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 全册(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学生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B.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小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5.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 )A.a端变细,b端变粗B.a端变粗,b端变细C.a、b端变粗D.a、b端变细 6.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B.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C.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D.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拍摄的G20标志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遮住一半镜头,仍能照出完整物体B.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小明所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D.要想使像小一些,小明应靠近标志,调节暗箱长度后再拍摄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小林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10.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 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 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1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 、 和 ,使它们中心的高度相同,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为15 cm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由:蜡烛、________、光屏、光具座。其中作为成像的物体是________。14.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15.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16.疫情期间,某学校门口安装了一台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大幅度地提高了测温效率和人员识别能力,如图所示。测量温度主要利用了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的特点,红外线是一种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光学成像系统的摄像头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当人体体温超过37.3℃时,系统通过 (选填“温度”、“压力”或“速度”)传感器,触发系统自动报警。三、实验题17.如图所示,小李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1)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承接到一个倒立、 清晰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 ,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往 偏离光屏中心。 (3)请你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① ; ② 。
答案解析18.答案为:D;解析: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抓好两个转折点。1倍焦距是成实像和成虚像的分界点;2倍焦距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并且实像总是倒立的。当把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成的是实像。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19.答案为:A;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焦距f为15 cm,物距u=20 cm,15 cm<20 cm<30 cm,即f<u<2f,故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20.答案为:C21.答案为:D22.答案为:A23.答案为:D24.答案为:A25.答案为:C26.答案为:D27.答案为:C28.答案为:烛焰 凸透镜 光屏29.答案为:20 10 倒立、放大的实像 30.答案为:凸透镜 蜡烛 31.答案为: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能32.答案为: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不会33.答案为:电磁波;凸透镜;温度。34.答案为:(1)放大 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 投影仪 (2)上 (3)①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 ②蜡烛会越烧越短解析:(1)如题图,物距u=16 cm,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具体的操作是:首先将光屏向右移动,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3)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①烛焰不稳定,火焰在有风的时候会晃动;②蜡烛会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透镜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我们生活中常常都提到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