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同步测试题
展开课后训练
1.刚果红可以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 )。
A.纤维二糖 B.纤维素
C.葡萄糖 D.麦芽糖
2.在温度条件适宜的热带雨林,纤维素分解菌分解落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关于微生物的代谢速度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快得多的原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
B.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迅速
C.适宜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非常快
D.微生物内酶的种类比其他生物多
3.下列有关纤维素酶作用的验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报纸、复印纸来代替滤纸条
B.两支试管中所加缓冲液的量相等
C.在一定范围内,滤纸条的分解速度会随着纤维素酶量的增加而加快
D.振荡会加快滤纸条的分解
4.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5.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多种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其中有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
A.硝化细菌 B.蓝藻
C.蚯蚓 D.兔子
6.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
D.维生素或指示剂
7.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8.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其含有( )。
A.NaNO3 B.KCl
C.酵母膏 D.纤维素粉
9.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有机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培养基中加入有机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有机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参考答案
1. 答案:B
2. 答案:D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分解纤维素快,主要原因是细菌的细胞比较小,相对表面积要比动植物细胞大,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度快,再加上环境温度适宜,繁殖的速度也快,所以分解物质的速度比动植物细胞快得多,而不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酶的种类多。
3. 答案:B
解析:在验证纤维素酶作用的实验中,两支试管中所加缓冲液的量分别为10 mL和11 mL,加入10 mL的试管中还需滴加1 mL的纤维素酶,而另一支试管则不加。
4. 答案:C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如果在所采集的土样中含量少,稀释涂布在鉴别培养基上后形成的菌落数少,不利于挑选所需菌落,通过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5. 答案:C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能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并利用葡萄糖,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蚯蚓生活在泥土中,以土壤中腐烂的有机物为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蓝藻为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兔子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6. 答案:A
解析: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或高浓度食盐的目的是为了将某种或某些微生物分离出来,属于选择培养基。指示剂或化学药品则可以使微生物表现出特定的颜色或现象,从而起到鉴别作用。
7. 答案:B
解析:通过鉴别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中的菌落只是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的初步筛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酶的测定,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8. 答案:D
9. 答案:(1)目的菌
(2)有机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
(3)减少 增加
(4)划线
(5)灭菌
解析:要分离出降解有机化合物A的微生物,必须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采用选择培养分离的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有机化合物A,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使该菌的数量上升,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根据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方法知该微生物为异养需氧型生物,因此,随着微生物的数量不断增多,有机化合物A不断消耗而减少。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以免造成污染。
人教版 (新课标)课题2 腐乳的制作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课题2 腐乳的制作综合训练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时练习,共3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2 腐乳的制作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2 腐乳的制作巩固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腐乳发酵中具有防腐杀菌作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