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1页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2页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必修二8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二8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小结和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的“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已经学习过《赤壁赋》,对“赋”的文学常识和基本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指出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巩固,加上赋的主要特点“铺陈”在《赤壁赋》中尚不明显或者说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学习《阿房宫赋》时很有必要再次介绍“赋”的知识,是温习,也是为本文的教学做好铺垫。文言知识虽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高一的学生对特殊文言现象还不够熟悉,很有必要做个梳理。《阿房宫赋》最大的特色是它的文采及其主题表达的方式,因此在教授本文时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它的韵律美,它多样的修辞,它表达主题的方式。教材分析《阿房宫赋》被编者置于板块“后人之鉴”之下,与同板块下的《六国论》都隶属于专题“历史的回声”,意图十分明显,想让学生从两篇文章中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及“知史致远”的重要作用。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能读出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旨归,这样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就得从前文的叙述和描写出发,探究它们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并发现前文对宫室的瑰丽宏伟和对生活的豪华奢靡等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议论张本,为篇末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进而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是语言华美韵律谐调的文言文,朗读时间的投入必须保证。教学目标1.能够概述赋的特点及其大致流变情况,整理文言文特殊现象。2.会自觉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实质意图。3.反复朗读课文,在吟咏中感受抑扬顿挫、整散兼具的音乐美、韵律美,明白大篇幅的铺陈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发现该文奇特想象、瑰丽文字、丰富修辞的形式美。4.从六国与秦对待人民的恶劣态度和做法出发,联系唐敬宗的相关史实,体会杜牧深切的讽谏告诫之意与为国为民的殷殷情怀。重点难点重点:在吟咏中感受音乐美、韵律美,知晓铺陈的作用,体会借古讽今的意图。难点:知晓理解大篇幅的铺陈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1.知识介绍的层面:学生已接触过“赋”和杜牧,因而采用提问法,但他们又不熟悉,辅以讲授法。2.“言”的层面:因是“赋”的文体,不宜细讲字词,所以对文言知识点,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梳理与研讨”的方法,辅以讲授法。3.“文”的层面: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当一以贯之,本文亦先收集学生的疑问,从中抽离概括出几个主要的问题(一般都能与预设的设计吻合,若问题的质量不高,师另提),让学生就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所以用“问答法”“探究法”。另外,在本文艺术特色的总结环节,采用“归纳法”和“小组合作法”。预习要求自读课文至少两遍,在行间距写下重要字词的解释。用开学时就规定好的符号系统在文中进行标注,并在积累本上梳理特殊的文言现象。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符号系统说明通假字正文下方注释蓝笔圈出词类活用文中字词下方蓝笔标注特殊句式正文句子头尾蓝笔括出古今异义词正文词语外围蓝笔框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被誉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它是否当得起这一名号。二、新课学习(一)明确文体—— “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艺”之一,解作铺的意思,指铺陈言志的手法。刘勰《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摛,铺陈)一般来说,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艺概》:“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篇,“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它继承《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铺张的手法,内容上着力“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形式上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唐代盛行科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等各个阶段。宋玉《风赋》《神女赋》、司马相如《长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杜牧《阿旁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品。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二)朗读,正音在班级的4个大组中各选择一名同学(自荐为主,若无则他荐。)朗读文章的4个段落,每段读过后,教师正音,做简单点评。(点评维度:声音的响亮度,朗读的流畅性,速度的适中度,站姿,声调的起伏,情感的投入等。)全班朗读课文。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跟读。之后,全班同学自由朗读,3分钟。(三)作者介绍,背景呈现先请同学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杜牧和相关背景,之后师展示PPT。1.作者介绍(PPT投影)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曾任中书舍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人称“杜紫微”。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文学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杜牧自少喜好论兵。做过多篇文章谈论军事。《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几篇阐述了藩镇问题和用兵方略,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时多采录。曾作《孙子注》十三篇。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2.背景介绍《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善于击球,喜手搏,往往深夜捕狐,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与黑暗现实,就写这篇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覆辙。(四)自读与交流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师让学生边读边整理自己梳理的文言现象,诵读完后小组内同学讨论、修改。明确如下(按照课文顺序罗列):词类活用六王毕,四海: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骊山构而西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西长桥卧波,未云何:名词活用作动词,出现龙复道行空,不霁何:名词活用作动词,出现虹 来于秦:名词活用作状语,乘坐辇车朝歌夜弦: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白天;在晚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唱歌;奏乐,金:名词活用作动词;当作铁锅;当作石头;当作土块;当作石子楚人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焚烧秦者,秦也: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之:为动用法,为……哀叹后人哀之而不之:意动用法,以……为鉴特殊句式长桥卧波: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判断句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判断句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判断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判断句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状语后置句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状语后置句钉头磷磷:定语后置句多于在庾之粟粒:状语后置句瓦缝参差:定语后置句多于周身之帛缕:状语后置句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状语后置句管弦呕哑:定语后置句多于市人之言语:状语后置句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古今异义词隔离:遮断,遮蔽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气候:情绪、气氛经营:指金玉珠宝等物可怜:可惜其他实词与虚词骊山北构西折:表承接咸阳:趋廊腰回:回环曲折盘盘:形容词词尾矗不知乎几千万:座,所未云龙:怎么何虹:雨过天晴辇来秦:引出动作的处所,到渭流腻:浮起雷霆惊:突然不知其所也:远;到缦立远视:延伫,久立摽掠其人:攻击;掠夺弃掷逦迤:到处都是秦人之:看纷奢,人亦其家:喜爱;顾念使负栋之柱:让多于在之粟粒:谷仓管弦呕哑:声音嘈杂不敢言敢怒:表转折,却日益骄:顽固函谷:攻占使六国各其人:假使;爱惜而族灭也:能够后人哀之不鉴之:表转折交流完毕,全班齐读课文。三、课堂小结和作业今天这节课我们温习了赋这一文体,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明白作者写作《阿房宫赋》是为了借对阿房宫的叙写达到讽喻的目的。我从同学们的疑问中抽离概括出两个主要的大问题,大家回去思考,我们下节课探讨。PPT呈现:1.开篇“六王毕,四海一”为什么要写?后文发议论时又提到了六国,为何?2.课文是借古讽今,但对于阿房宫的描写却占了大量篇幅,这有什么作用?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新知讲解,合作探究,课堂练习,拓展提高,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6.1 阿房宫赋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16.1 阿房宫赋教案,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阿房宫赋第一课时doc、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阿房宫赋第二课时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