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C. 大气圈大部、水圈底部、岩石圈表面 D. 大气圈底部、水圈上部、岩石圈表面
12.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物体进行的( )
A. 呼吸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吸收作用 D. 光合作用
13.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 细胞→器官→个体
C. 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D.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1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
A.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 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C.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 都生活在陆地环境中
15.水族箱里养些新鲜的水草能让鱼儿活得更加健康,其主要原因是水草能( )
A.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衬托得鱼儿更漂亮 C. 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 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16.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的过程,叫做(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分解作用
17.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生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 分生组织 B. 保护组织 C. 营养组织 D. 输导组织
18.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衬”,句中的“花”和“叶”都是属于结构层次中的(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9.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是否有胚乳 B. 子叶数目不同 C. 胚芽数目不同 D. 胚的数目不同
20.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
A. 绿色出行 B. 节约用纸 C. 爱护花草 D. 浪费粮食
二、连线题
21.请将种子的结构与其相应的选项线连接起来.
①、种皮 ________ A、储藏营养
②、胚乳 ________ B、保护胚
③、胚 ________ C、能发育成植株
④、胚根 ________ D、发育成茎和叶
⑤、胚芽 ________ E、发育成根
三、识图题
22.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染色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可表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3)与乙相比,甲细胞特有的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量转化器是[________]________.
(4)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________]液泡.
(5)[________]__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3.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中请填写序号).
(1)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花粉是在[________]花药中产生的.
(3)雌蕊是由①柱头,[________]花柱和③子房组成.
(4)完成受精作用后④发育成________.
四、解答题
24.以下是小明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1)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缺少________.
(2)2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缺少________.
(3)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缺少________.
(4)用3号瓶可以与________号瓶组成对照实验.
(5)用1号瓶和2号瓶能否形成对照________(能/不能).
(6)每组用30粒种子而不是1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减少实验的________.
25.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对绿色植物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某同学就“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
(2)做出的假设:________;
(3)制定计划并实施: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坚持变量唯一逇原则,此实验的变量应是________.把两盆生长发育一样的蒜黄,甲盆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乙盆不罩,同时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几天后,去掉塑料袋,观察现象。甲苗仍为黄色,乙苗为绿色。
(4)得出的结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练习使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我们在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胞的基本结构,在观察微小生物时,如病毒,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2、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用电子束为光源,显示标本超微结构的显微镜。分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3、“跳蚤镜”: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位荷兰眼镜商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它的结构简单,放大倍数不高,只有10~30倍,可以观察一些小昆虫,如跳蚤等,因而有人称它为“跳蚤镜”。
4、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于1981年由格尔德·宾宁(G.Binnig)及海因里希·罗雷尔(H.Rhrer)在IBM位于瑞士苏黎世的苏黎世实验室发明,两位发明者因此与恩斯特·鲁斯卡分享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答案】C
【考点】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解析】【解答】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进一步构成植物体(或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人). 所以,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由于细胞的分裂缘故.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2、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
3.【答案】D
【考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4.【答案】D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花粉是植物上的一种结构,病毒能够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也属于生物,因此花粉和病毒都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亦称为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态因素就性质来说主要可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水、湿度和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合作关系等。
5.【答案】B
【考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A、植物属于生物,但植物一般不能运动,不符合题意。
B、生物都可以生长繁殖,说明生物具有能生长和繁殖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
C、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生物不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也有的生活在陆地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熟记生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6.【答案】D
【考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解析】【解答】解: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分析】熟记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及功能,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7.【答案】D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即:
所以呼吸作用在任何时间都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生物体的所有活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都要消耗能量,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所以,一株生命活动正常的绿色植物,在任何时间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8.【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概述
【解析】【解答】解:各种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蘑菇属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属于分解者,黄雀、螳螂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杂草属于生产者。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9.【答案】B
【考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含两个方面变化:一是物质转变,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二能量转变,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0.【答案】D
【考点】食物链
【解析】【解答】A、B、C三个选项中的生物都是动物,都属于消费者,所以不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D选项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庄稼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二者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产者是的绿色植物,因为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消费者指的是动物,因为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2)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竞争、合作和捕食等.
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答此题.
11.【答案】B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析】【解答】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主要生活着能够飞翔的鸟类和昆虫,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②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2.【答案】D
【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其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由此看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
故选D
【分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起到更新空气的作用;另外树木还能防风、防尘、净化空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
13.【答案】A
【考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解: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器官进一步构成系统,由八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动物体.可见动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故选:A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是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宏观到微观依次是动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14.【答案】A
【考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解: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
BC、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BC不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活在陆地环境中;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陆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识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15.【答案】C
【考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新鲜水草放在水族箱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由分析可知新鲜水草进行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水族箱里氧气的含量,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能让鱼儿活的更加的健康,所以水族箱里养些新鲜的水草能让鱼儿活得更加健康,其主要原因是水草能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16.【答案】C
【考点】蒸腾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A、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故C符合题意。
D、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初中生物的重点知识,也是中考 必考的知识点,在学习中必须予以重视,掌握相关知识。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17.【答案】A
【考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A、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形成其它组织.根尖、芽尖和茎的形成层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分生组织.该选项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能输送营养物质,如导管和筛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终生保持分生能力,由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
18.【答案】C
【考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花”和“叶”都是属于器官,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无系统.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个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构成。据此答题。
19.【答案】B
【考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可见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不同在于在于子叶数目不同,因此,B、子叶数目不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胚有子叶(1片)、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等。胚有子叶(2片)、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胚可以发育成植物体,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成分。
20.【答案】D
【考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解:A、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A错误;B、节约用纸,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B错误;C、爱护花草树木,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C错误;D、浪费粮食对于维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没有直接的关系,D正确.故选:D
【分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称碳﹣氧平衡.
二、连线题
21.【答案】B;A;C;E;D
【考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一般来讲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一般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种皮质地坚硬具有保护作用,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是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这个过程,种子的胚就发育成了幼苗,因此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故答案为:B、A、C、E、D
【分析】掌握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据此答题。
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将胚乳贮藏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胚的作用。
三、识图题
22.【答案】(1)④;细胞核
(2)乙
(3)①;细胞壁;③;叶绿体
(4)⑤
(5)②;细胞膜
【考点】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染色后,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④细胞核.(2)由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图与乙图相比,相同点是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甲图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乙图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3)与乙相比,甲细胞特有的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能量的转化器是③叶绿体.(4)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细胞液,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⑤液泡.(5)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故答案为:(1)4细胞核(2)B(3)1细胞壁;5叶绿体(4)3(5)2细胞膜
【分析】1、识图: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2、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异同,据此答题。
(1)细胞核: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与生物遗传有密切关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细胞质: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3)细胞膜:保护细胞的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4)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特有)。
(5)大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植物细胞特有)。
(6)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保护细胞的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植物细胞特有)。
(7)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23.【答案】(1)⑩;⑾
(2)⑥
(3)②
(4)果实
【考点】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解:(1)(3)在花的结构中,柱头、花柱、子房合称⑩雌蕊;花药和花丝合称⑾雄蕊.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2)花药里能产生花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4)受精完成后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会枯萎凋落.柱头、花柱和花粉管尚存,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受精作用,该过程一经完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故答案为:(1)⑩、⑾;(2)⑥;(3)②;(4)果实。
【分析】1、识图: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胚珠、⑤-花瓣、⑥-花药、⑦-花丝、⑧-花萼、⑨-花托、⑩-雌蕊、⑾-雄蕊。
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粉内有精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唯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雄蕊和雌蕊,所以花的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四、解答题
24.【答案】(1)缺水
(2)氧气
(3)温度低
(4)4
(5)不能
(6)误差
【考点】科学探究的过程,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从题目看:(1)1号瓶种子由于缺少适宜的水分所以不萌发;(2)2号瓶种子由于缺氧不能正常的呼吸也不萌发;(3)3号瓶种子由于温度太低不萌发.(4)4号瓶能够萌发具备了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3号瓶具备了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但是温度为低温,因此3号瓶可以与4号瓶组成对照实验.(5)1号瓶和2号瓶有两个变量:水分和空气,因此1号瓶和2号瓶不能形成对照.(6)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每组用3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误差.
故答案为:(1)缺水;(2)缺氧;(3)温度低;(4)4;(5)不能;(6)误差.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5.【答案】(1)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
(2)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3)是否有光
(4)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考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
【解析】【解答】解:(1)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此题是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作出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回答,因此,作出的假设是: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或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没有影响).(3)设计对照实验时,要坚持变量唯一原则,此实验的变量应是否有光。把两盆生长发育一样的蒜黄,甲盆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乙盆不罩,同时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几天后,去掉塑料袋,观察现象。甲苗仍为黄色,乙苗为绿色.(4)得出的结论: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故答案为:(1)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2)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3)是否有光(4)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分析】1、叶绿素的形成条件是光和适宜的温度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法
30粒种子,拧紧瓶盖
3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较多的水掩住种子
3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3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室温
室温
低温
室温
无机盐
作 用
缺 乏 症 状
例 如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状
草木灰
项目
分布部位
运输对象
运输方向
细胞特点
结构特点
导管
木质部
水分、无机盐
由下向上
死细胞
上下细胞间横壁消失,形成中空的导管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由上向下
活细胞
上下细胞间横壁上有筛孔
场所
原料
条件
产物
能量
呼吸作用
所有的活细胞
有机物、氧气
有无光皆可
二氧化碳、水
释放能量
低
等
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如:贯众、凤尾蕨、卷柏、满江红、肾蕨、蕨
高等 [出现迟]
阴湿环境
苔藓植物
[假根,有茎、叶分化]
如:葫芦藓、金发藓、地钱、墙藓
中等
阴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分化]
如:海带、紫菜、水绵
低等 [出现早]
水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学七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师大二附中-学七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学七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