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20210119399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956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20210119399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956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20210119399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58956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复习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查内容: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古诗词 《鱼我所欲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簇新(cù) 阎罗(yǎn) 舵手(duò) 伤痕累累(lěi)
B.干瘪(bǐ) 装饰(shì) 飞窜(cuàn) 取义成仁(rén)
C.捷报(jié) 翡翠(fěi) 淤滩(yū) 血雨腥风(xīnɡ)
D.喷薄(pèn) 火焰(yàn) 旌旗(jīng) 包罗万象(xiànɡ)
【点拨】A项,“阎”应读yán;B项,“瘪”应读biě;D项,“喷”应读pē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隧洞 仓茫 蠢笨 郊原如海
B.白沫 涡行 疲惫 血肉之躯
C.寂寞 肩膊 熄灭 自由自在
D.精玲 迷惘 路基 蜿蜒游动
3.(成都中考)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点拨】“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
4.(绥化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作为新演员,他做到了不耻下问,一遍遍去问导演和前辈:我这样演可以吗?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黑土·硒都”为主题的美食节开幕在即,绥化市政府号召市民做好招待八方来客。
D.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点拨】A项,“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此处可改为“虚心请教”;B项,“约”“左右”语义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C项,“做好”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工作”。
5.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追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________,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
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
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
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
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
【点拨】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及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横线的前面是“但是”,表转折,说明上文强调的内容并不全面;再结合横线后“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可知,句意应为“有可能落后”或“不可能领先”,可排除C、D两项。A项中“没有追赶思维”不符合前文提到的“强调追赶思维”和“但是”的转折,排除A项。故选B项。
6.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讽刺和夸张是该书运用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通过对范进中举后的丑态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C.范进、贾雨村、严监生都是《儒林外史》中的艺术典型。
D.讽刺小说善于使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来突显矛盾,表现主旨。比如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点拨】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7.根据提示,用诗歌原句填空。(6分)
(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_你的富饶_、_你的荣光_、_你的自由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_闲登小阁看新晴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苏轼的《定风波》中的“_回首向来萧瑟处_,_归去_,_也无风雨也无晴_”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人民教师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在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_落红不是无情物_,_化作春泥更护花_”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8.综合性学习。(7分)
盐海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观看科技成果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能超过20个字)(3分)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既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_浪潮集团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_
(2)来到第二展厅,同学们看到一张关于甲、乙两家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此图,写出两点结论。(2分)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单位:亿元)
_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支出均远超乙公司。_
(3)进入第三展厅,同学们看到一组展示中国科技进步成果的实物模型。大家探究发现,它们的命名都很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命名的深意。(2分)
①登月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北斗
选择:_①_(填序号),命名的深意:_嫦娥:“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最为广泛的美丽神话。以“嫦娥”命名中国登月工程实现了古人对“登月”的幻想,可以赋予它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气息。_
②悟空:“悟”有领悟的意思,“悟空”寓意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寓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③北斗:北斗七星能够帮助我们辨认方向,寓意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分)
_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阕的抒情蓄势。_
10.(十堰中考)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2分)
_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地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家乡遥远且不知归期而乡愁更浓的心理。_
(二)(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辨”,辨别 )
(4)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 )
12.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分)
_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_
(2)万钟于我何加焉!(1分)
_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_
1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_
14.本文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4分)
_“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具有的羞恶之心。“失其本心”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坚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勾引。_
(三)(常德中考)(11分)
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
①我们已经习惯自己的体温,以至对它视若无睹,除非中暑、发烧、寒冷,才会关注它。如果静下来思考我们的体温为何如此,会发现其中暗含着更加久远的故事:恒温动物异军突起,与变温动物争夺天下。这是一场考验能源获取、动员效率、反应速度,甚至需要抵御生化武器的持久战争。最终,恒温动物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壮举,彻底占据了天空和大地。
②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③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④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⑤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⑥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⑦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到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⑧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⑨其实不止是人类,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的体温也都非常接近这个数值。鸟类的体温更高一点,不过一般也相差不大。
⑩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⑪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比如蛙壶菌,对几种蛙类来说,感染就意味着死亡。熊蜂微孢子虫,会在熊蜂体内大量繁殖,导致它们肚子太大无法弯腰交配。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对鸟类的研究也同样显示,真菌能引发的鸟类疾病非常少。这让它们相对于容易感染真菌的动物,具有很大生存优势。
⑫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到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⑬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
⑭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比如在北美,异温性的蝙蝠在休眠时体温会下降到环境温度,这让它们很容易感染真菌,引发白鼻子综合征,并大批死亡。
⑮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选自《读者》2019年第9期,有改动)
15.根据语境,解释第①自然段中“改朝换代”的意思。(2分)
_恒温动物战胜变温动物,取得了统治地位。_
16.第⑦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_列数字:突出了动物体内的酶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作比较:说明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小,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因而在反应和运动能力上具有生存优势。_
17.结合全文,说说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摄氏度。(3分)
_①如果低于37摄氏度,人类就面临被大多数真菌感染的危险;②如果高于37摄氏度,就意味着人类势必消耗更多能量,占用更多资源;③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最佳平衡点。_
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不同地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变温动物对能量的需求少,生存能力更强。
C.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之所以很少受到真菌感染,应完全归功于体温。
D.37摄氏度是恒温动物在不生病和不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
【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信息。B项,变温动物“生存能力更强”错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恒温动物的生存能力更强,变温动物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是“更容易”生存下来; C项,“应完全归功于体温”错误,“完全”表述绝对化,原文为“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项,“恒温动物”错误,应是“人类”选择37摄氏度作为平衡点。
(四)(17分)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有他无声的陪伴?
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⑮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起了身子。
⑰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⑲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⑳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eq \(○,\s\up1(21))风雪愈紧了。
eq \(○,\s\up1(22))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家乡有一句老话,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9.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2分)
20.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6分)
(1)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3分)
_句意一语双关,既写了天气的冷,更暗示了自己创业失败的绝望和无助。_
(2)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3分)
_这句看似普通直白的话里却透露出一个不普通的道理:一个人,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把你淹没,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_
21.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子,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3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_打给爸妈怕让爸妈担心自己,打给朋友,恐怕危难之中也难有真正的朋友,也不过被敷衍而已;还是自己来承受这挫折和打击,不打扰、不指望别的任何人。_
22.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_小说的误会,就是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猜想。这样的误会能推动情节发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享受。_
23.研读第eq \(○,\s\up1(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3分)
_人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生经历磨难和挫折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和斗志;人生只有在不断的战胜困难中成长,在经历失败中成功。_
三、作文(50分)
24.题目:________让我更出彩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①_失意_
②_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_
疑惑
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③_顿悟_
④_拨通母亲的电话_
释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