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5《机械效率》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1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5《机械效率》课时练习(含答案)第1页
    2021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5《机械效率》课时练习(含答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4 机械效率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4 机械效率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机械效率》课时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用起重机吊装石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仅为40%—50%,其原因是起重机工作时( )
    A.额外功较大 B.有用功比总功大
    C.要消耗能量 D.额外功可以为零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力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没有摩擦时,机械效率一定等于100%
    D.做同样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小红家住在16楼,她第一次上楼时电梯中只有她一个人,而第二次上楼时电梯里有十个人,于是小红做出如下判断(不计摩擦和钢索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A.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
    B.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所做的额外功是相同的
    C.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所做的总功是相同的
    D.两次上楼过程中提升电梯的电动机的效率是相同的
    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2 m,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 )
    A.80 N,80 J B.80 N,160 J C.40 N,160 J D.40 N,80 J
    机械效率所反映的机械性能是 ( )
    A.做功的快慢 B.做功的能力
    C.额外功多少 D.功的利用率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B.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
    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为200 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人的体重为600 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 。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0 kg的木箱,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5 m、高1.6 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功为 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g取10 N/kg)
    小华同学用动滑轮提升钩码,探究动滑轮的做功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拉力F是绳受到的力、s是手移动的距离、h为钩码上升的高度、钩码所受的重力为G.
    (1)手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上升的高度h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3)手拉绳所做的功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滑轮拉钩码
    所做的功,理由是:(给出2条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示意图,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工人在 2 s 时间里,用100 N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50 cm,把重力为1 000 N的重物匀速抬高4 cm,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 m/s,所做的有用功是 J,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 。
    三、实验题
    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她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 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 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 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她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她们找出原因: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4)若提升的钩码增加到6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四、计算题
    如图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往3 m高的平台上运沙土,已知沙土的质量是40 kg,袋子和动滑轮共重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工人匀速拉动绳子时,所用的拉力是多大?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s 0 参考答案
    答案为:A
    答案为:B;
    解析: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G物+G动),n1=2,n2=3,所以绳端的拉力F1=(G物+G动),F2=(G物+G动),所以F1>F2,故A错误。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动h,W有=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因为η=,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B正确。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动滑轮为省力机械,故C错误。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2=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所以s1=2h,s2=3h,则s1≠s2,故D错误。
    答案为:D;
    答案为:B
    答案为:B
    答案为:D
    C
    答案为:C
    答案为:80% 1 150 N
    答案为:2 000 400
    答案为:s=2h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 刻度尺 大于 手要提升动滑轮做功 绳与动滑轮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
    答案为:0.02 40 80%
    解析:物体上升的速度v= QUOTE 0.02 m/s;有用功W有=Gh=1 000 N×0.04 m=40 J;
    总功 W总=Fs=100 N×0.5 m=50 J;千斤顶的机械效率 η= QUOTE 80%。
    答案为:(1)竖直
    (2)弹簧测力计提升高度数据有误
    (3)80%
    (4)变大
    (5)如图所示。
    解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绳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拉,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较稳定、易读数。
    (2)由题图甲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为5段,而已知钩码被提升高度测量准确,
    由s=nh得s=0.5 m,所以弹簧测力计提升高度这一数据在表中填写有误,
    由此导致总功算错。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由η=求得,η≈80%。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重物重力的增大而变大。
    (5)看机械效率是否与绳的绕法有关,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论证,只改变绳子绕法,钩码数应保持不变。
    答案为:250 N;1200J;80%; 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下册5 改变世界的机械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5 改变世界的机械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改变世界的机械 同步练习,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第3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第3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0,9 N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全册5 机械效率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