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素材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精品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语文八下第3单元10《小石潭记》第1课时pptx、语文八下第3单元10《小石潭记》第2课时pptx、10小石潭记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CONTENTS 教学目录
1.学习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揣摩文中的传神之笔,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重难点)2.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自然之美,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理解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1.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是怎样的?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动词?试着进行评价。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伐竹取道”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对表现小石潭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①表明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突出他浓厚的游览兴致,表现了他内心的闲适。
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小石潭幽僻的环境特点。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石潭及其周围景物的?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写出了小石潭岸边石头形态的多样。
写出了树枝藤蔓婀娜多姿、青翠欲滴之美。
4.第2段对“鱼”的描写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它好在哪里吗?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寓情于景,表现作者内心的愉悦
5.“似与游者相乐”这个句子有什么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写鱼儿似乎在挑逗游人,由景及情,将自己内心的愉悦投射在自由自在的鱼儿身上,妙趣横生。
6.作者写小石潭源流时,依次抓住了哪些特点?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点睛之笔,高度概括了小石潭凄清冷寂的环境特点;又由景及人,传达出作者被贬后内心的凄苦落寞,表现了他内心无法排遣的苦闷。
1.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
由“隔篁竹”听到“如鸣珮环”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竹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的情况下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
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接着写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溪水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的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的心境相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作者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产生“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之感。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荒远之地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
2.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4段还要说“寂寥无人”?
①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的景象与作者贬谪后长期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故而有此说。
1.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石潭,充满了探奇的情趣,逐渐为人们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然后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尤其是写小石潭里的游鱼,采用特写镜头,动静结合,出神入化。
2.抓住景物特征,描绘细致生动 作者抓住小石潭潭水清澈、全石为底、竹树环合等特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其特点,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如写游鱼或动或静,机灵可爱;写溪流的走势时,说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溪水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两个比喻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描绘了溪流的蜿蜒曲折。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溪流蜿蜒蛇行,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或为暂时的喜,或为喜后的忧,背后都有作者那排遣不开的落寞苦闷。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游踪为序,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含蓄地表现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摆脱的凄凉落寞的心境。
发现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水——清澈(侧面描写)
游鱼——活泼(动静结合)
潭边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 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 态画面感。B.第2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 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澈,二者各尽其妙。C.第4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 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 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悲凉 之情。
作者触景生情,“忧”从心生,表达了孤凄悲凉的心境
2.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示例:小石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丽幽静。如果我坐在潭边,听到“如鸣珮环”的水声,看到潭中的游鱼怪石、潭边的青树翠竹,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幽深之美,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1.司马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沿置,位列卿。西汉所置称大司马,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各置司马一人领之。魏晋南北朝时,诸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位次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唐代,各州置司马,名义为郡守之佐,实为闲职。如《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2.刺史官名。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任命刺史,监察州部。所以,刺史起初就相当于监察官,其官阶低于郡守。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东汉初年又称刺史。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改刺史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自三国至南北朝各州亦多置刺史,一般多以都督兼任,并加将军之号,权力很大。隋朝撤郡,设州、县两级,州的长官,除雍州称牧外,其余的皆称刺史。后世州刺史与原先郡太守相当,职权渐轻。如柳宗元,官终柳州刺史。宋代虽然仍有刺史一官,但仅属虚衔,并无实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教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柳宗元名句,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心情为之高兴,水中高地,翠绿的藤蔓,不平的岩石,表示约数,静止不动的样子,轻快迅疾的样子,凄凉幽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柳宗元简介,自学指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自学指导2,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第二段,由景生情,第五段记录同游者,记下同游之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0 小石潭记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0小石潭记pptx、小石潭记_6378mp4、小石潭记解说_6378mp4、小石潭记带字幕_6378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