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大山深处空气特别清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78%B.25%
C.21%D.58%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毛巾擦拭
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气味
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需将中毒人员立即转移到通风地方进行救治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
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
4.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转化为,已知中Ni 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5.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化学式是FeS2
B.该物质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C.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8∶11
D.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1∶2
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AB.BC.CD.D
7.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8.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19.8%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的CO2,将混合气体中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除去CO2中的HC1,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
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AB.BC.CD.D
1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并进行如图2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丙>甲
B.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t3℃,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图2中试管内所盛饱和溶液的溶质为对应图1溶解度曲线中的丙
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13.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加水的导电性,若用8%硫酸25g,通入直流电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则电解水的质量为( )
A.2.5gB.5gC.8gD.10g
14.将12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
A.88.5%B.87.5%C.86.5%D.85.5%
15.我们常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其计算公式为:原子利用率=×100%。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 )
A.CO和CH3OH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H2
二、实验题
16.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因此生石灰还可用作______。
(2)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3)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7.根据如图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并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Zn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填序号),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①用充满水的G收集H2,请将图G补画完整______。
②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锌晶体,可先加入过量的______除去制H2后溶液中过量的酸,过滤,______,降温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
三、填空题
18.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 (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4)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作用,现有A、B、C三种金属,A、B可溶于盐酸,C不溶于盐酸,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
①A、B、C三者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根据下列反应:Cl2+2NaBr=Br2+2NaCl,Br2+2NaI= I2+2NaBr
②Cl2、Br2和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③根据以上规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_____。
a Cl2+2KI= 2KCl+I2
b 2NaCl+I2 =2NaI+Cl2↑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对比实验)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_____(填“强”或“弱”)。
(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五、流程题
20.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CO3+ H2O + CO2===Ca(HCO3)2;
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Ca(HCO3)2CaCO3↓+H2O+ CO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_________(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六、计算题
21.普通黄铜仅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现有一块50.00g黄铜样品,某同学利用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来测定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有关数据如图。问:
(1)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
(2)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有吸附性
脱色制白糖
B
氧气能供给呼吸
救治病人
C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作化肥
D
浓硫酸有吸水性
作干燥剂
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铁
B.向一定量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
C.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D.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稀盐酸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编号
操作
现象
甲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乙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
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
被破坏
Na+或①_____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2SO4固体
②_____
氧化铝薄膜
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也为21%。
故选:C。
2.C
【详解】
A、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故选项说法错误。
B、闻浓盐酸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味进入鼻孔,而不能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故选项说法错误。
C、把一氧化碳中毒者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可有效降低CO在中毒者体内含量,同时获得较多的氧气,对缓解中毒有很大帮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腐蚀性,不慎洒在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而不是硫酸,因为硫酸具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B
【分析】
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x属于单质;y属于化合物;z属于氧化物。
【详解】
A、红磷属于单质,错误;
B、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正确;
C、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错误;
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B。
【点睛】
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4.C
【详解】
已知NiFe2O4中Ni元素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4=0,则x=+3价。故选C。
5.A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8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物质由铁、硫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8,故选项说法错误;
D、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而制白糖,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可以救治病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可用作氮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D、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干燥剂,物质的性质和用不途表述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
离子是由原子的是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时带正电荷,正电荷数等于失电子数,得电子时带负电荷,负电荷数等于得电子数。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得失电子的过程中原子的质子数不变。Fe3+、Fe2+、Fe三种粒子,分别是铁原子失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或原子,所以其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电子层数相同,相应电子层上电子数相同时,属于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于三种微粒的电子数不同,所以电子层结构不完全相同;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三种微粒的质量几乎相等;等质量的三种微粒个数相同,含有的质子数相等。选A
8.A
【详解】
A.纸袋内的铁粉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在氯化钠的作用下,锈蚀速率加快,但是集气瓶内无需事先加入少量的水,故错误;
B.进入广口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也就是广口瓶内氧气的体积,所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故正确;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铁粉锈蚀可将广口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则实验结果就与拉瓦锡实验的结果十分接近,故正确;
D.拉瓦锡的实验中用到的药品是金属汞,汞有毒;而该实验中用到的是铁粉、活性炭粉、氯化钠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正确。
故选A。
9.B
【详解】
A、除去CO中的CO2,将混合气体中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和二氧化碳不反应和一氧化碳反应,A错误。
B、除去CO2中的HC1,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二氧化碳不反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然后通过浓硫酸去除水蒸气,B正确。
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含有二氧化碳,C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气体,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斜率大于铁反应产生氢气的斜率;等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提供的氢元素相等,产生的氢气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向一定量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锌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n+Fe2(SO4)3═3ZnSO4+2Fe,每19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112份质量的铁,溶液的质量会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一定质量的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时,稀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后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因此开始不产生氢气,一段时间后产生氢气,当铁完全反应后氢气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锌强,因此相等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锌和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大,因此产生的氢气少,故符合坐标,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
A、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丙>甲,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则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3℃,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溶质析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丙的饱和溶液降温没有溶质析出,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2中烧杯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溶解在水中放出热量,烧杯中溶液温度升高,试管内所盛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该溶质为对应图1溶解度曲线中的丙,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2.B
【详解】
A、Fe和Fe2O3能与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不需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含硫酸质量为:25g×8%=2g,当硫酸质量分数为10%时溶液质量变为:=20g,所以溶液质量减少了25g-20g=5g,所以电解水的质量为5g。
故选B。
14.B
【分析】
CO和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CO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而使气体质量增加;因此,利用充分反应后气体增加的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
【详解】
解: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
x=10.5g,
则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100%=87.5%。
故选:B。
15.A
【详解】
由题意知,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型化学,其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根据这一观点,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A、CO和CH3OH,这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很容易使C、H、O的原子个数比达到1:2:1,故正确;
B、CO2和H2O,其中两种物质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错误;
C、H2和CO2,其中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错误;
D、CH3OH和H2,其中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错误。
故选:A。
16. (食品)干燥剂
【详解】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因此生石灰还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烧杯 CD ABF Zn(ZnO、Zn(OH)2、ZnCO3) 蒸发(加热)浓缩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为烧杯。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锥形瓶和分液漏斗。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Zn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若用Zn和稀硫酸制备氢气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ABF,B中试管有破洞,可以放入锌粒,烧杯中盛放硫酸,将试管和硫酸接触时,发生反应,关闭止水夹,产生的氢气将硫酸压出试管,故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用充满水的G收集H2,氢气密度比水小,要短进长出,则 。
②锌和硫酸反应后得到硫酸锌,可能含有硫酸,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锌晶体,可先加入过量的Zn(ZnO、Zn(OH)2、ZnCO3),这些都可以和硫酸反应并生成硫酸锌,过滤,蒸发(加热)浓缩,降温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
18.Ag、Cu Mg(NO3)2 Cu(NO3)2 Mg(NO3)2、Cu(NO3)2 AgNO3 A>B>C Cl2>Br2>I2 a
【详解】
(1)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若滤渣中有镁粉,说明镁粉过量,因此硝酸银、硝酸铜都被置换,所以滤渣一定还含有银、铜;化学式为:Ag、Cu;
(2)若滤渣中有铜粉,说明硝酸银一定被反应完,镁是否过量不能确定,但镁一定参加反应生成硝酸镁,硝酸铜是否反应不能确定,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硝酸镁、硝酸铜化学式分别是:Mg(NO3)2;Cu(NO3)2;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说明镁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镁,硝酸铜没有被反应,硝酸银是否完全被反应,不能确定,因此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硝酸铜,不能确定硝酸银;故硝酸镁、硝酸铜化学式为:Mg(NO3)2、Cu(NO3)2;硝酸银化学式为:AgNO3。
(4)①由题意可知,A、B可溶于盐酸,C不溶于盐酸,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A、B大于C;由将A投入BCl2溶液中可发生反应:A+BCl2═ACl2+B,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A大于B,由此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C。
②由题意可知,与金属置换反应规律相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也有类似的规律。由Cl2+2NaBr═Br2+2NaCl可知,Cl2单质的活泼性大于Br2,由Br2+2NaI═I2+2NaBr可知,Br2单质的活泼性大于I2。由此可知,Cl2、Br2和I2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
③由于单质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所以反应Cl2+2KI═2KCl+I2能发生,而反应2NaCl+I2═2NaI+Cl2↑不能发生。
19. 甲 强 甲实验中未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对氧化铝薄膜没有破坏作用 SO42- 无明显现象 正确
【详解】
[查阅资料]
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
(1)甲实验是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乙实验是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对比甲乙可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乙实验中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铝能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3)小明同学的观点错误,否定的依据是,甲实验中未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水对氧化铝薄膜没有破坏作用;
[猜测与探究]
①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氯化钠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铜析出,说明Na+或Cl-,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②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则因为氧化铝薄膜的保护作用,铝丝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
[结论与反思]
前述猜测正确,这是因为根据上述实验氯化钠可以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而Na+又不能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则说明Cl-可以破坏铝丝表面的氧化膜。
20.CaCO3CaO+C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搅拌、过滤 悬浊液 碳酸钙的颗粒细小 回收利用二氧化碳,不但使生产成本降低,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分析】
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或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详解】
(1)①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为碳酸钙;
②生成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为二氧化碳,C为氧化钙,生成的D为氢氧化钙;
③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④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所以本题答案为:CaCO3CaO+CO2↑,
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
(2)轻质碳酸钙的颗粒细小,属于悬浊液,所以本题答案为:悬浊液,碳酸钙的颗粒细小;
(3)流程①、②、③的③是将碳酸钙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加以利用,所以本题答案为:回收利用二氧化碳,不但使生产成本降低,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
21.(1)67.5%;(2)0.5g;(3)10%
【分析】
(1)根据黄铜中铜不与盐酸反应,由图1可知黄铜完全反应后所剩余的质量即铜的质量;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完全反应时消耗锌的质量,计算产生氢气的质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图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及所消耗锌的质量、放出氢气的质量,计算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由消耗锌的质量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使用溶质质量分数算式,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详解】
解:(1)根据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由图1可得黄铜中铜的质量为33.75g;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67.5%;
(2)黄铜中锌的质量=50.00g﹣33.75g=16.25g;设完全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为x,设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y,
x=0.5g,
y=18.25g,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
答:(1)黄铜中Cu的质量分数67.5%;
(2)样品完全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为0.5g;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放出氢气的质量﹣参加反应金属锌的质量。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陆丰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陆丰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应用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