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及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8768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及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8768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及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58768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及答案
展开1 北京的春节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tōng xiāo jiǎo zi luò tuo
( ) ( ) ( ) ( )
bǐ cǐ rán fàng huò tān hè nián
( ) ( ) ( ) ( )
二、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排比 C. 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 )
2.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 )
3.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被”字句)
2. 除夕真热闹。(改成反问句)
四、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 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2. 选段中具体介绍了下列除夕的活动: 、 、
、 、 、 、 、 。
3. 这段话是围绕着“ ”这句话来写的。
2 腊八粥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甜腻(lì nì ) 咽下(yān yàn )
腊八粥(zhōu zhóu ) 汤匙(chí shi)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是设问句,意思是没什么办法反
抗。( )
2. 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八儿一家的其乐
融融。( )
3.“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是比喻句,表现出八儿吃得饱饱的样子。
( )
三、课内阅读。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将选段中带点的字词换上一个词语,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肿胀——( ) 若——( )
2.体会句子中破折号或省略号的意思,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①意犹未尽 ②意思转折 ③语音的延长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
B.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 )
3.用一个排比句描写你喜欢的节日食物。
3 古诗三首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并使它能组成正确的词语。
王 hóu( ) qī( )息 乌yā( )
含情 mò mò( ) 满月 yíng yíng( )
二、将诗句补充完整,再说说它们的意思。
1. ,寒食东风御柳斜。
2. 中庭地白树栖鸦, 。
3.《十五夜望月》中的“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
亲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
三、将诗句、诗人以及诗中包含的节日连起来。
遍插茱萸少一人 韩翃 元旦
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 寒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 王维 中秋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重阳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1. 将古诗补充完整。
2. 下列说法中,“终日不成章”的原因有( )。
①织女的手太纤细 ②织女整日哭泣 ③织女内心思念牛郎
3. 这首诗描写细腻,充分表现出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
说说你对最后两句诗所表达情感的理解。
4* 藏戏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江水 ( )的歌声 ( )的性格
( )的手法 ( )的形式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演绎—( ) 布施—( ) 威严—( )
吞噬—( ) 敦厚—( ) 压抑—(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大笑 开山( )( )
( )( )人稀 ( )面( )刀
( )( )獠牙 随( )所( )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激流中。(改为“把”字句)
3.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缩句)
五、读课文,完成练习。
1.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
2. 藏戏的表现形式是 。
3. 藏戏表演的背景是 、 。
4. 藏戏用乐器 、 。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词。
具 ( ) 每 ( )
( ) ( )
耤 ( ) 册 ( )
( ) ( )
二、根据下列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1. 形容极偏远的地方。 ( )
2. 听到了以前没听过的事情,形容事情非常新奇。( )
3. 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我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2. 我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堆在一起。(改为被字句)
四、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 文段选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英国作家 。
2. 写出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3. 这段话集中表现了鲁滨逊 的思想和 的人生态度。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咯咯叫(gē kē ) 混乱(hǔn hùn )
眩晕(xuán xuàn ) 刨地(bào páo )
流水潺潺(cán chán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 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但……而且……
1.( )他总欺负禽兽,( )当他变小了,禽兽也都欺负他。
2. 大雄鹅( )飞上了高空,( )把尼尔斯也带了上去。
3. 尼尔斯( )变小了,( )他对猫咪并不示弱。
4.( )他现在松手,( )会掉到地上摔死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四、课内阅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 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指很费力地做一件事。 ( )
(2)筹划,想办法。 ( )
2. 这个选段运用了一系列动词,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 开动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选字组词。
(瞟 漂) (喧 渲)
( )洗 ( )闹
( )见 ( )染
(呻 伸) (虚 嘘)
( )吟 ( )心
( )手 ( )嘘
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 )
2.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 )
3.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 )
三、读一读句子,体会其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填在括号里。
1. 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 )
2. 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 )
3. 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的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 ( )
四、课内阅读。
他还说自己怎样先爬出洞口,然后又帮助贝琪爬了出来,他们是如何坐在那里高兴得大声哭了起来,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他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因为他们说 你们是在河的下游 离那个峡谷里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 然后他们就将他俩扶上船 划到一户人家 给他俩吃了晚饭 让他们歇息了两三个小时 随后便把他们送回了家
1. 在选段留空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荒唐离奇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那几个人起先不相信?
8 匆匆
一、读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zhēng róng pái huái yǐn cáng
( ) ( ) ( ) ( )
二、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 )
2.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 )
3.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
飞走了。 ( )
4.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 )
三、请写两句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1.
2.
四、课内阅读。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
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jīn jìn )
头涔涔(cén céng )而泪潸潸(sān shān )了。
1. 给选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一句中“溜”字让我们感受
到 。
3. 画“ ”的句子把 比成针尖上的水滴,把 比成浩瀚的大海。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4.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9 那个星期天
一、照例子,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并组词。
眉 ( 眉目 ) 交 ( ) 专 ( )
媚 ( 明媚 ) ( ) ( )
半 ( ) 畏 ( ) 柔 ( )
( ) ( ) ( )
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 这段时光不好挨 。 ( )
2. 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
3.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 )
4.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
三、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 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2. 选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 为什么男孩儿最后“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
10 古诗三首
一、拼一拼,写一写。
yān( )山 笼 luò( ) 坚 jìng( )
千 chuí( )万 záo( )
二、默写《竹石》,完成填空。
竹石
, 。
, 。
《竹石》是 代诗人 的诗作,其中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所作,他在诗中以马喻己。 ( )
2.“何当金络脑”中的“何当”表达出了诗人强烈的不满和失望。 ( )
3.“咬定”形象地表现了竹子深深扎根的情形,表现出诗人顽强坚定的信念。
( )
4.《竹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无所畏惧的风貌。 ( )
四、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1. 将古诗补充完整。
2. 这首诗运用了 的手法,表面 ,实际上是 。
3. 为什么诗人笔下的石灰会把“烈火焚烧”视做平常,也不害怕“粉
身碎骨”
4. 我还能写出一句关于表现气节的诗句: , 。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í xíng mó guǐ jūn fá yán jùn
( ) ( ) ( ) ( )
kù xíng jūn xuē mián páo bì miǎn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安静 僻静
1.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 )的小屋里。
2. 教室里( )极了,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
严重 沉重
3. 局势越来越( ),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4. 父亲遇害了,我的心情十分( )。
三、从课文中找出和下列句子相呼应的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四、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 这段话中表示“看”的词是 。
2. 文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是 ,描写他神态的词是 、 。面对“我们”的哭喊,父亲表现得如此镇定是因为 。
3. 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12 为人民服务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兴(xīng xìng )旺 炊(cuī chuī )事员
苦难(nán nàn ) 一言九鼎(dǐng dǐn )
二、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不管……都…… 不但……而且…… 只有……才……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 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 )不能当懦夫,( )应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 指全国各地,同时也指世界各地。 ( )
2. 缩小机构,减少工作人员。 ( )
3. 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 )
四、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 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2. 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 写出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4. 为什么说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呢?
13* 金色的鱼钩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搀扶(cān chān ) 青稞(kē guō )
收敛(niǎn liǎn ) 抽噎(yī yē )
瞻仰(shàn zhān ) 奄奄一息(yān yǎn )
二、选词填空。
严厉 严峻 严肃
1. 完成这项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 )的考验。
2. 我们要( )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3. 我们要以( )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三、读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说明了老班长 。
四、选段阅读。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1. 把画横线句子改为“被”字句。
2.这段话中的“它”表面上是指 ,实际上指的是 的老班长。
3.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 文言文二则
一、读拼音,写词语。
yuán jù fú biàn
( )引 ( )学 ( )若 ( )斗
二、先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惟:
句意:
2.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鸿鹄: 援:
句意:
3. 孰为汝多知乎?
孰: 汝:
句意:
三、选段阅读。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1. 一个孩子认为太阳 离人近, 离人远,理由是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 离人近, 离人远,理由是 。
2.“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他 的精神。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í guàn huā ruǐ qiū yǐn lǐng yù
( ) ( ) ( ) (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 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 )
2.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 )
3.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
三、读课文,填写下表。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化学家波义耳
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
紫罗兰中的什么物质遇盐酸会变色?
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
四、课内阅读。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偶然的机遇”的意思是 ,
在课文中具体指:① ;
② ;
③ 。
2. 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
,而“只会给……”又强调
16 表里的生物
一、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再组词。
危 ( ) 兰 ( )
( ) ( )
率 ( ) 悉 (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 )的声音 ( )的表盖
( )的世界 ( )的齿轮
三、下列说法中,能成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说法的依据的有( )。
①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②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
③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四、课内阅读。
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 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1. 给这段对话加上正确的标点。
2. 父亲为什么要说表里“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
3. 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皱皱巴巴( ) 调整( ) 憎恶( )
荧光屏( ) 鄙夷不屑(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 皱皱巴巴”是AABB型词语, 这样的词语还有:
、 、 等。
2.“鄙夷不屑”中,“鄙夷”和“不屑”是一对近义词,这样的词语
还有: 、 、 等。
3.“一字一顿”这样“一 A 一 B”的词还有:
、 、 等。
三、课内阅读。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啊、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而且他们的老师是真人……
1. 这个选段应该用( )的语气读。
A. 羡慕向往 B. 鄙夷不屑
C. 激动欣喜 D. 劝诫教育
2. 第二段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引文省略 B. 列举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D. 表示静默或思考
3. 从这个选段你可以看出玛琪什么样的想法?
4. 开动想象,说说你觉得未来的学习会是什么样子的?
1 北京的春节
一、眨眼 通宵 饺子 骆驼 彼此 燃放 货摊 贺年
二、1. C 2. A 3. B
三、1. 鞭炮被孩子们点燃了。
2. 难道除夕不热闹吗?
四、1. 第一层:第一句话。第二层:从“家家……”到最后。
2. 做年饭 穿新衣 贴对联和年画 灯火通宵 放鞭炮 吃团圆饭 祭祖 守岁
3. 除夕真热闹
2 腊八粥
一、nì yàn zhōu chí
二、1.× 2. √ 3. √
三、1. 涨大 如果 2. A. ② B. ①
3. 粽子的外表是碧绿玲珑的,它的气味是清香宜人的,它的味道是香甜软糯的, 若是蘸上白糖,那滋味就更妙不可言了!
3 古诗三首
一、侯 栖 鸦 脉脉 盈盈
二、1. 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天的京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2. 冷露无声湿桂花 月光照在庭院中,地面一片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悄无声息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3.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道这份思念落在了谁的家?
三、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重阳
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 中秋
日暮汉宫传蜡烛 韩翃 寒食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元日
四、1.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 ②③
3.分离的悲苦 牛郎和织女被银河分开,遥遥相望,织女只能用眼睛诉说情意,不能亲口诉说思念,饱含着浓郁而真切动人的思念和分离的悲苦之情。
4* 藏戏
一、咆哮 雄浑 鲜明 夸张 歌舞说唱
二、演示 施舍 严肃 吞没 忠厚 压制
三、哄堂大笑 开山鼻祖 地广人稀 两面三刀 青面獠牙 随心所欲
四、1.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 激流把数不清的牛皮船掀翻了。
3. 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五、1. 唐东杰布 2. 歌舞说唱
3. 雪山江河 草原大地 4. 鼓 钹
5 鲁宾逊漂流记(节选)
一、
惧 恐惧 俱 俱全 霉 发霉 海 海水
籍 书籍 藉 狼藉 栅 栅栏 珊 珊瑚
二、1. 天涯海角 2. 前所未闻 3. 心平气和
三、1. 我有的是时间,没什么必要介意。
2. 这些东西被我一股脑儿堆在一起。
四、1.《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
2. 处在艰难重重的困境中时,要把好处
和坏处对照起来看,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
望中看到希望,从而得到安慰,获得坚持下
去的信心和勇气。
3. 知足安命 积极乐观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一、gē hùn xuàn páo chán
二、1. 因为 所以 2. 不但 而且
3. 虽然 但 4. 如果 就
三、他得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四、1.(1)九牛二虎之力 (2)设法
2. 尼尔斯想尽办法爬到正在不停扇动翅膀的雄鹅背上,雄鹅的脊背光滑,他很
容易滑下去,因此他用力紧紧地抓住雄鹅身上的羽毛。
3.(示例)尼尔斯因为用力抓雄鹅,雄鹅很痛,就拼命拍打翅膀,飞得又高又
远,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然后放下了尼尔斯。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 漂 瞟 喧 渲 呻 伸 虚 嘘
二、1.欣喜若狂 2.成群结队 3.衣衫褴褛
三、1. 悲痛绝望 2. 兴奋激动 3. 绝望
四、1. :“ , 。”, , , , 。
2.“荒唐离奇的故事”指的是汤姆他俩在峡谷的山洞里的遭遇;因为汤姆已经来到了河的下游,离汤姆所说的山洞有五英里远,那几个人觉得这件事很荒唐离奇。
8 匆匆
一、挪移 蒸融 徘徊 隐藏
二、1. 排比 2. 设问 3. 拟人 4. 比喻
三、1.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1. jīn cén shān
2. 时间无声无息,流逝很快
3. 八千多日子 时间的流 更显出日子的渺小,时间消逝之快
4. 对时间的流逝十分无奈和惋惜
9 那个星期天
一、交叉 绞 绞肉 专心 砖 方砖 一半 绊 绊倒
畏惧 偎 依偎 温柔 揉 搓揉
二、1. 过 2. 拖延 3. 急促 4. 消失
三、1. 我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做批注。
2. 不能。这句话是男孩儿的内心所想,能更好地让读者体会到男孩儿对那个星
期天没能出去的失望失落。
3. 因为男孩儿已经对出去玩这件事绝望了。光线的消逝,意味着他的失落再增
加一分,男孩儿闭上眼睛不愿看到太阳,也不愿再去想出去玩这件事了。
10 古诗三首
一、燕 络 劲 锤 凿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 郑燮 经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东南西北风。
三、1. √ 2.× 3. √ 4. √
四、1. 要留清白在人间
2. 托物言志 咏石灰 诗人的自喻
3. 因为诗人笔下的石灰是诗人的自喻,诗人有更崇高的追求,他希望将自己高
尚的节操留在人间,因此不惧考验,也不怕牺牲。
4.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执行 魔鬼 军阀 严峻 苦刑 军靴 棉袍 避免
二、1. 僻静 2. 安静 3. 严重 4. 沉重
三、1.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 4 月 28 日。”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四、1. 瞅
2. 瞅 安定 沉着 他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3. 解释说明
12 为人民服务
一、xīng chuī nàn dǐng
二、1.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2.不管 都 只要 就 3.不但 而且
三、1. 五湖四海 2. 精兵简政 3. 死得其所
四、1. ,。:,,。,;,,。,。
2.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要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4. 因为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死得其所。
13 金色的鱼钩
一、chān kē liǎn yē zhān yǎn
二、1. 严峻 2. 严厉 3. 严肃
三、说话断断续续 危在旦夕,生命垂危
四、1. 老班长留下的鱼钩被我小心地包起来。
2. 鱼钩 忠于革命,牺牲自我
3. 点明中心,这个生锈的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
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14 文言文二则
一、援 俱 弗 辩
二、1. 只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奕秋的教导。
2.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拉,引。 另一个学生虽然在听弈秋的教导,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引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3.谁。 你。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三、1. 早晨 中午 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
午大 中午 早晨 中午的太阳比早晨
的热 2. 实事求是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习惯 花蕊 蚯蚓 领域
二、1. 司空见惯 2. 无独有偶 3. 见微知著
三、魏格纳 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吻合 蚯蚓为什么会在大洋两岸?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睡觉时眼珠转动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最容易做梦。
四、1. 从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中找到真理 ①化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溅上盐酸变红的现象中发明了酸碱试纸;②魏格纳从地图和蚯蚓的分布推论大陆和海洋的形成;③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睡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2. 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科学发现并不容易,需要独立思考,并且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16 表里的生物
一、桅 桅杆 脆 清脆 拦 阻拦 烂 灿烂
蟀 蟋蟀 摔 摔倒 蟋 蟋蟀 窸 窸窣
二、清脆 坚硬 美丽 金黄色
三、①②
四、1.“ ?” “ , 。” “ ?”“ , 。”
2. 一是父亲想“阻止”我乱动表,把表弄坏;二是父亲无法向年幼的“我”讲
清楚表的构造原理。
3.“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tiáo wù yíng zhòu yí
二、1. 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 零零散散
2. 粉身碎骨 察言观色 千辛万苦
3. 一心一意 一前一后 一言一行
三、1. A 2. B
3. 玛琪非常向往老式的学校,可以跟附近所有的孩子一起上学,在校园里笑啊、
喊啊,做作业的时候还可以互相帮助等等。
4. 示例:我觉得未来的学习场所会有很多高科技产品,这样方便我们探索世界
奥秘,但是大家都能在一起学习讨论,人与人之间相处美好。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每课一练)学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每课一练)学案,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附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综合优质导学案及答案,共6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习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本册综合学案设计,共3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将字与对应的拼音连起来,拼一拼,把词语补充完整,补充诗句,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