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全专题的基础,理论性较强,学生会感到抽象和深奥,也不适宜过分探究。但本专题又是社会热点,容易调动学习兴趣。因此,宜借助多媒体和网络,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简述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受精过程。
(2)简述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提高自学的能力,有助于理解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胚胎工程建立及发展的意义。体会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2)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3)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
2.教学难点
(1)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获能、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2)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四、学情分析
五、教学方法
1.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学案预习部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有一对夫妇,妻子因病切除了子宫,但他们一直想有一个亲生(携带他们遗传信息)的孩子,你能从理论上想一办法替他们完成这一愿望吗?
学生观看关于“试管婴儿”的一个科学片。
教师:近年来通过科学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这方面的成就已是硕果累累。书本59页的照片展示的就是胚胎移植处理后同时期出生的高产羊的小羔羊。本专题介绍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 胚胎工程。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各种家畜精子发生的过程如何?
教师多媒体演示精子发生的过程。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请用箭头图绘出精子发生的过程的各阶段。
2.阅读P61,观察图3-2,精子变形发生了哪些变化?
3.观察P62图3-3,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分为哪几部分?与动物体型大小有没有关系?
4.精子细胞变成精子过程中,细胞核和线粒体都保留,如何理解此现象?
5.为何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
展示学习成果,每小组选一位代表介绍。
评价及总结:多媒体展示
探究二:哺乳动物卵巢、卵泡和卵子的关系?
学生阅读62页,观察图3-4,讨论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观察图3-4,一个卵泡中能形成几个成熟的卵子?
2.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还是指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3.刚排出的卵是成熟的卵子吗?它在母体的什么部位与精子受精?
评价及总结:正常情况下,一个卵泡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刚排出的卵子尚未完全成熟,仅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需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排出的卵子是在输卵管内与精子受精的。
探究三:卵子的发生过程如何?
教师多媒体演示卵子发生的过程。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观察图3-5,哺乳动物卵子的发生过程分哪些阶段?
2.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展示学习成果,每小组选一位代表介绍。
评价及总结:多媒体展示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本节我们已经了解了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下面要学习的就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的过程。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第2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上一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下面要学习的就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合子,即受精的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师:我们先了解一下雌性生殖系统的一般结构,请大家看多媒体,可以看出,精子从射精部位运行到受精部位,要经过一段跋涉。因此可以想象精子要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这也是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张明觉发现的一种现象,我们一起看一下当年对这一科学发现的电视报道。
师:这一发现为改善体外受精的培养条件找到了理论依据,从而为体外受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张明觉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也是当之无愧的。这一阶段也是精子的准备阶段,精子获能。卵子也要进行准备,卵子的准备主要是继续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也就是进一步成熟,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受精过程。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受精的过程怎样?
师:请大家结合多媒体动画哺乳动物受精过程示意图,自读书本,读完以后请同学们为每一阶段配上一段解说词。
生:这是精子穿越放射冠的过程(放射冠是卵子外围的卵丘细胞群)。精子的顶体会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穿越放射冠的通路。
生: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精子开始与透明带接触,顶体又将透明带溶出一条通道,精子正在穿越透明带,逐渐接触卵黄膜。
生:现在大家看到的画面是精子入卵以后,精子头膨胀形成雄原核,同时被精子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释放出第二极体并形成雌原核的过程。
生:雌、雄原核正在融合,形成受精卵。
生:受精卵开始进行卵裂。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什么是受精?包括哪几个阶段?
2、受精的场所是?
3、以精子的运行途径为线索,设计简图说明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
4、阻止多精入卵受精的屏障有哪些?
总结:受精过程中有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第一道是透明带反应,第二道是卵黄膜封闭作用。
探究二:胚胎发育经历了哪些阶段?
教师:大家看一下胚胎发育的录像。我们一起小结一下胚胎早期发育的过程。注意每个时期的一些特殊结构。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阅读P66-67,图3-8用箭头图表示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哪几个阶段?
2、早期发育的胚胎各有哪些变化?
总结:多媒体展示
探究三:资料分析
师:利用刚才的基础知识,我们完成67页的资料分析。同桌讨论。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表中哪种动物的胚胎在进入子宫时发育程度最高?
2、将体外培养的马胚胎移植到母马子宫时,应选择什么阶段的胚胎?如果换成牛又该怎样处理?
3、为什么说关于动物的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研究,会为胚胎工程提供理论基础?请结合本节内容举例说明。
总结:马应选择囊胚阶段的胚胎。牛应选择8-16细胞阶段的胚胎。为了提高牛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在实践中通常用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认识了自然条件下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基础上,在体外才能进行有效的模拟,从而为胚胎工程铺平道路。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进行体外受精时,将卵母细胞取出后,是否应当将它置于与输卵管中相似的环境,让它进一步成熟?
从卵巢上取出的卵母细胞还没有成熟,尚未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应在体外人工模拟输卵管环境进行培养,才能使其成熟,即达到受精前的成熟阶段。
这节课后大家先预习《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第1课时(一)精子的发生
1.场所
2.过程
(二) 卵子的发生
1.场所
2.过程
第2课时
(一)受精
1、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
2、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
3、受精阶段
(二) 胚胎发育
1、卵裂期特点
2、桑椹胚特点:
3、囊胚特点:
4、原肠胚特点:
十、教学反思
本节是本专题的起始课,课文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运用多媒体、图解等进行讲述。讲述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将概念灌输给学生”。例如,让学生自己比较出精子与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总结出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要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亲身体会并组织所学的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1节 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酵工程史话,发酵与食品生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