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8版高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
2018版高考物理配套文档:第十二章 加试计算题8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18版高考物理配套文档:第十二章 加试计算题8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Word版含解析,共12页。
命题点一 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O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P点以初速度v0向B滑行,经过时间t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1
(1)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
(2)若A、B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点并停止,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3)整个过程中滑块B对滑块A做的功.
解析 (1)设A、B质量均为m,A刚接触B时的速度为v1,碰后瞬间共同的速度为v2,从P到O过程,由动量定理得:-μmgt=mv1-mv0
以A、B为研究对象,碰撞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解得:v2=(v0-μgt);
(2)碰后A、B由O点向左运动,又返回到O点,设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由能量守恒定律得:μ(2mg)2x=(2m)v,解得:x=(v0-μgt)2
(3)对滑块A,由动能定理得:W=mv-mv=-m(v0-μgt)2.
答案 (1) (v0-μgt) (2)(v0-μgt)2
(3)-m(v0-μgt)2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在碰撞中的求解技巧
1.处理这类问题,关键是区分物体相互作用的情况,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寻找各相邻运动过程的联系,弄清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规律.
2.对于发生弹性碰撞的物体,其作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对于发生非弹性碰撞的物体,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转化的内能.
题组阶梯突破
1.如图2所示,质量M=4 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 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A以速度v0=10 m/s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1 kg,g取10 m/s2.求:
图2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大小;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 (1)2 m/s (2)39 J
解析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与滑板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从木块A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B系统的动量守恒.
mv0=(M+m)v
解得v=v0
代入数据得木块A的速度v=2 m/s.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关系,最大弹性势能
Ep=mv-(m+M)v2-μmgL
代入数据得Ep=39 J.
2.(2016·河南六市一联)如图3所示,质量为m1=0.2 kg的小物块A,沿水平面与小物块B发生正碰,小物块B的质量为m2=1 kg.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为v0=3 m/s,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由于两物块的材料未知,将可能发生不同性质的碰撞,已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碰后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图3
答案 0.25 s≤t≤0.5 s
解析 假如两物块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1,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0=(m1+m2)v1
碰后,A、B一起滑行直至停下,设滑行时间为t1,则由动量定理有μ(m1+m2)gt1=(m1+m2)v1
解得t1=0.25 s
假如两物块发生的是弹性碰撞,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A+m2v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1v=m1v+m2v
设碰后B滑行的时间为t2,则μm2gt2=m2vB
解得t2=0.5 s
可见,碰后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满足0.25 s≤t≤0.5 s.
命题点二 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
例2 如图4所示,质量为mB =2 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A =6 kg的物块A停在B的左端,质量为mC=2 kg的小球C用长为L=0.8 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现将小球C及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C在最低点与A发生正碰,碰撞作用时间很短为Δt=10-2s,之后小球C反弹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0.2 m.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块与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图4
(1)小球C与物块A碰撞过程中所受的撞击力大小;
(2)为使物块A不滑离木板B,木板B至少多长?
解析 (1)C下摆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CgL=mCv
解得:碰前C的速度大小vC==4 m/s
C反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Cgh=0-mCvC′2
解得:碰后C的速度大小vC′==2 m/s
取向右为正方向,对C根据动量定理有:-F·Δt=-mCvC′-mCvC
解得:碰撞过程中C所受的撞击力大小:F==1 200 N.
(2)C与A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CvC=-mCvC′+mAvA
解得:碰后A的速度vA==2 m/s
A恰好滑至木板B右端并与其共速时,所求B的长度最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AvA=(mA+mB)v
解得A、B的共同速度v==1.5 m/s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μmAgx=mAv-(mA+mB)v2
解得:木板B的最小长度x==0.5 m.
答案 (1)1 200 N (2)0.5 m
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选取技巧
1.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要建立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临界状态往往应作为研究过程的开始或结束.
2.要视情况对研究过程进行恰当的理想化处理.
3.可以把一些看似分散的、相互独立的物体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有时这样做可使问题大大简化.
4.有的问题,可以选取一部分物体作研究对象,也可以选取其它部分物体作研究对象;可以选某一个过程作研究过程,也可以另一个过程作研究过程;这时,首选大对象、长过程.
题组阶梯突破
3.如图5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图5
(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答案 (1)2 m/s (2)1 m/s (3)0.25 m
解析 设滑块的质量为m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R=mv2
得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2 m/s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2mv′
得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
v′=v=1 m/s
(3)根据动能定理(2m)v′2=μ(2m)gl
得A和B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l==0.25 m.
4.一质量为m=6 kg、带电荷量为q=-0.1 C的小球P自动摩擦因数μ=0.5、倾角θ=53°的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斜面高h=6.0 m,斜面底端通过一段光滑小圆弧与一光滑水平面相连.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E=200 N/C,忽略小球在连接处的能量损失,当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立即撤去电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不带电的质量也为m的圆槽Q,圆槽光滑且可沿水平面自由滑动,圆槽的半径R=3 m,如图6所示.(sin 53°=0.8,cos 53°=0.6,g=10 m/s2)
图6
(1)在沿斜面下滑的整个过程中,P球电势能增加多少?
(2)小球P运动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3)试判断小球P能否冲出圆槽Q.
答案 (1)90 J (2)5 m/s (3)不能
解析 (1)在沿斜面下滑的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对P球做功为:W==-90 J
ΔE=-W=90 J
(2)根据受力分析可知,斜面对P球的支持力为:
FN=|q|Esin θ+mgcos θ
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qE-μFN=mv2-0
代入数据,解得:v=5 m/s
(3)设当小球与圆槽速度相等时,小球上升的高度为H,以小球的圆槽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2mv′
v′=2.5 m/s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mv2=×2mv′2+mgH
代入已知数据得:H=0.625 m<R,所以小球不能冲出圆槽.
命题点三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例3 (2014·新课标全国Ⅰ·35(2))如图7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 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 s 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图7
①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②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解析 ①设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B,由运动学公式有
vB= ①
将h=0.8 m代入上式,得
vB=4 m/s ②
②设两球相碰前后,A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1′(v1′=0),B球的速度分别为v2和v2′.由运动学规律可知
v1=gt ③
由于碰撞时间极短,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总动能保持不变.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有
mAv1+mBv2=mBv2′ ④
mAv+mBv=mBv2′2 ⑤
设B球与地面相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B′,由运动学及碰撞的规律可得
vB′=vB ⑥
设P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由运动学规律可知
h′= ⑦
联立②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可得
h′=0.75 m.
答案 ①4 m/s ②0.75 m
解决力学问题的三种解题思路
1.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结合运动学公式解题,适用于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圆周运动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匀变速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关键要抓住力与运动之间的桥梁——加速度.
2.从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角度解题,适用于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受力和位移问题.
3.从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解题,适用于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受力与时间问题(不涉及加速度)及碰撞、打击、爆炸、反冲等问题.
题组阶梯突破
5.如图8,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8
(1)子弹穿出木块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答案 (1) (2) (3)
解析 (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mv0=m·+Mv①
解得v=②
(2)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mv-m()2-Mv2③
由②③式得ΔE=④
(3)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s,则h=gt2⑤
s=vt⑥
由②⑤⑥式得s=
6.如图9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两物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B运动到d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9
(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v;
(2)物块A滑行的距离.
答案 (1) (2)
解析 (1)设B物块的质量为m,在d点的速度大小为v,B物块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g=m,
解得v=.
(2)B物块从b到d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mv=mgR+mv2
A、B物块分离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A=mvB
A物块减速运动到停止,由动能定理得
-3μmgs=0-×3mv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
1.如图1,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具有光滑曲面的静止滑块B,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从B的曲面上离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且A可以平稳地由B的曲面滑至水平地面.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3m,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图1
(1)A从B上刚滑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2)若A到地面后与地面上的固定挡板P碰撞,之后以原速率反弹,则A返回B的曲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答案 (1) (2)h
解析 (1)设A刚滑至地面时速度大小为v1,B速度大小为v2
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v1=3mv2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mv+×3mv
由以上两式解得:v1=,v2=
(2)从A与挡板碰后开始,到A追上B并到达最大高度h′,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v,此过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1+3mv2=4mv
系统机械能守恒:mgh=×4mv2+mgh′
由以上两式解得:h′=h.
2.如图2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面与质量为6 kg的小车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滑块A,在小车C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滑块B,滑块A与B均可看做质点.现使滑块A从距小车的上表面高h=1.25 m处由静止下滑,与B碰撞后瞬间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小车C上滑出.已知滑块A、B与小车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小车C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10 m/s2.求:
图2
(1)滑块A与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小车C上表面的最短长度.
答案 (1)2.5 m/s (2)0.375 m
解析 (1)设滑块A滑到圆弧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gh=mAv①
代入数据解得v1=5 m/s. ②
设A、B碰后瞬间的共同速度为v2,滑块A与B碰撞瞬间与车C无关,滑块A与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mAv1=(mA+mB)v2 ③
代入数据解得v2=2.5 m/s. ④
(2)设小车C上表面的最短长度为L,滑块A与B最终没有从小车C上滑出,三者最终速度相同,设为v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mB)v2=(mA+mB+mC)v3 ⑤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μ(mA+mB)gL=(mA+mB)v-(mA+mB+mC)v ⑥
联立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L=0.375 m.
3.如图3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方足够大的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为E.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2静止在O点.带正电的小球P1离小球P2左侧的距离为L.现由静止释放小球P1,在电场力的作用下P1与P2发生正碰后反弹,反弹速度是碰前的倍.已知P1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P2的质量为5m.求:
图3
(1)碰撞前瞬间小球P1的速度.
(2)碰撞后瞬间小球P2的速度.
(3)小球P1和小球P2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和位置.
答案 (1) ,方向水平向右 (2),方向水平向右 (3)2 在O点右侧处
解析 (1)设碰撞前小球P1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
qEL=mv,解得v0= =,方向水平向右
(2)P1、P2碰撞,则碰后P1速度为-v0,设P2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v0)+5mv2
解得v2==,水平向右
(3)碰撞后小球P1先向左后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a=
设P1、P2碰撞后又经Δt时间再次发生碰撞,且P1受电场力不变,由运动学公式,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
-v0Δt+aΔt2=v0Δt,解得:Δt=2
对P2分析:x=v0Δt=
即第二次碰撞时在O点右侧处
4.(2016·浙江4月选考·2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推动加喷气推动的火箭发射装置,如图4所示.竖直固定在绝缘底座上的两根长直光滑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加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B.绝缘火箭支撑在导轨间,总质量为m,其中燃料质量为m′,燃料室中的金属棒EF电阻为R,并通过电刷与电阻可忽略的导轨良好接触.引燃火箭下方的推进剂,迅速推动刚性金属棒CD(电阻可忽略且和导轨接触良好)向上运动,当回路CEFDC面积减少量达到最大值ΔS,用时Δt,此过程激励出强电流,产生电磁推力加速火箭.在Δt时间内,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使燃料燃烧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当燃烧室下方的可控喷气孔打开后.喷出燃气进一步加速火箭.
图4
(1)求回路在Δt时间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及通过金属棒EF的电荷量,并判断金属棒EF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2)经Δt时间火箭恰好脱离导轨,求火箭脱离时的速度v0;(不计空气阻力)
(3)火箭脱离导轨时,喷气孔打开,在极短的时间内喷射出质量为m′的燃气,喷出的燃气相对喷气前火箭的速度为v,求喷气后火箭增加的速度Δv.(提示:可选喷气前的火箭为参考系)
答案 (1) 向右 (2)-gΔt
(3)v
解析 (1)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有
==
q=Δt==
电流方向向右
(2)平均感应电流==
平均安培力=BL
由动量定理,有(-mg)Δt=mv0
得v0=-gΔt
(3)以喷气前的火箭为参考系,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m′v+(m-m′)Δv=0
得Δv=v.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考前知识专题 6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量定理公式,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5 m,2 m/s,v2=5,5 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能量与动量——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讲义,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m,8J → 使用能量的观点分析,4N,5m/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9)用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破解力学计算题 (含详解),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