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总复习之专项提升试卷(含知识点讲解+考点分享+典题精析)
考点09 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09 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微专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文言实词”,是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见文言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这些文言实词一般都在新教材的附录中可以查看。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文言实词的积累,学会在语境中“望文生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复习时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应根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说明,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词义,不要去背字典和词典的实词义项,而是通过一定文言实词的学习,培养具体辨析的能力。
比较而言,文言实词的考查是稳定的:考点稳定——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题型稳定——多用单项选择。但稳中有变,近几年有些地区在考查实词的含义时采用了主观题型,或许这种变化反映出命题的趋势。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所以,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也有一些通假字出于古人记录时的笔误。中考对通假字的考查,通常只是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词语(通假字)在语境中的实际意义,不要求考生对通假字相关概念进行细致的分析,一般考查难度不大。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古义和今义不同的语言现象。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
一词多义
人们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要反映日趋复杂的客观现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词来表示相关的其他事物,使新旧词义并存。于是,一词多义现象出现了。一词多义,即就是一个文言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这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让考生准确分析辨别文言语境之中词语的具体含义。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中考对词类活用的考查,重点就在于词语运用的这种古今差异,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言语境中的实词的具体含义。
典型题例
1.(2020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郑和,云南人。成祖欲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①,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齎②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③,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十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腊。十四年冬,满刺加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和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节选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①侪( chái):同辈。②齎(jī):携带。③占城:今越南南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成祖欲示中国富强 ( )
(2)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 )
(3)帝大悦,爵赏有差 ( )
(4)所历凡三十余国 ( )
【答案】(1)显示;(2)带领;(3)封爵;(4)总共,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1)显示;(2)带领;(3)封爵;(4)总共,共。
2.(2019安徽中考)文言文阅读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愿:
④不私于物 私:
⑤今则不然 然:
【答案】①这里表示原因;②感到痛心、遗憾;③希望;④用私情;⑤这样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②句意为: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③句意为: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愿:希望。
④句意为:不把私情用于外人外物。私:用私情。
⑤句意为:今天却不是这样了。然:这样。
3.(2019河北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少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注释】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花。 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⑪曹:辈。⑫拱璧:大壁,泛指珍宝。⑬义蕴:内在的意义。⑭发越:散播。⑮举:举出。⑯去:距。⑰枵腹:腹中空虚。⑱极:通“亟”,急。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 时文固不可不读 ______
② 若朝华夕落 ______
③ 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______
④ 然后思通其义蕴 ______
【答案】①固:本来。②若:像。③尽:全、都。④通:通晓,理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子翻译为:科举应试之文本来不能不读。固:本来。
②句子翻译为:像早上开花傍晚落下。若:像。
③句子翻译为:古人写的书,怎么能全部读完?尽:全、都。
④句子翻译为:之后考虑通晓其中的含义。通:通晓,理解。
如何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囐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或“极”的意思。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错”字,在“觥筹交错”中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不能解释为“错误”。
技巧三︰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例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词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某考题解释“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
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例如“地方”在古代汉语中常常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
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练习考点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师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考贵州贵阳卷】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共12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考点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备战2019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