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案
展开八年级地理下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1)“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时间:
班级: 姓名: 总课时数:13 领导审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特征,认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全国的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长三角地区位置优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喜欢学习地理及亲近自然的情感。
二、重、难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特点;认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全国的位置。
三、学法指导:先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行看书,合作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简图绘制法、启发引导法、直观展示法、练习法、归纳总结法等以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导入新课:(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这节课我们沿着京沪线走长江三角洲,了解南方地区内部的一个小区域:(板书: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五、自主先学:(11`)边阅读教材边思考下列问题:(49到54页)
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2. 这一地区地形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3. 这一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盛产:
4. 本区的江海河湖有哪些?
5. 本区传统交通方式是: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7. 上海市概况(人口、城市地位):
六、展示交流(10`)展示学习成果,学生按照小组顺序回答提纲问题。
七、精讲释疑:(7`)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讲解,要讲学生自学后仍有不会的问题,要讲重点难点: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特点;认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在全国的位置。
八、当堂训练:(13`)属于一课一测,验收检测当堂所学知识及训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附试题,每人一份当堂完成并讲解。
九、当堂小结:(2`)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板书设计:7.2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7.2(1)“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检测题
班级: 姓名: 时间 得分:
一、填空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南部、北部,
东面濒临海和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为主,是我国著名的。3、成都平原主要由江冲击而成,位于盆地的西部,由于有了李冰父子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效控制水量,既保证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
4、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往返于不同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一样,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借助于发达的和。
二.选择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不在长江流域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A.苏州 B.杭州 C.南京 D.上海
3、下列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广布 B.河湖众多 C.临江面海 D.矿产资源丰富
4、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
A.矿产资源丰富 B.毗邻港澳
C.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体 D.长江入海口面临南海
5、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经济区是 ( )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三角工业区
6、下列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西北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2)“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时 间:
班级: 姓名: 总课时数:14 领导审核: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南方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并进行简单评价。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南方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重、难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使学生知道南方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学法指导:先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行看书,合作交流,教师指导,练习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简图绘制法、启发引导法、直观展示法、归纳总结法等。
四、导入新课:(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五、自主先学:(11`)边阅读教材边思考下列问题:(56到57页)
1、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景点有:
2、江苏省的代表水乡有:
3、浙江省的代表水乡是:
4、说说本区的河:
5. 说说本地区的湖有哪些:
6. 说说本地区临海有哪些:
六、展示交流(10`)学生按照小组顺序回答提纲问题,当有回答不上来时,由已经掌握该知识的同学回答或由教师讲解
七、精讲释疑:(7`)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讲解,要讲学生自学后不会的问题,要讲重点难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使学生知道南方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八、当堂训练:(13`)属于一课一测,验收检测当堂所学知识及训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附试题,每人一份,当堂完成并讲解。上交此课堂作业
九、当堂小结(2`)我国的南方地区中的长三角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板书设计:7.2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7.2(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当堂检测题
班级: 姓名: 时间 得分:
二、填空
1、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景点有:
2、江苏省的代表水乡有:
3、浙江省的代表水乡是:
4、说说本区的河湖:
二、综合题
1.填空
(1)长江沿江地带地势 ,以 和 为主。
(2)长江沿江地带属于 气候,夏季 ,冬季 ,四季分明; ,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
(3)长江沿江地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江西 的钨矿,湖南 的锑矿, 的铅锌矿,江西 的铜矿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产地。
2.选择题
(1)京沪铁路经过下列哪个城市 ( )
A.武汉 B.南京 C.杭州 D.上海
(2)在武汉交汇的铁路线有 ( )
A.京九线 B .京广线 C.汉丹线 D.京沪线
(3)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是 ( )
A.上海 B.重庆 C.武汉 D.杭州
(4)长江最长支流在下列哪个城市汇入长江 ( )
A.上海 B.长沙 C.重庆 D.武汉
(5)关于上海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全国最大城市 B.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D.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3.连线题(把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1)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a.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2)钢铁、轻纺的重要基地 b.宜昌为中心的工业带
(3)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带
(4)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带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思维导图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思维导图docx、思维导图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使用说明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案,共2页。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黄土地,重要的旱作农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