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评课ppt课件
展开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壁画,局部1508---1512年)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壁画中的许多人物虽多系宗教人物,但他们都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体态健康,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显示了米开朗基罗是用人文主义思想来表现这些宗教人物的,寄托了他一贯追求的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理想。所以,这一作品与其说是表现虚幻的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倒不如说是米开朗基罗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壁画,局部1508---1512年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壁画 局部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局部
在作品中,巴尔扎克的头显得稍大,头发蓬松,身材健壮,身上裹着一件睡袍,显得简洁凝练,富有整体感,从而突出了巴尔扎克那雄狮般充满智慧的头脑。作家彻夜未眠,凝神思索,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任凭思绪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这尊略微有点儿夸张的真实形象,包含着一个文学天才的丰富智慧、深蕴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生活作出的广泛的判断力、理解力。作品的初稿完成时,雕像还有一双抓着睡袍的手。罗丹的学生布尔德尔看见这件雕塑时,对这双塑造精湛的手大为赞赏。当他离去后,罗丹毫不犹豫地去掉了这双手。因为这双完美的手把雕塑的主体——头和身体的魅力都削弱了。
巴尔扎克 (雕塑,1898年) 罗丹(法国)
巴尔扎克是法国 19 世纪文坛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对他非常敬慕,十分乐意为他塑像。 所以 1891 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表示:“ 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 在罗丹10岁时,巴尔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和研究,前后作了四十多件形象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 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他们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他们之特殊,就在于他们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上的敏感性,他们是以艺术视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的。他们受到无论是现实还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起表达和创造的冲 动与欲望。
牛头 雕塑,1943年 毕加索(西班牙)
除了绘画外,毕加索还从事多种艺术活动。约从 1940 年起,他在波伊斯盖鲁普时期产生了新的灵感。他从捡到的骨头、石子等物品中获得艺术启发。他利用这些废物做了些小型雕刻,或在上面刻出古典式侧面像。雕塑《牛头》就是那时期的代表作品。 《 牛头 》 用的材料全是现成物品,即一个自行车座和一个车把。这些现成品到了他的手里便激发了他的 想 象力,他巧妙地构思了这一尊“公牛”。他的朋友迈克尔 · 累利斯看后不无玩笑地对他说 :“那还不够,应该能够拿起一块大木头就发现它是一只鸟儿 。” 并为这件新作向他道贺。这就是后来具有广泛影响的《 ready make》(现成品)雕塑,毕加索是这种艺术的先驱者。
二、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夏加尔回到了祖国。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曾一度让他担任主管艺术的职务,但由于他不能适应当时的创作环境,1922年又来到了巴黎,从此一直生活在这里并加入了法国籍,最终成为西方现代派美术中富有独特艺术个性的著名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早期受立体主义影响,以后喜欢表现幻想,富有想象力,具有梦幻的特点。 《生日》是他最典型的作品。画上描绘他在结婚前一次与他的女友贝拉相会的印象。那天夏加尔生日,贝拉拿着鲜花,步履轻盈地走进画室,他便立即跃起,飞到半空中,转过头来吻她。人物飘飘欲仙,构思颇具幽默感,表达了画家愉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爱情的赞美。
生日 油画 1915年 夏加尔 (俄国)
愚公移山 中国画 1940年 徐悲鸿
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这时徐悲鸿正在印度访问,在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引荐下,徐悲鸿拜访了印度圣雄甘地,并在印度的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先后举办画展。画展由泰戈尔撰写序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4月,徐悲鸿喜闻国内传来鄂北大捷,非常高兴, 他感到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积小胜为大胜,才能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此,他以中国传统故事“愚公移山 ”为素材,重新创作了一件作品,以表达他的这种思想,就是这幅《愚公移山》。
离婚诉 版画 1943年 古元
古元(1919— ),广东中山县人。1938年去延安,先入陕北公学,课余参加校美术组的活动,结业后被派往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创作了《开荒》、《播种》、《秋收》、《骆驼队》等作品。1940年夏毕业后到延安县川口区碾庄乡担任文书,生活在解放区的农民中间,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黑白木刻积极反映当地农民的生活。这段时间的锻炼对他以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除锻炼了他面对生活的创作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质朴的艺术作风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就是在这个时期古元创作出了他的一批重要作品,如《运草》、《羊群》、《冬学》、《选民登记》等。这些作品奠定了古元基本艺术风格,即朴实、自然,在单纯、平易之中包含着很高的艺术技巧。因此,当徐悲鸿1942年10月15日在重庆“全国双十木刻展览会”上看到古元的作品的时候,立刻称赞他是“卓绝之天才”、“中国共产党之大艺术家”,是“延安画派”和解放区版画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他除了继续从事版画创作和美术教育以外,还创作水彩画,并一直担任中国美术界的领导职务,是中国现代最著名的版画家之一。
丛竹图 中国画 郑燮(清)
郑燮( 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曾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的小县令,因主动为人民申请赈济救灾而被罢官 ,以后定居扬州 ,卖画为生 。他能诗善画 ,一生喜欢画兰花和竹子 ,尤以画竹著名 , 是富有革新精神的 “扬州画派 ”(俗称 “ 扬州八怪” )的杰出代表。这幅《丛竹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画写一丛墨竹,老干新篁,浓淡相间,重叠错落,疏密有致,劲拔挺秀,老嫩分明。又自作长题于竹枝之间,别有一番情趣。从这自题中知道此画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此时画家已 71岁,是他逝世前两年的力作。
三、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
怒吼吧 中国版画 1935年 李桦
这一作品和《义勇军进行曲 》产生于同一时代环境。面对这幅画 ,耳畔又响起那激昂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原作尺幅很小,但有巨大的张力。
开国大典(油画,1952-1953年)董希文
油画《开国大典》,是董希文的著名的代表作。他曾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做了必要的强调和删减,特别是大胆地把国家领导人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侧集中表现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此外,画家为了适应这一特定题材的需要,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调的单纯与强烈的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呼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既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此画曾被修改过三次,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才恢复了原貌 ,但此时董希文已逝世,由他的学生、著名油画家靳尚谊等完成了复原任务。
荆柯刺秦王 画像石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汉)
这是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名为《西王母历史故事车骑画像石》中的一小部分。这块画像石的画面共有五层,第一层(即顶部)刻画神坛上的西王母;第二层自右至左依次刻画伏羲、女娲、祝诵、神农、黄帝、颛顼、帝尧、帝舜、夏禹及夏桀等帝王图像;第三层自右至左刻画曾母投杼、闵子骞御车等历史故事;第四层自右起刻画曹子劫桓、荆轲刺秦王等故事;第五层刻画行驶的一列车骑。课文图版中的一段即描绘“荆轲刺秦王”的情节。 画面上荆轲与秦王两个主要人物(左侧为荆轲,右侧为秦王)的形象都十分传神,匕首穿透铜柱的细节描写,显然是一种艺术夸张,既渲染了荆轲掷出匕首时所迸发出的力量,又突出了这一场生死搏斗的激烈紧张气氛。
卢昂大教堂组画油画,1894年莫奈(法国)
《卢昂大教堂》更体现了莫奈企图真实地捕捉现实的愿望。他在同一地点同时展开数张画布,每块画布只在同一时间画上 10 到 15分钟,每天同一时刻在相同的光线下工作,直到完成,这样每一组画像一个完整的乐章一样构成一个整体 。 《卢昂大教堂》 在 1893 年共画了20幅。这些作品完全成了色彩的交响—物体的结构都消失在这种交响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强调了色彩近乎纯色的同时并置,已使画面变成了色点之间的闪烁,不过只有到了新印象主义时,纯色点的并置才更纯粹起来。
析世鉴(综合材料,1985年)徐冰
在这件作品中, 徐冰以版画刻制的语言方式进行印刷,以此追求和返回到版画最初的本质,但同时又把这些“印刷品”置于空间和环境之中,营造出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从而使作品进入观念的综合表达而非语言的单一表现——这里既有版画的语言 , 也与雕塑和建筑相关,但更表达了作者对 “版画 ”的本质和概念拓展问题的关注 , 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 、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杜 尚 认 为艺术创作的关键就在于 “发现”,在于从日常人们习惯了的但又不在意的事物中 “发现”艺术的存在。这种观念十分重要,它对以后的观念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活动艺术、废品艺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里的《》(又称《有胡须的蒙娜丽莎》)是杜尚现成品艺术的又一重要代表作。
L.H.O.O.Q马塞尔·杜尚作19厘米x12.7厘米纽约,玛丽西斯勒夫人藏 1919年, 杜尚用铅笔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复制品上加胡须。
转战陕北中国画1959年石鲁
墨竹图 文同 (宋)
自行车装置1913年杜尚(法国)
红黄蓝 雕塑 1990年 赵瑞英
瓶花油画1974年卫天霖
格尔尼卡 1937毕加索(西班牙)
生之欢乐1946毕加索(西班牙)
卖血后 版画 1948年 黄新波
黄新波的作品常采取象征性表现手法,富于装饰性。这件作品表现旧社会为生活所迫的卖血者,以天旋地转的背景,烘托卖血后的痛苦感觉。
良民塑像漫画 1945年 丁聪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油画1870---1873年)列宾(俄国)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油画,1881年)苏里柯夫(俄国)
山水(中国画,1979年)张大千
地罡(雕塑,1990年)隋建国
第三国际 纪念碑模型 1919年 塔特林 (俄国)
这是《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做的,也是俄罗斯的构成主义。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背景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王式廓《血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因何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七课 是什么使美术的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百变蒙娜丽莎,猜一猜,看一看,文艺复兴早期,空气透视法,画画没意义,交流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