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试卷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1单元 第4课 学业分层测评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试卷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1单元 第4课 学业分层测评4第1页
    试卷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1单元 第4课 学业分层测评4第2页
    试卷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题: 第1单元 第4课 学业分层测评4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共6页。
           学业分层测评(四)(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有一位思想家,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在其著作《藏书》中,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圣后,对历史人物做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 由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离经叛道”“大胆地挑战正统思想”“《藏书》等信息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李贽。【答案】 A2.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这一观点的社会根源是(  )A.专制统治的腐朽  B.西学东渐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言论自由的推动【解析】 专制统治的腐朽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故A项错误;西学东渐为思想方面的原因,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属于社会根源,故C项正确;言论自由并未出现在明清之际,故D项错误。【答案】 C3.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 【导学号:71640007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  D.明末清初【解析】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答案】 D4.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析】 梁启超将材料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 A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解析】 题干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能够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答案】 A6.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 虽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中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但他们仍然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会深入地批判封建制度。【答案】 B[能力提升]7.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与戴震主张相似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 由材料可知,戴震主张理与欲是共存的,与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截然对立的,其与李贽对存天理,灭人欲进行批判,故A项正确;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故B项错误;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故C项错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是唯物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 A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解析】 顾炎武的意思是要安定百姓,改变其行为,必须先使人民甘其食(吃饱)美其服(穿好),然后进行教化以改善习俗,故C项正确。【答案】 C9.李贽是晚明中国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具有强烈的反正统意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贽的思想语录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以天下之失所也而忧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之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材料二 他是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其内发原生的近代化转型初期所出现的一位思想巨人,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在中国,他的后继者们赋予了他如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世界上,他被中西文化交流的伟大先行者利玛窦称为中国人中罕见的典例——许苏民《李贽评传》材料三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据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李贽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旗帜这句话的理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贽悲剧这一现象的社会因素。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思想发展的态势。【解析】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可得出反对迷信孔子,根据材料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可得出李贽反对以儒家思想束缚人的自由;第二小问结合李贽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李贽思想主张特点是反传统、反权威(反封建)。第(2)问解读材料二,可将问题转换为李贽思想的历史影响,结合史实论述即可。第(3)问解读材料三可知,李贽的悲剧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故结合当时明清时代特征即可回答造成李贽悲剧这一现象的社会因素。第(4)问从三则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新思想,但理学占据主导地位。【答案】 (1)观点: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追求个人自由(抨击儒家仁义道德束缚个人自由)特点:反传统、反权威(反封建)(2)李贽的反正统思想,冲击了迂腐的纲常名教,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君主专制强化,人性遭到压抑;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缺乏新思想发育传播的土壤;理学日益僵化,束缚思想自由。 (4)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新思想开始滋生。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材料二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材料三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材料四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他还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的唯物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阅读上述材料,判断材料中讲的分别是哪几位思想家。(2)简要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主要思想。【答案】 (1)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夫之。(2)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张是学术研究要经世致用;材料三中李贽的主张是反对把孔子吹捧为圣人,要求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材料四中王夫之主张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所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变化是有规律的。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测试题,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练习,共6页。

    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第7课 启蒙运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第7课 启蒙运动复习练习题,共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