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4题。1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5%          B1%C4%       D3%2.影响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缓解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C.控制人口增长      D.加大教育投入4.如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可用图中人口出生率数值减去人口死亡率数值。第2题,国目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呈现负增长,应为发达国家,其经济水平高,生育率低。第3题,国目前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自然增长率偏高,人口增长迅速,应实施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第4题,人口增长的转变过程为早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死亡率逐步下降的高低高模式转变,而后出生率下降,出现低低低模式。答案:1.A 2.B 3.C 4.D(2011·江苏高考)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56题。        年份项目20002010全省总人口()74 382 80978 659 903人口比例(%)苏南33.7141.38苏中23.1220.80苏北43.1737.82 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进入本省长期居住的人口数量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解析:5题,本题考查江苏省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的能力。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苏南人口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结合不同年份全省的人口总数,可以算出不同年份苏中人口的数量,比较后可知,这一数量也在减少。第6题,本题考查三角形坐标的判断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根据该三角形坐标图可知,2000年~2010年,江苏省1564岁的人口比例上升,这会加大江苏省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江苏65岁及人口的比例上升,说明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在加剧。答案:5.B 6.B(2011·上海高考)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78题。7.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 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8.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7题,考查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理解: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三峡为工程移民,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是政治因素。第8题,有组织、大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 否则会因人口迁入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答案:7.D 8.B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回答910题。92010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A2         B4倍多C6.5         D810.该市近三十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D.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解析:第9题,2010年该市总人口150万人,其中有户籍人口20万人,也就是说该市有流动人口130万人,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6.5倍。第10题,该市近三十年来人口增长数量很大、速度迅猛,但是以流动人口为主,显然这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使该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的结果。答案9.C 10.D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112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 1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1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合理容量及其影响因素。第11题,依农业资源或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而人口合理容量即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到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到9亿。第12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地区开放程度的高低、科技和消费水平的高低等,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答案:11.C 12.D二、综合题(40)13.阅读材料及全球人口增长预测示意图,回答问题。(16)材料:20111031,地球人口达到70亿。其中非洲大陆上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印度人口将在2025年超过中国。(1)根据全球人口的增长趋势,在今后几年内,人口增长趋势呈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2)(2)在世界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中,A________,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B________,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4)(3)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新生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B.新生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大洲C.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的排序与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排序相同D.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的大小与其人口基数密切相关(4)人口统计学家指出,当今全球人口增长有两个特点:一是欧洲新增人口少;二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你认为欧洲与发展中国家各会产生怎样的人口问题,应对的措施分别是什么?(8)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供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问题来回答。第(1)题,世界人口有增长的趋势,但在今后几年,增长的趋势会放缓。第(2)题,要充分重视图中的信息。第(3)题,由图可知,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的大小与其人口基数密切相关,而与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关系不大。第(4)题,欧洲新增人口少,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对策。答案:(1)逐渐减慢 (2)印度尼西亚 水稻 巴西 东部沿海(东南沿海) (3)D(4)欧洲新增人口少,会出现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等人口问题;应适当鼓励生育、吸引迁入人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会引发粮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困难等问题;应大力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材料1: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1)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2)材料2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哪几个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简要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6)(2)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2)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简要分析原因。(8)(3)材料2(3)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材料2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简要分析其原因。(6)解析:(1)题,由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及图中所列省区老年人比重即可得出答案。这些省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且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第(2)题,从统计图可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且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不断加剧,这主要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第(3)题,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政策分析。第(4)题,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通过人口迁移和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答案:(1)沪、苏、津、粤。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均寿命延长。(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趋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不断加剧。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此地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3)地区间收入差距(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户籍制度的改革(4)变小 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或理论承载密度变大)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综合与测试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