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4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4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4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4单元-第3课 美苏争霸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 美苏争霸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 美苏争霸教学设计,共8页。
    教材整理1 美苏对峙
    1.背景
    (1)美国
    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
    (1)戴维营会谈: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形成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和民主德国沿西柏林四周修筑起一道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
    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秘密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苏联让步。
    ②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美苏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深度点拨] 美苏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二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开始加紧与美国的争夺,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
    教材整理2 从对峙走向缓和
    1.原因
    (1)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
    2.表现
    (1)尼克松调整政策
    ①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同中国、苏联协调关系。
    (2)苏联的“缓和”战略
    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随着实力的增强,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③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出兵阿富汗为标志,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4)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把“缓和”推向高潮。
    3.缓和下的较量
    (1)美国: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2)苏联:勃列日涅夫提出不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深度点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陷入侵越战争泥潭,引起国内经济和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②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③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
    ④1973年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⑤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探究点 美苏争霸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所说的苏联“对古巴给予这种性质援助”指的是什么?结合史料一、二的信息,该事件的最终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赫鲁晓夫最后让步,同意从古巴撤出苏联导弹,说明当时战略优势在美国。
    (2)根据史料三,说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提示】 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3)结合以上三则史料,谈谈你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提示】 美苏争霸的主动权随着双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紧张、不得安宁的根源。
    【史论拓展】 美苏争霸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美苏争霸实际上是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和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的表现,旨在争夺世界霸权。
    (2)影响
    (2016·大庆二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1962年10月14日,美国U-2间谍飞机第一次拍摄到了苏联在古巴建设中的中程导弹基地,接着美国情报部门又搞清了苏联运往古巴的中程导弹及其他武器等具体情况。10月22日晚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为了实施对古巴的封锁,还集结了战后以来
    最庞大的舰队,战略空军部队进入战备状态。苏联国防部长下达命令:苏联战略导弹部队、防空部队、潜艇成员提高全军的战备状态和警惕性。肯尼迪发出警告,美国无意对苏联的舰船开火,但如果无视封锁的规定,那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对峙,双方在加勒比海地区走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通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
    ——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对峙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最终未能引发战争的原因。
    【规范解答】 第(1)问结合当时美苏冷战格局的史实可知,对峙态势是美国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双方军队进入战备状态,战争一触即发;双方处于核战争边缘。第(2)问从材料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通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可知,未能引发战争的原因有美苏双方都有避免世界核大战的共识;美苏双方都通过和平谈判的愿望;结合史实可知苏联是当时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国家,故其原因还有美苏双方力量(核力量)相对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双方互相让步、妥协。
    【答案】 (1)美国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双方军队进入战备状态,战争一触即发;双方处于核战争边缘。
    (2)美苏双方都有避免世界核大战的共识;美苏双方都有通过和平谈判的愿望;美苏双方都通过沟通的效渠道;美苏双方力量(核力量)相对均衡,都不敢轻易动武;美苏双方互相让步、妥协。
    1.导致“戴维营精神”开始烟消云散的事件是( )
    A.柏林墙的修筑
    B.美国U—2飞机事件
    C.古巴导弹危机
    D.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解析】 1960年5月,苏联导弹击落一架美国U-2间谍飞机,生擒飞行员,此事使美苏关系紧张,“戴维营精神”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
    【答案】 B
    2.尼克松调整美国对外战略政策的实质目的在于( )
    A.改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解析】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要符合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美国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将其对外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但这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答案】 B
    3.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 “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选B项。
    【答案】 B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访苏
    材料二 “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1973年勃列日涅夫对苏联
    “缓和战略”的阐述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出美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欧洲的安全与和平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实质。结合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苏联必须打出“缓和”大旗的原因。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分析;根据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第二小问
    【答案】 (1)变化:由对抗走向缓和。影响:欧安会召开;东西欧之间的冷战对峙得到一定的缓解。
    (2)实质:麻痹西方,争夺霸权。原因:冷战、对抗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历史潮流。
    学习目标: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1.重点: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2.难点: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美苏双方处于对峙局面,主要包括U—2飞机事件、柏林墙修筑、古巴导弹危机。
    2.U—2飞机事件使“戴维营精神”转瞬之间烟消云散,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3.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苏双方从对峙走向缓和,在美苏搞“缓和”的同时,双方都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我对您1962年10月27日信中所做的声明表示尊重和信任,这个声明就是不会对古巴进攻和入侵……那么,促使我们对古巴给予这种性质援助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1962年10月28日)
    根据史料一中“1962年10月”“古巴”及出处可知援助的内容;根据“不存在了”分析结局。
    史料二 古巴导弹危机漫画
    由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掰手腕的表情来分析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史料三 ……就我们在亚洲的地位而言,我们要极力避免亚洲国家过分依赖我们,将我们拖入像越战这样的冲突。 当然这样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适当规划,我们是能做到的。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关岛谈话
    根据史料三中“要极力避免亚洲国家过分依赖我们”及出处中的时间“1969年”来分析对外政策的变化。
    总体上看
    美苏两国各有得失
    对美国
    ①美国在争霸中,对外扩张,把世界很多地区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使美国势力大大增强
    ②在争霸中消耗了大量国力,也使美国经济发展后力不足
    对苏联
    ①苏联在争霸中,积极发展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使其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使其国际影响大大增强
    ②使苏联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遭受极大挫折
    对世界
    ①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②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关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设计,共3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 维护和平的尝试教案:

    这是一份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 维护和平的尝试教案,共8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 美苏争霸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 美苏争霸教案,共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