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0年8月1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医院传出一起感染NDM-1细菌死亡病例。法新社透露,这名比利时男子是“NDM-1超级细菌”致死第一人。下列有关“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
2.2010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大面积旱灾,人畜饮水困难十分突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物体没有水就不能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部分水在细胞里可以自由流动
B.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C.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水
D.水在不同生物细胞中含量各不相同
3.肉毒杆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杆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0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可能出现 ( )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
C.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
D.以上各项都可能发生
5.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A.2个B.4个C.8个D.16个
6.2010年5月20日,《科学》杂志上宣告世界上首例人造生命——人造细胞诞生,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是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其基本思路是:人工合成DNA分子,并用膜将其与其他成分包裹后,放在一定培养基中培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辛西娅一定含有C、H、O、N、P、S等6种元素
B.辛西娅至少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6种化合物
C.辛西娅的诞生说明DNA能够直接控制生命活动
D.膜的作用是将辛西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7.下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和将葡萄糖运出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此细胞中运出,不需要消耗ATP
C.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
D.载体■和载体◆的组成单体相同,但结构有差异
8.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不同的膜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下图体现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选项中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表明膜蛋白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图2说明膜蛋白能够催化膜表面的代谢反应
C.图3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细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学信息
D.三个图能够说明膜蛋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9.生命系统有许多结构层次,下列选项中属于种群层次的是 ( )
A.洞庭湖湿地的所有生物
B.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全部猕猴
C.一块稻田中所有蝗虫的卵、幼虫和成虫
D.一个蜂箱中全部的工蜂
10.脂肪、抗体、DNA和RNA共有的元素是 ( )
A.C、H、OB.C、H、O、N
C.C、H、O、N、PD.C、H、O、N、P、S
11.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这是细胞的 ( )
A.主动运输B.扩散作用
C.渗透作用D.胞吞
12.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后,2010年在甘肃、青海、吉林竟然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H6N6,其结构如右图,俗称密胺、蛋白精,正是因为它含有氮元素,才让唯利是图的人拿它来冒充蛋白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变性后的蛋白质易消化
C.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中都含有蛋白质且蛋白质的合成方式都为脱水缩合
D.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三聚氰胺不能
13.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
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14.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1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B.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葡萄糖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16.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
B.在生物体内物质b约有20种
C.在人体细胞中物质c共有8种
D.物质d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1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18.关于植物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②具有支持、保护作用 ③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不属于细胞结构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9.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20.下列关于脂质中的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B.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C.是生物体的储能分子,具有保温作用
D.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2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成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B.生物体内的多糖都是能源物质,且都储存于细胞内
C.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工厂”
D.细菌、真菌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2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成分相同,都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23.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24.如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表乙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
甲
乙
A.将该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
C.细胞器B可能是甲图中的⑦
D.细胞器C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
2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B.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
C.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图中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乙图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
(3)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编号表示)。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结构中,代表氨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代表羧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代表肽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上述化合物是由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的。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水分子中氧来自________,氢来自________________。
(4)某种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其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蛋白质中的肽键,一般是使肽键断裂。假设该种酶也能使如上图所示物质水解,则水解后形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生物学知识判断它们是不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9分)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___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中。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水。如果大豆细胞内水分过多,则会使细胞的________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_______,则新陈代谢加强。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____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_______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如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
(1)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
(2)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3)经研究发现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后,光线比较容易通过溶液,溶液会逐渐澄清,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材料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 ml/L的葡萄糖溶液、0.3 m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笔。
实验步骤:①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②分别量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10 mL,注入A、B两支试管。③分别量取1 mL________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说明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相同。
30.(8分)某校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打算调查市场上的奶粉质量。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奶粉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牛奶中这种营养成分与NaOH、CuSO4溶液反应呈____色。目前检测技术中,单纯检测奶粉中________元素的含量无法确定这种营养成分是否达标。因为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可以在食品检测时提高这一元素的测定值,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危害消费者。
(2)奶粉有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之分。假冒脱脂奶粉有两种:一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二是用淀粉冒充。若用__________对样品进行检测呈________色,表明它是用淀粉冒充脱脂奶粉;若用____________试剂对样品进行检测呈__________色,表明它是用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
答案 1.D [“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DNA,体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A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项正确;不论是病毒还是细胞生物,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人的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C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许多生化反应必须有水参加,离开了水,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无法进行。]
3.C [根据结构简式,可以判断出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本质属于蛋白质。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根据R基判断出局部结构简式图中共由5个R基、5种氨基酸组成,脱水缩合时形成4个肽键。根据题干信息,肉毒类毒素是由两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因此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分别位于两条肽链两端。]
4.D [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原来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也可能改变了原来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功能一般也要发生变化。]
5.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在放大100倍时,设视野直径为d,则面积S=π(eq \f(d,2))2,此时视野中有64个细胞;当放大400倍时,其直径相当于原来的1/4,则圆面积S=π(eq \f(d,8))2,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
6.C [C、H、O、N、P、S等6种元素是主要元素;任何细胞都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NA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由蛋白质直接控制生命活动;膜能够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但不能完全保证。]
7.C [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出小肠上皮细胞,故可知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通过协助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ATP。同理可知,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需要消耗ATP。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但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载体的结构不同,运输的物质也有差异。]
8.D [细胞膜才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题目给出的三个图并未体现。]
9.C [种群是指分布在一定区域内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洞庭湖湿地的所有生物构成的是群落不是种群;广东和广西是两个地域,不符合种群概念;一个蜂箱中的全部工蜂是蜂群中的一部分,不是所有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10.A [脂肪只含C、H、O三种元素,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DNA和RNA共有的元素是C、H、O、N、P。可见,四者的共有元素是C、H、O。]
11.D [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都是由大分子构成的,故应该是胞吞。]
12.B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皆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具有这一反应条件而三聚氰胺没有。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时,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不是肽键。]
13.D [不同海绵细胞之间结合首先要进行细胞识别,与细胞识别相关的结构是糖蛋白。]
14.B [生物体总是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有选择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不管相同生物还是不同生物,组成它们的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不同生物间可进行物质交换。但是组成它们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由此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来自无机自然界,因此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据研究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即A、C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所问。]
15.A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有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Fe2+结合后才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16.C [由图可知,物质a为单糖,物质A为多糖,在动物细胞内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原;由C、H、O、N构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为氨基酸,其在生物体中约有20种;由C、H、O、N、P构成的物质c组成物质C,C为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即DNA,可知c为脱氧核苷酸,在人体细胞中有4种;物质d为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
17.B [A中吡罗红和甲基绿配成染色剂一起使用;C中烘干的目的是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防止被水流冲走;D中只能观察到染色后的区域,不能看到染色体和RNA。]
18.D
19.B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膜之间相互转化方式的认识,解答本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①根据教材可知能相互转化的膜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由于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是直接相连的,因此,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直接转化,而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不直接相连,需要一种中间形式——囊泡来完成转化,囊泡的形成需要经过“出芽”才能完成。]
20.D [固醇中的性激素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糖脂和糖蛋白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具有保温作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1.D [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糖类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但是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纤维素是多糖,但不是植物的能源物质。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仍可进行呼吸供能。]
22.B [由题目图示知1、3为原核细胞,2为低等植物细胞,4为动物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成分主要为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水绵细胞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4细胞无叶绿体。]
23.A [使用显微镜必须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换高倍镜时,因视野范围要变小,视野变暗,所以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增加进光量。]
24.D [该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所以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放在清水中不能发生;该细胞具有⑧叶绿体,所以不可能是根尖细胞;细胞器B不含有核酸,所以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⑦(核糖体);细胞器C不含有脂质,所以不含有生物膜,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⑧是叶绿体,含生物膜)。]
25.D [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顺相对含量梯度,即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量具有选择性,对于所需要的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
26.(1)④、⑦ (2)④、⑨ ④、⑥ (3)⑦→⑤→②→① (4)抑制(或破坏)了运输Ca2+的载体蛋白
27.—NH2 —COOH —CO—NH— (2)2 (3)3 2 三肽 脱水缩合 —COOH —NH2和—COOH (4) 和C6H5—COOH
不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因为它们不符合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即没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解析 (1)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2)氨基酸的种类是由R基决定的,根据R基结构可知题图所示化合物由2种氨基酸组成。(3)要知道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数目,应首先找到肽键(—CO—NH—)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有3个氨基酸通过2个肽键连接,多肽的命名和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数目相同,因此该化合物称为三肽。脱水缩合时前一个氨基酸的—COOH提供羟基(—OH),后一个氨基酸的—NH2提供氢(—H),—OH和—H结合生成水。(4)可先找出肽键,据此分析其水解产物,然后根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即可以推断出这些水解产物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8.(1)氢 水 蛋白质 (2)①自由 呼吸 ②大 (3)糖类 细胞壁 (4)蛋白质含S、核酸含P
29.(1)K+ (2)B(或主动运输) (3)实验步骤:②0.3 ml/L的葡萄糖溶液 0.3 ml/L的甘油溶液 ③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 溶液由不透明到澄清的时间 结果及结论:②加入甘油溶液的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短 ③两支试管内溶液澄清所用的时间相同
解析 图中A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蛋白,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代表自由扩散;B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代表主动运输;C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代表协助扩散。(1)红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吸收O2。(2)呼吸抑制剂抑制细胞呼吸,影响能量的供应,所以主动运输的过程受到较大影响。(3)本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实验设计题。实验目的是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根据题意,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糖和甘油,因变量是其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来判断红细胞的溶血速度。
30.(1)蛋白质 紫 N
(2)碘液 蓝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解析 (1)奶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单纯检测氮元素含量无法确定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2)据淀粉与碘液反应呈蓝色,可检测样品是否为淀粉冒充,据苏丹Ⅲ(或苏丹Ⅳ)与脂肪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可检测样品是否为全脂奶粉冒充脱脂奶粉。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A
67
28
微量
细胞器B
59
40
0
细胞器C
61
0
39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
(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
(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减数分裂同步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二 酶的特性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