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 课件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1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2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3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4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5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6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7页
    2.3城市化必修2人教版高中地理第8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还表现在,“推拉理论”,除此之外还有,环境污染,社会经济问题,城市与自然景观协调,节能屋顶,绿色交通,绿色阳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对比两幅图,你发现图中城市有何变化?
    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等级提升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生产活动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
    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①就业机会多②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交通便捷
    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图2.18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发达国家快 发展中国家慢
    发达国家缓慢发展中国家迅速
    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中国家起步晚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特点—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图2.19 城市化进程示意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郊区城市化。
    大城市的中心区衰落、逆城市化等。
    案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
    巴西城市化进程过快,且把贫民窟置于城市规划之外,导致贫民窟规模扩大,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变太阳辐射、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是大量聚集的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包括臭氧、氮氧化物、醛、酮、过氧化物等
    酸雨是指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二氧化硫和粉尘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市民普遍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短短几天就有 4,000多人被黄色烟雾夺去生命。
    污染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
    由镉引起的人畜致病事件,在我国也有发现,广西兴坪镇前几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鸭子常下软蛋,耕牛站立不起,农民们常感到头痛,四肢疲软,全身酸痛等。后来查明,这是上游一个富含镉的铅锌矿在作怪。河水中的镉污染是人畜病因所在。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塑料袋、易拉罐、废电池等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工厂、施工场地的机器声,车辆的噪声、商店中的音响发出的噪声等
    光污染多为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有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不适, 可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
    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出现环境污染问题,还会出现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卫星城是指在中心城市或城区附近的城市、城县和城镇。
    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
      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扩散。
    b模式优点是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活动: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
    c模式优点是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弱了城市热岛效应,且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1.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是(  )  A.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  B.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  C.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缩小  D.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
    2.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A.起步早,发展慢B.出现逆城市化C.城市发展较合理D.城市化水平低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A.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B.大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膨胀,中小城市发 展缓慢C.城市化发展起步晚、速度快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 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6、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相关课件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试讲课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试讲课备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主要标志,几千年前,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缓慢发展,加速发展,空前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