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精品课件ppt
展开“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
注:东北三省≠东北地区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东北印象:“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仓”“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猜测哈尔滨人夏季和冬季会穿什么衣物,并派代表说明理由。
2、东北三省的范围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位于我国的 。
西至 ,东至 。
南至 ,北至 。
邻国 。
邻省 。
临海 。
俄 罗 斯
地形以 和 为主。
东部为 。
北部为 。
西部为 。
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 其包括 平原 平原 平原 。
东南部的 和 。
东部的 和北部的 。
中部有黑龙江的支流 及其支流 。
南部的主要河流有 。
人们通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4、东北三省的气候 总体特征:气候冷湿 产生原因: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具体体现: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东北三省年均温最高低于 ,最低低于 ,全年气温偏 ,气温空间变化呈由南向北 。
东北三省年均降水量最多多于 ,最少多于 ,全年降水量较 ,降水空间变化呈自东南向西北 。
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雨季集中在 ,气候类型为 。
①东北三省纬度 ,气温低;②西北邻近亚洲北部寒冷的 源地,东南距海 ;③地势低平,河流较多,排水 ;④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 ;⑤气温低,蒸发量 ;⑥森林多,空气湿度 。
1、规律:由北到南,始期越来越晚,终期越来越早,雪期越来越短。
③距海远近:延吉距海最近,且地处山地迎风 坡,降水多,积雪厚;
②纬度位置:漠河纬度最高,且距冬季风源地 最近,雪期长;
①地形因素: 长春位于东北平原腹地,东有长 白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降水较少;
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至10%之间,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
1、气候:2、地形:3、位置:
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
地形平坦,利于有机质积累;
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不易被分解;逐年累积形成黑土厚重的腐殖质层。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 国 稻 米 之 乡
黑龙江省五常市,自然天成优质米
国家开垦号召,政策支持;
上世纪劳动力大量涌入;
耕地面积大;黑土地肥力高;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紧邻冬季风源地,春秋季节易发生冻害;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地区
中部地区,松嫩平原最为集中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东北大米、面粉、食用油、玉米、五谷杂粮
东北松子、哈尔滨烤肠、烤冷面、冻梨、腌白菜
人参、鹿茸、天麻、虫草
1、来自东北三省的粮油日用品
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2018年)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2018年)
2、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东北三省耕地广,人口少,余粮多。 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粮食外调量占全国的60%左右。因此其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有效减少病虫害;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黑土地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交通便利,便于商品粮及农产品外运;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储,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2)东北三省纬度 较高 ,气温条件只能够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3)在春秋季节,由于会经常受到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2、“北大荒” 东北平原开发比较晚,特别是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呈现“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景象,被称“北大荒”。
3、“北大仓”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十分的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4、建立自然保护区 开荒意义: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 开荒的害处: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阅读下图,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店粮在我国的地位。
说明了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口少,粮食的本地消费少,可以为全国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上图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2009)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创造多项工业之最。2、资源优势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3、取得的成就 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目前,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4、工业中心沈阳— ;大连— ; 鞍山— ;长春— ;大庆— ; 伊春— 。5、重工业的分布特点:
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原因: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措施:制定详细发展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效果: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阅读图6.2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都位于哈大线上,铁路网稠密,陆上交通便利。 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海上交通便利。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1和6.20,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铁路沿矿产地修建;甲、乙两地都位于边境,铁路线通过这里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地靠近金矿产地,乙地靠近俄罗斯的铁矿产地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图,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原因:靠近大庆油田
伊春:以木材和钢铁工业为主原因:附近有煤炭,且靠近小兴安岭
鞍山:钢铁、机械、非金属加工为主原因:铁、铅锌、菱、镁等矿产资源丰富
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图,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
成因:近矿产原料产地分布
三江平原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农业开发,自然湿地面积大规模丧失。湿地面积从1949年的5.34万平方千米减小到2000年的0.91万平方千米。
专家介绍,每生成1厘米黑土需要200到400年时间,而现在黑土层却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据测算,黑土地现有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流失。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将寸草不生。严重威胁到当地农牧民的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来源。专家警告说,如果再不抓紧防治,“黑土地”或将成为书本上的一个历史名词。
1.(2015•焦作)《金史•世纪》:“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东北地区略图:
“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
A. 丙和① B. 乙和② C. 甲和③ D. 乙和④
填空1、东北三省包括 省、 省和 省, 位于我国的 部。2、地形以 和 为主。 东部为 ,北部为 ,西倚 。 东北平原包括 、 和 。 人们常用“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3、东北三省气候 。由于 较高,北部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 源地,冬季 ,夏季 。降水集中在 ,冬季 较多。4、东部的 和 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北部的 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位置与范围,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公开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方地区,森林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中华大粮仓,工业发展优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精品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